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最新突破:我國科學家建立B肝病毒感染模型,有望治癒B肝

北京大學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盧實春研究組以及復旦大學袁正宏研究組26日合作在《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了題為《原代人肝臟細胞在體外的長期功能性維持》的研究論文,首次證明利用化學小分子調控細胞信號通路,實現功能細胞在體外的長期維持,並證實此肝細胞在體外支持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長期持續感染。這項研究為大量製備功能成熟細胞及其應用提供了可能。

據統計,全球遭受肝臟疾病困擾的人口約10億,其中約4億來自中國。同時,我國約有1.2億人攜帶B肝病毒,目前也還未找到有效的治癒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肝臟疾病的研究一直缺乏良好的體外模型,人肝原代細胞(PHHs)本應是理想的模型,但由於缺乏適合的培養條件,其在體外培養過程中,很短時間內就會發生形態和基因表達模式的變化,喪失肝細胞功能。

此外,缺乏適當的培養條件長期維持細胞功能,使得體外製備的由乾細胞誘導分化所獲得的功能細胞,很難獲得成熟的功能,這是再生醫學研究和應用中長期面臨的挑戰。在過去幾十年裡,研究者嘗試改變培養材料,但始終未能建立一個簡單、高效、穩定的功能細胞體外培養體系。

為解決這一問題,鄧宏魁研究組以體外培養過程中快速失去功能的人原代肝細胞為研究對象,篩選到5種化學小分子的組合(5 compounds,5C),利用它們在體外成功實現了肝細胞功能的長期維持。在長達一個月以上的培養過程中,5C組合抑製了肝細胞的去分化,維持了細胞整體基因表達譜與體內肝細胞的高度相似,並長期維持了白蛋白分泌、尿素合成、藥物代謝等肝細胞的功能。

在鄧宏魁研究組新建立的5C培養體系中,體外培養的肝細胞能合成與體內水準相似的藥物代謝酶,並具有長期維持藥物代謝能力,極大拓展了其在藥物代謝、藥物相互作用和藥物毒性方面的應用。與此同時,鄧宏魁研究組與袁正宏研究組合作,基於5C培養條件,成功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這一模型的建立,對於B肝病毒的深入研究與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更值得注意的是,5C培養條件下的肝細胞支持B肝病毒的高效感染,並能夠長期產生cccDNA,可作為理想的藥物篩選模型,為治癒乙型肝炎帶來了希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指出,這種僅用5種化學小分子處理來體外長期培養人肝原代細胞的方法易於實現,極適用於藥物的高通量篩選,為肝臟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為簡便的研究工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目前的B肝藥物研發探索到哪一步了呢?

目前推薦B肝抗病毒的一線藥物替諾福韋TDF和恩替卡韋還有替諾福韋二代TAF(韋立得),從安全性還有抗病毒效果、耐葯率來說替諾福韋二代TAF更具優勢。

TAF替諾福韋二代吉利德研發的新一代B肝抗病毒藥,這是一種新型核苷類逆轉錄酶抑製劑。體外實驗表明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在人體原代肝細胞內產生的二磷酸替諾福韋濃度是上代產品替諾福韋一代(TDF)的5倍,能夠精準的抵達並聚集於肝臟,抗病毒效力更強,144周零耐葯率,更高的轉氨酶復常率,並減少對骨骼和腎臟的損害,而且使用計量僅為上代產品的1/10,每天口服一次即可,患者依從性高,安全性也更高。更適合長期服用。

從今年1月起,B肝新葯替諾福韋二代TAF(韋立得)在國內部分藥房正式開售,售價為1180元/瓶,每瓶一個月的用量,相當於一年需花費一萬多元來購葯,對於很多普通百姓來說還是相當有壓力。如果選擇印度版的TAF的話要好很多,印度的替諾福韋二代TAF僅售三百多元,更親民,通過合眾美康,協、助就可以順利獲取印度版的TAF。

對於達到B肝抗病毒治療標準的慢B肝患者朋友來說,及時進行抗病毒,定期到醫院複查,不要隨意的停葯,多聽專業醫生的意見,就可有效的預防肝臟惡性腫瘤的發生。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B肝治療方式在逐步進展,目前各地B肝的治療方法均有了推陳出新趨勢,只要保證肝臟不持續惡化,終究會有徹底治癒的機會。最後,還是祝願大家,早日實現臨床治癒目標,也希望國家加快科研步伐,早日實現B肝全面徹底治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