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麻不是小事,您的健康可能出了大問題!快來看看是哪裡出了毛病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趴著午睡醒來,手臂被壓得發麻,像一群小蟲子嚙咬似的,十分不舒服。這種屬於不良姿勢造成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或者因為神經受到外力壓迫導致的生理性麻木,並沒有什麼大礙。

但是有一些手臂發麻卻好像並不是來自外力,而是經常性的,持續性的,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手臂發麻而半夜醒來,這種的手臂發麻,就需要注意了!

一、支架術後

支架手術一般是不會引起手臂發麻的。如果支架術後手臂發麻,那麼可首先搞清術前是不是就存在手麻的情況。如果手術前並沒有手麻情況,並且手術穿刺部位是手腕,那麼有可能是穿刺時對血管造成了刺激,一段時間後癥狀就會消失。如果觀察一段時間後手麻情況仍沒有改善,那麼建議到醫院就診。


二、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指的是由於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表現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

有研究認為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複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滑鼠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綜合征。

改善方法:晚上睡覺時,可以戴一個固定的支架,避免手臂的彎曲;並且,晚上睡覺時應盡量避免側躺壓迫發麻的手臂。


晚上睡覺時,可用支架固定

三、神經問題

如果您的手麻集中在無名指和小指的區域,您可以拿一張紙,用五個手指分別試著夾住,檢驗您的五個手指力量。如果出現了夾不住紙或者力量變弱,您要警惕是否是尺神經出了問題。

尺神經是穿過肘部的一條神經,長時間屈肘的動作容易壓迫尺神經,引起手麻,也容易和腦卒中的手麻混淆。

如果您的手麻集中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區域,您可以敲擊這隻手的腕橫紋正中點(掌心面的手腕正中間),看是否有過電一樣的麻木感向上竄到指尖,如果有就說明您的手麻很可能跟正中神經的受損有關,並不是腦卒中的表現。這時,即使您的CT檢查有腔梗或腦部病變,也不要忽視正中神經的問題。


四、頸椎病

這是引起手臂發麻的常見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近年來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於長期久坐不活動、頸部姿勢不正確,尤其是電腦、手機使用時間過長,使頸部椎間盤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一旦壓迫鄰近的神經根時,便出現了手指發麻的癥狀。

除了末梢神經感覺異常以外,還肯能會伴有頸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性痛或活動障礙等。可以到醫院通過拍攝頸椎正側位X光片進行確診。

五、腦缺血/腦卒中

如果是單側手臂包括腿部發麻的話,那麼應該引起您的注意了,因為這有可能是腦缺血的問題。

腦動脈硬化或狹窄、血栓脫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誘發短暫性腦缺血,嚴重時可能預示著腦梗等高危疾病。

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胡言亂語、協調能力差等癥狀時,可能是中風徵兆。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房纖顫等,並給予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六、糖尿病

糖尿病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是下肢的感覺神經,其次再是運動神經,90%以上都是雙側對稱的,即雙手或雙腳先出現有手套、襪子樣感覺減退,一般下肢較上肢為重,末端先發病,再向上和軀體部分進展。

病人除有感覺減退外,還會有其他的異常感覺,如灼熱、針刺感或如踏棉墊感,或皮膚上出現蟲爬蟻走感覺,或出現觸電感,有時伴以痛覺過敏,手一碰到物體即感疼痛,有時甚至對蓋條被子受壓亦不能忍受,非常痛苦。時間久了還會造成運動神經受損,出現對稱性雙下肢無力、行走困難等,嚴重者有足垂症,甚至完全癱瘓,伴有肌萎縮,造成病人的殘疾。因此必須早期檢查診斷,以利於早期治療。


提示

此外,手麻也可能是中毒、懷孕晚期、更年期綜合征、風濕性關節炎、高脂血症、高血壓等。所以,如果經常手麻,千萬不能不當回事,要儘早判斷病因,嚴重時應及時就診。

如何自檢

1、當處於坐位時,如果你的手已經開始麻了,試著改變頭(頸椎)的位置,如進行頸部的前屈、後伸、側屈或旋轉,如果癥狀沒有任何改變,則你的手麻原因可能不是頸椎病變。


2、做十秒手指屈伸的實驗,手握拳,然後完全伸開,計算十秒鐘做二十次以上才算是正常的,如果做不到,可能是得了頸椎病。

3、輕柔地叩擊腕橫韌帶,如果出現正中神經支配區的麻刺感則為腕管綜合征。值得注意的是叩擊力度必須適當,過度用力會影響判斷。


4、如果出現雙側對稱性的手麻,則往往是由於相關的內科疾病所導致的,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進行排查,不可大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