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炳靈寺石窟的唐代勾欄與北宋石塔

炳靈寺石窟

位於臨夏永靖縣以西50公里的群山中。

為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甘肅省三大石窟之一。

石窟分上寺、下寺、洞溝三處。(圖1-2)

其中下寺規模宏大,至今保存著大小窟龕183個,雕塑近800尊,壁畫900平方米。171窟高達27米的唐代彌勒坐像和169窟西秦建弘元年的墨書題記讓其聲名遠揚。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這裡除了精美絕倫的石窟造像外,還保留著諸多非常珍貴的古代建築遺跡。

本文嘗試以172窟唐代勾欄和一座北宋小塔為例,淺析炳靈寺石窟中的早期建築樣式。

炳靈寺172窟靠近171窟大佛的一側至今保留著一部分唐代的勾欄。

從169窟沿棧道步行至172窟,在棧道盡頭右手邊便能看到(圖3)。經詢問後得知,這是石窟考古工作者特意保留在這裡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當初古人修建的勾欄在石窟中所處的位置和形態。此處由於無法靠近只能遠遠地拍上一張(圖4)。

類似這種形態的勾欄,在莫高窟唐代經變畫中其實隨處可見(圖5)。如今只剩下短短的一段懸掛在絕壁上,經歷千年風雨,搖搖欲墜,看了讓人十分擔心(圖6)。

話說到這裡突然心中產生了一點點疑惑。

炳靈寺棧道在歷史上至少經歷了3次毀滅。

第一次在北周時期,具體毀滅原因沒有查明。

第二次在北宋元符2年(1099年),西夏李乾順率10萬兵力四面圍攻,斷炳靈寺橋,燒大佛閣。此次棧道及勾欄亦未能幸免。

第三次在清代同治回亂期間,許多珍貴的大型洞窟,連同明代重修的佛閣棧道被付之一炬。

很難想象,經歷了如此多的劫難,為何如今在石窟崖壁上仍能保留著如此珍貴的唐代木構。難道明代重修大佛閣和棧道的時候沒有全部替換唐代的勾欄嗎?

當下大部分學者仍然堅信,172窟旁的欄杆就是屬於唐代。

經過資料查閱,我猜測主要原因可能在於,明代重修的佛閣以及棧道並非完全按照唐代和唐以前的線路。

從清代所繪的《炳靈寺彌勒閣聖地圖》(圖7-8)中我們能夠看到,明代除了把原為7層的彌勒閣重修成9層以外,還在彌勒閣頂部修建了兩條棧道,分別通往169窟和172窟。

這與唐代貫通169窟和172窟的棧道路線並不重疊。因此可以推斷明代修建棧道時,可能並沒有使用太多唐代的栿孔樁眼,這樣也就沒必要把唐代殘留的勾欄拆得一乾二淨。加上一定的運氣,最終使得一部分唐代勾欄得以幸存。

除此以外,一起保存下來的還有169窟窟門處的唐代木柱、鬥拱、梁栿。這些都是異常珍貴的唐代木構(圖9-10)。

這一小截唐代勾欄保存尚好。為能使表述更加清晰,本人手繪了幾張圖,幫助理解唐代勾欄的基本樣式(圖11-12)。

以圖11唐代勾欄為例。垂直的構件為“蜀柱”。位於轉角處高出一截的為“望柱”。最上一層橫向構件為“尋杖”(又名:扶手),尋杖往下依次為“盆唇”和“地栿”。它們之間鏤空的構件為“勾片”,這種做法稱為“勾片造”。

圖12中炳靈寺勾欄與圖11中的樣式有很大相似性。不同點在於:1.盆唇與地栿之間沒有用勾片,而使用了稱之為“欞條”的橫向構件。2.位於勾欄頂端的尋杖和轉角處的望柱消失了。

關於第一個不同點,莫高窟壁畫已經給出了答案。莫高窟112窟-觀無量壽經變中就展現了這樣一座小殿(圖13)。

小殿四周的勾欄與炳靈寺172窟勾欄極為相似。

畫師通過用筆的輕重粗細,區分出了欞條和盆唇,十分用心。這種做法稱之為“臥欞造”。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炳靈寺172窟勾欄樣式在唐代是真實存在且廣泛運用的,為眾多唐代勾欄樣式中的一種。

關於第二個不同點,由於沒能走近觀察,所以很難給出確切答案。我想這裡也許存在兩種可能。

可能1:【炳靈寺172窟勾欄上曾安裝有望柱和尋杖】雖然炳靈寺172窟勾欄右側一根蜀柱已位於轉角處,但是,莫高窟壁畫告訴我們,其實安裝望柱不是不可以。

莫高窟12窟-觀無量壽經變裡就展現了這種形式的勾欄(圖14)。在轉角處,蜀柱負責連接了所有橫向構件。然後在蜀柱的外側又加裝了一根望柱。看上去炳靈寺172窟勾欄很可能採用了這種形式。

可能2:【炳靈寺172窟勾欄上無望柱但有尋杖】這樣的例子在莫高窟172窟-觀無量壽經變中出現(又是觀無量壽經變,不是我有意的,哈哈)。在這幅繪於盛唐的壁畫右側,有兩根尋杖在轉角處相交成“絞角造”(圖15),同時望柱被取消。這種形式的勾欄稱之為“尋杖型勾欄”,目前國內已看不到實物,但在日本仍然能看到。

我在去年年中曾造訪奈良斑鳩町法隆寺,看到了這種樣式(圖16)。這種勾欄在日本稱之為“跳高欄”。

那麽,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炳靈寺172窟的唐代勾欄上曾有尋杖嗎?

