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綠茶能治療IBD?這可不是什麼偽科學!

炎症性腸病(IBD)的病理生理學

IBD發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趨勢,儘管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是腸道菌群異常、環境、遺傳易感性、維生素D缺乏和氧化應激等都有可能與IBD相關。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改變與IBD之間有相關性。另外,IBD患者存在上皮屏障缺陷,腸道通透性增加,同時抗菌肽釋放減少。

固有和適應性免疫與IBD的炎症反應有關。固有免疫中的模式識別受體如NOD和TLR通過識別微生物抗原啟動機體的免疫系統,而這兩種受體在IBD患者中有所改變,NOD2的突變導致NF-κB的不恰當激活。另外,IBD可能與結腸中適應性免疫對抗原的耐受降低或缺失有關。這種不耐受能引發細胞因子的釋放,導致免疫細胞聚集。T輔助細胞如Th1、Th2、Th9、Th17的產生和Treg細胞的減少與IBD相關。克羅恩病(CD)患者中,Th1和Th17被激活,而在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中Th2和Th9被激活。另外,固有淋巴細胞和NKT細胞與IBD的形成有關。

了解各種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對於探索IBD治療方式非常重要。

圖1 在IBD的發生過程中,免疫系統的不充分激活導致Treg細胞的表達減少以及Th1、Th2、Th9和Th17的表達增加,進而導致γ干擾素(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促炎性白細胞介素如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9和IL-17的釋放增加。

綠茶特性與疾病相關性

綠茶是由茶樹的樹葉製作而成,綠茶作為一種綠色飲品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綠茶中的茶多酚(GTP)在預防或治療多種疾病方面一直享有盛譽。目前發現,綠茶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也被稱為兒茶素,還包括酚酸、可可鹼、茶鹼、茶氨酸和咖啡因。表沒食子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EGCG)是綠茶葉中最主要的兒茶素(32%~50%),另外還包括表兒茶素(EC)(6%),表沒食子兒茶素(EGC)(18%~28%)和表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ECG)(8%~12%)。這些成分可能佔葉子乾重的30%,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肥胖、心臟病、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等多種疾病。

圖2 茶樹(綠茶)中主要化合物的結構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目前的一些疾病,包括IBD,與機體長期接觸炎症細胞因子有關,如IL-1β、IL-6、IL-8、TNF-α和IFN-γ等。這些細胞因子導致機體免疫紊亂,形成慢性炎症反應,干擾胃腸道平衡,使得腹瀉、腹脹、噯氣、出血、腹痛和患癌風險增加。

氧化應激也與炎症反應和IBD有關,它通過改變脂質、蛋白質和DNA,誘導組織損傷,干擾細胞凋亡和引起致癌細胞轉化。研究表明,在幾種致病機制中,氧化應激是IBD病理生理學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損害黏膜層、增加病原體入侵,刺激炎症反應並引發疾病。此外,由於蛋白質功能的改變,自由基能夠加速細胞損傷並導致脂質過氧化,同時,它還與腸道生態失調有關。

本文旨在評估綠茶在UC和CD中的作用。

綠茶與IBD

1. 研究方法

作者搜索了MEDLINE-PubMed和EMBASE(2009年10月至2018年9月)中的文章。搜索研究包括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臨床對照試驗、雙盲試驗、隨機對照研究、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前瞻性橫斷面研究和病例報告。用於搜索的關鍵詞是綠茶和IBD、Camellia sinensis和IBD。基於這些關鍵詞產生的參考文獻列表,作者選擇了包含動物和人體模型的10篇文章來進行闡述。進行這項研究是為了回答這個重點問題:綠茶能為治療IBD提供一種新方法嗎?

2. 研究結果

在過去十年中,有9項研究證明了綠茶及其複合物在IBD中的潛在作用,現總結介紹如下。

現有的用於治療IBD的藥物通常具有很多不良反應,缺乏有效應答,存在很多併發症等問題。研究表明一些複合物能有效改善IBD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其中,茶多酚(GTP)因其抗炎、抗氧化和抗癌作用而備受關注。此外,GTP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準,同時提升益生元功效,進而促進健康腸道微生態的形成或對occludin和claudin發揮調節作用。除了上述作用之外,GTP還可以有效干擾細胞信號傳導、浸潤和增殖,以及上皮細胞中的間隙和緊密連接。作為GTP的單體,EGCG能顯著提高抗氧化劑水準,減少與柳氮磺吡啶相關的結腸炎體征,是IBD和健康個體淋巴細胞氧化應激的拮抗劑。

