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巴菲特的“收山之作”劍指何方?

有人說,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生涯就是在獵捕“大象”,這是他對“大型收購交易”的專有指代。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日,CNN報導稱,即將89歲的巴菲特期待再進行一次“大象級”收購,以幫助他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此後有更好的發展。

彭博社將這次收購喻為他的“收山之作”,認為這或許是巴菲特傳奇生涯裡的最後一次“大手筆”。彭博社預測,巴菲特的“收山之作”或將押注在“航空領域”上。

1

3年不收購只因太貴

據彭博社報導,巴菲特上一次“大象級”的收購是在2016年2月,以372億美元的價格對精密機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 Corp.)進行了整體收購。此次整體收購前,巴菲特就已持有該公司3%的股票。這家公司的對接客戶包括通用電氣、波音公司以及空客等大型製造企業,發展前景不錯。

今年2月,巴菲特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年度信中提到,在過去3年裡,公司沒有達成一次大規模的收購,是因為市場上的待售公司價格都太貴了,“他們的估值都高得離譜”。

事實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8年表現並不突出。在過去10年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並沒有表現出它該有的驚人,僅勉強跑過了標普500。在2018年,標普500指數下跌4.4%,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面上漲0.4%。不僅如此,201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持股的幾家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以卡夫亨氏為例,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卡夫亨氏2018股價暴跌30%,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的卡夫亨氏的26.7%股份價值縮水了30多億美元。

據彭博社消息,截至2018年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共持有1120億美元的現金。但巴菲特表示,如果公司希望維持持續的增長,需要進行一筆“大象級”收購來推動公司的長效盈利。

2

瞄準“簡單”企業

據《中國基金報》消息,巴菲特在收購中,一般有六項標準:

第一,收購對象稅前收入必須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

第二,被收購的企業必須擁有能夠提供良好股票回報率的業務;

第三,企業欠債較少或沒有債務;

第四,必須是一家簡單的企業,所從事的領域不存在過多的技術性門檻;

第五,管理必須到位;

第六,必須有收購報價。

彭博社則將這六項標準簡化為了兩項:

一、符合制定的財務標準;

二、收購對象要符合“巴菲特標準”,例如鐵路、電池、工業零件、卡車停靠站、公用設施等,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

彭博社還列出了20家巴菲特最可能收購的公司名單,包括3M、波音、家得寶、卡特彼勒、德爾塔航空公司、霍尼韋爾等。

而自2016年底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一直是德爾塔航空公司的最大股東,同時也是西南航空公司、聯合大陸控股公司和美國航空集團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這些股份總計價值90億美元,幾乎佔伯克希爾股票組合的5%。這也可以看出,航空企業一直是巴菲特的心頭好。

彭博社不是第一個“預言家”。事實上,有關巴菲特可能投資的公司,外界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CNN在近日的報導中提到,對衝基金Gullane Capital Partners創始人、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特裡普·米勒(Trip Miller)表示,折扣零售商達樂(Dollar General)、東方貿易(Oriental Trading)、冰雪皇后(Dairy Queen)、金霸王(Duracell)和鮮果布衣(Fruit of the Loom)等品牌消費公司都可能成為巴菲特收購的目標。

見習記者 張者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