從現場照片中不難看出,蜀柱上方構件完整,貌似沒有任何構件殘留的痕跡,乍一看並不像以前曾在頂端安裝過什麽東西。確實很可疑。

難道真的沒有尋杖?

我想,基於一次短暫的走訪很難給出正確的解釋。但在從172窟棧道返回地面的途中,我無意間注意到了後人新建的棧道勾欄(圖17)。其設計,很明顯參考了172窟唐代勾欄的樣式。而在這個新勾欄上,保留了尋杖。

我想這也許是炳靈寺的考古人員給出的一個目前最合理的複原方案吧。我更願意相信炳靈寺172窟唐代欄杆曾經和莫高窟壁畫裡那樣華麗、漂亮。

炳靈寺石窟中的古建築痕跡並非只有169窟和172窟才存在。

在135窟的崖面上偶然看到一座編號為T-9的小塔(圖18)。

塔基為仰覆蓮式,中間部分被刻畫成小型殿宇造型,因此我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

根據塔頂何灌題記,這一排小塔雕鑿於北宋晚期,約公元1112年,但是整體造型顯示出可能比其開鑿年代更早的樣式。

小殿為三開間,柱間有闌額一道,無普拍方,無補間鋪作。柱頭鬥拱已經很難看清,但根據周圍幾座小塔的造型判斷此處應是一鬥三升拱(圖19)。 小殿屋頂瓦片清晰可辨。正脊兩端有鴟尾。殿頂之上為一座完整的覆缽塔,塔頂長懸一對S形旌幡。

這樣的一座完整的小殿和一座完整的覆缽塔上下組合的造型在現存古塔中並不多見,但在敦煌壁畫裡則能找到不少例子。

榆林窟五代33窟裡就有一座七重塔(圖20)。雖然這位古代畫匠完全沒有掌握正常樓閣式塔的繪畫方式,但從形式上看,同樣是木結構建築+頂部一座完整的覆缽塔。

莫高窟北魏257窟壁畫裡也有一座類似的塔(圖21)。

下層為一座磚木混合式建築,其上為一座完整的覆缽塔。

同樣是在莫高窟北魏257窟,還有一座闕形塔(圖22),形製也是相同。

我們知道覆缽塔源於印度的窣堵波(圖23)。

上述這些塔顯示了“塔”在從“印度窣堵波”向“中國樓閣塔”轉變過程中的最初階段。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工匠努力將其與中國傳統建築相結合的一個過程。手繪一張,更加直觀(圖24)。

在永靖縣三塬鎮有這樣一座塔(圖25)。

雖然原塔已毀,但從複建的佛塔中也許可以一窺原塔樣貌。

原塔毀於清同治年間,可能當時就使用了非常存古的做法。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猜測而已。

回到炳靈寺135窟小塔。

塔頂的一對S形旌幡,其實也是早期佛塔的重要標誌之一。

莫高窟257窟兩座北魏佛塔上均有懸幡(圖21-22)。

莫高窟428窟北周壁畫裡也出現了塔上懸幡的場面(圖26)。

敦煌遺書《百緣經略要》中曾記載有人在塔頂掛幡而得大福報的故事。

《洛陽伽藍記》中曾記載,敦煌人宋雲出使西域,見到當地“塔乃至數千,懸彩幡蓋亦有萬計”。

除此之外,新疆克孜爾石窟(圖27)和庫木吐拉石窟壁畫中的塔上也有懸幡出現。

懸幡作為一種習俗,在早期隴東至河西一帶廣泛地流傳。

到隋以後,懸幡的習慣逐漸消失,而改用幡杆代替。

由此可以看出炳靈寺135窟宋代小塔確實保留了很多古製,可以說是極為珍貴。

炳靈寺石窟豐富的建築遺跡為我們了解中國早期建築形製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料。

除了上述兩處以外,還包括第3窟唐塔、第172窟木構佛帳、元明時期佛塔群、大佛閣遺跡等等。其中有些處在危險的崖壁上,很難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

需要後續在文獻層面做更多的研究,希望有機會和大家再進行深入的探討。

本文很多內容是基於當下知識層面上的粗淺理解,難免有錯誤的地方。

還請網友指正,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敦煌建築研究》— 蕭默

《炳靈寺第171龕唐代大佛史事鉤沉》— 石勁松

《甘肅古塔研究》— 甘肅省文物局

《淺析炳靈寺天橋棧道及造像題記 》— 董婷婷

《北魏太武帝滅佛運動中炳靈寺石窟免遭破壞原因初探》 — 他維宏

來源: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晉行記研學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