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經常覺得沒力氣還容易疲勞想睡覺?

「醫生,我經常感覺沒力氣,睡再多還是覺得累,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會不會有腫瘤啊?」在全科門診,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下面51養生網小編帶大家認識一種越來越多的現代文明病—慢性疲勞綜合征。

醫生上門診的時候,可能會經常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覺得沒有力氣,很易疲勞,老想睡覺來就診。查了查,沒有貧血,沒有肝腎功能異常,沒有電解質紊亂,沒有甲狀腺功能減退,沒有鼾症……那麼,為什麼會這麼沒有力氣呢。

「醫生,我經常感覺沒力氣,睡再多還是覺得累,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會不會有腫瘤啊?」在全科門診,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現代人因生活和工作壓力大,每天處於極度焦慮疲憊的狀態,久而久之,各種不適也隨之出現,「乏力」是這其中最常見的表現之一。

長期持續的乏力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負擔,也會帶來心理上甚至家庭問題。因此,找出乏力原因並對症治療非常重要。本文將對乏力的病因進行介紹,並帶大家認識一種越來越多的現代文明病—慢性疲勞綜合征。

什麼是「乏力」?

乏力是一種主觀感覺,自覺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平時的活動,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

「乏力」的分類

1、生理性乏力:因運動過度、壓力過大、睡眠質量不佳、休息不足等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懷孕、節食減肥所產生的生理變化。通常在充分休息後即可恢復。

2、急性乏力:癥狀持續時間在六個月內,不屬於生理性且休息後無改善。

3、慢性乏力:癥狀持續在六個月以上。

一般來說,乏力的癥狀持續時間若小於2周,不需要特別處理;但若超過2周以上則需至醫院就診,排除疾病相關的乏力。

哪些人容易反覆乏力?

1、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下;

2、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多或太少;

3、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血液腫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等;

4、慢性疲勞綜合征;

5、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

6、藥物、酒精濫用或不良反應;

7、睡眠異常,如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幾種常見的乏力原因:

慢性疲勞綜合症

最早由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於1987年正式命名。1994年國際慢性疲勞綜合征小組的會議上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解釋: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疲勞持續6個月或者以上,並且至少具備以下癥狀中的四項:短期記憶力減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咽痛;淋巴結痛;肌肉酸痛;不伴有紅腫的關節疼痛;新發頭痛;睡眠後精力不能恢復;體力或腦力勞動後連續24小時身體不適。在生活中,有時會將此類疾病當作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內分泌失調、神經官能症等,延誤了治療。

如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

1、藥物治療:治療目的在於緩解癥狀,常用藥物有:抗抑鬱藥物、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葯等。

2、認知行為治療:由專業醫師來協助,找出患者錯誤認知,及生活方式上的不健康行為,加以訓練糾正,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和適當的行為。

3、規律的睡眠:重點在增進睡眠的品質,而非一味加長睡眠時間。

(1)避免夜晚過多的睡眠,並非睡越多就越有力氣;

(2)晚上不要為了多睡而太早上床。

(3)晚上或睡前避免進食精神上較興奮的刺激食,如咖啡、濃茶等

(4)早上儘可能在固定時間起床

(5)盡量減少白天小睡或午睡時間(小於30分鐘)

4、適當運動:以運動後不會太累為起點;可從每周5天,每天5-10分鐘開始,每隔2-4周每次增加5分鐘,逐漸增加至每周3天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的基本運動量;在不過度活動的前提下,逐步增強體能和耐力運動。

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指的是體內甲狀腺激素不足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可能是相對的或者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甲狀腺素濃度下降而導致的低代謝綜合征。國外報告的臨床甲減患病率為0.8-1.0%,我國學者報告的臨床甲減患病率為1.0%,發病率為2.9/1000。

甲減的十大主要癥狀

1、疲勞:即使每晚睡8-10小時甚至更久,仍感到疲勞;

2、體重增加;

3、精神狀態異常,如情緒易波動,焦慮或抑鬱;

4、激素失衡:月經不規則和/或性慾低下,甚至不孕;

5、肌肉無力,關節痛、肌肉痙攣;

6、畏寒,手腳發涼;

7、皮膚乾燥,皮膚增厚、皸裂,過度脫髮,指甲變脆;

8、便秘;

9、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

10、喉嚨腫脹,打鼾或聲音嘶啞。

癌症相關性乏力

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對癌症相關性乏力(CRF)的定義是一種持續性的主觀疲勞感覺,與癌症或癌症治療相關,並且干擾正常生活。CRF可由癌症本身引起,或為癌症治療如化療、放療、手術或免疫治療的副反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調查結果顯示,CRF發生率可達91.2%,其中中重度乏力發生率高達78%。乏力可為癌症的早期癥狀,發生率為40%。晚期癌症患者乏力癥狀加重,常是癌症病情惡化徵象。與普通疲勞相比較,CRF無法通過休息來緩解,並對患者情緒、體力和精神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因此,臨床醫生有必要應用簡明的工具(如癌症功能評估-乏力量表FACT-F和簡明乏力評估量表BFI)篩查和評估癌症相關性乏力,根據乏力程度進行相應治療。治療手段包括非藥物治療(如飲食生活調節、心理調節等)和藥物治療。

中醫如何處理乏力?

1、痰濕偏盛之人經常會感到四肢酸軟無力、頭昏頭重、整天昏昏欲睡、腹脹、胃口差、口淡口膩或口苦、大便稀爛或大便黏、解不乾凈,這類患者多見於高脂血症、肥胖、消化不良等疾病,也可見於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可通過健脾滲濕、行氣化濕、清熱利濕、燥濕化痰等多種方法祛除體內的濕邪痰濁,從而還給患者神清氣爽的幸福感。

2、老百姓所說的「虛證」是由於臟腑氣血陰陽虧損引起的,歸屬於中醫「虛勞」範疇,其中乏力是最常見的癥狀,多見於各種重大疾病的中後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代謝性疾病中,也可見於年輕人因飲食不慎、起居無時、色慾過度等因素而致的疲勞綜合征。中醫一方面通過怡情養神、合理運動、健康飲食、適時起居來養生調攝,另一方面根據臟腑氣血陰陽不足採取益氣健脾、養血補血、滋補肝腎、益腎填精等藥物來調整機體臟腑功能,使氣血陰陽趨於正常與平衡,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結語

乏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健康問題,引起乏力的原因很多,如果較長時間存在乏力不能緩解,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正確認識疾病,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還自己一片彩色有力的天空。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