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興全基金張亞輝:可轉債宜以三年為期做配置

  證券時報記者 項晶

  2018年已過半,市場整體而言呈現“寬貨幣,緊信用”的特徵。業績優秀、現金充足的公司擁有較好的市場表現,而高杠杆的公司表現較弱。興全可轉債基金經理張亞輝表示,在內外因素同時作用的情況下,市場已反映了悲觀預期,下半年大概率會有所修複。

  張亞輝表示,就巨集觀環境而言,內、外部因素都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國內去杠杆持續推進,外部則受美國貿易戰和加息的影響。可以說是在多重博弈之下,催化了國內政策的再調整。

  “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政策再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經濟出現斷崖式下降,經濟出現V型反轉概率不大。這種背景下市場短期有望進入磨底階段。”張亞輝說。

  一般而言,可轉債具備相對抗跌、“進可攻退可守”的優點。張亞輝稱一旦股債由“雙殺”變為“雙擊”,可轉債也將出現結構性反彈。對於三年左右的長期投資,當前市場為可轉債提供了較好的入場時機。“首先,可轉債價格已處於歷史低位,一半以上的轉債價格都低於100元,對於長期投資而言已經跌出了性價比。目前,可轉債的到期收益率較高,價格處於較低水準,從絕對價格來看,目前轉債的風險不大。”

  張亞輝表示,“較高的到期收益率反映轉債的性價比提升。雖然短期存在不確定性,但在長期投資下,當前轉債市場具備較大吸引力。”同時,條款博弈也提供了可轉債另一個投資機會。從今年新發行的可轉債來看,公司轉股意願普遍較強,因此有動力下修轉股價,而轉股價下修也將導致可轉債價格抬升。但短期看可轉債投資機會還需看正股本身的表現,在轉債市場結構化行情下,自下而上尋找有基本面支撐的轉債仍是王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