該綜述表明綠茶對IBD的影響主要與抗氧化、抗炎、細胞信號傳導、浸潤和增殖有關。Shapira等人1表明飲用綠茶使結腸炎Wistar大鼠模型和UC患者(大多數已接受美沙拉嗪治療)中的IBD癥狀有所改善。在試驗結束時他們觀察到,在70%的患者中,45%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20%的患者癥狀有明顯改善,5%的患者有適度改善。Byrav等2也使用Wistar大鼠來評估綠茶的作用,顯示濃度為70 mg/kg的綠茶可改善IBD癥狀,並且綠茶與柳氮磺吡啶的聯合使用比使用單葯治療效果更好。

Dryden等3研究了綠茶在UC患者首次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發揮的作用,根據UC疾病活動指數(DAI)來看,使用綠茶治療的患者DAI評分為66.7%,而安慰劑組為0。因此研究者認為,綠茶為IBD患者的有效治療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初步證據。

在另一項研究中,作者研究了EGCG對結腸炎Sprague-Dawley大鼠的影響,發現顯著的組織學改善,其中IL-6、TNF-α、NF-κB和抗氧化化合物的表達減少使得結腸炎的癥狀得以改善並導致肥大細胞的穩定。在小鼠模型中,Bitzer等4顯示EGCG能顯著預防結腸縮短和炎症反應,並降低IL-1β、IL-6、TNF-α、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的表達水準。

Brucker等5和Yeoh等6研究了EGCG在C57BL / 6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在Brucker等人的研究中,EGCG與生物胡椒鹼共同給葯,可增加綠茶的生物藥效率,同時這種組合還導致體重減輕、炎症改善以及氧化應激的顯著減少。

Panduragan等7評估了沒食子酸(GA)在結腸炎BALB/c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並觀察到由於IL-21和IL-23釋放減少,GA顯著降低了小鼠的疾病活動指數、結腸縮短、損傷和炎症反應。另一方面,由於GA刺激Nrf2和各種酶的表達,表明它在結腸炎中具有保護作用。

Oz等8比較了綠茶、EGCG和柳氮磺吡啶在BALB/c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並觀察到由於IL-6、TNF-α和血清澱粉樣蛋白A的減少,GTP和柳氮磺吡啶可能在結腸炎中發揮重要的抗炎作用。

在另一項研究9中,在用富含GTP的飲食治療後評估在多葯耐藥性靶向突變小鼠(Mdr1a-/-)模型中IBD的情況。該飲食促進了組織學損傷評分的顯著改善,抑製結腸組織中的纖維發生途徑,影響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α)/類視黃醇X受體相關的許多途徑的激活。同時,報導參與了與免疫應答、炎症和細胞應激相關的多種蛋白質的調節。這些結果表明使用綠茶可能有助於治療IBD。

上述結果表明,單獨使用綠茶或EGCG,或與其他化合物共同聯用,有可能用於IBD患者治療

總結

目前正在研究眾多的補充替代藥物來管理IBD。GTP涉及炎症反應的諸多方面並且與困擾患者的嚴重癥狀有關,GTP的使用,可促進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建議衛生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考慮將這些化合物應用於臨床實踐並做進一步的研究,以便在臨床上驗證其效果。此外,為了建立理想的補充方案,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確定用於IBD緩解期或發作期間綠茶的安全使用劑量。

1. Shapira S, Leshno A, Katz D, et al. Of mice and men: a novel dietary suppl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17;28.

2. Byrav DS, Medhi B, Vaiphei K,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green tea extract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ulfasalazine in experient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rats. Dig Dis Sci. 2011;56(5):1369-1378.

3. Dryden GW, Lam A, Beatty K, et al. A pilot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 oral dose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rich polyphenon E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Inflamm Bowel Dis. 2013;19(9):1904-1912.

4. Bitzer ZT, Elias RJ, Vijay-Kumar M, et a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decreases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permeability in a mouse model of colitis, but reduces macronutrient digestion and exacerbates weight loss. Mol Nutr Food Res. 2016;60(10):2267-2274.

5. Brückner M, Westphal S, Domschke W, et al. Green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shows therapeutic antioxidative effects in a murine model of colitis. J Crohns Colitis. 2012;6(2):226-235.

6. Yeoh BS, Aguilera Olvera R, Singh V, et a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hibition of myeloperoxidase and its counter-regulation by dietary iron and lipocalin 2 in murine model of gut inflammation. Am J Pathol. 2016;186(4):912-926.

7. Pandurangan AK, Mohebali N, Norhaizan ME, et al. Gallic acid attenuates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BALB/c mice. Drug Des Devel Ther. 2015;9:3923-3934.

8. Oz HS, Chen TS, de Villiers WJ. Green tea polyphenols and sulfasalazine have parallel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colitis models. Front Immunol. 2013;4(5):132.

9. Barnett M, Young W, Cooney J, et al.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and what to do with all these 『Omes』: insights from nutrigenomic investigations in New Zealand. J Nutrigenet Nutrigenomics. 2014;7(4-6):274-282.

本文譯自:

Sandra Maria Barbalho, Henrique Bosso,et al.. Green tea: A possibility in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43 (2019) 148-15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