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大強最後的記憶刺痛無數人:對不起,爸爸來晚了

《都挺好》大結局,看到大年夜蘇父走丟的那幕,還是沒忍住:

“蘇大強走丟,明玉和石天東從白天找到黑夜一直未果,就在明玉以為他會在老家,狂奔過去卻落空絕望時,蘇大強出現了。

她剛想罵他怎麽那麽不讓人省心,專挑過年作妖,蘇大強卻不認識她了。

明玉忍著淚哄著拉著只想帶父親回家,蘇大強卻抗拒著一心要回那個已經不屬於他的老家,拉扯間一樣東西掉了,是那本明玉上學時一直想要卻被拒絕的輔導資料。”

見到書的那一瞬間,我就忍不住哭起來,蘇父患病後把所有都忘了,卻沒有忘記給小明玉買練習冊。

一直以為自己不被在意的明玉,以為自己一直是多餘的她,卻沒想過父親會偷偷攢錢半年,只為給她買本資料,原來她也被默默地愛著。

《都挺好》大結局,不是圓滿是悲傷的現實

《都挺好》的尾聲,外面放著煙火,兄妹三人和父親視頻說新年好的那瞬間,好似一切都塵埃落定,再不會有作妖胡鬧的父親,再沒有欺負自己的哥哥,石天東做著年夜飯,她倚在父親的肩頭感慨:“今年是我過得最幸福的春節。”

是圓滿嗎?明玉給老家貼上春聯,看著那個落寞的老家。

她臆想小時候自己哭泣時,母親沒有偏心維護小明玉的場景,被抱起的小明玉笑了,大明玉也笑了。

可惜蘇母終究離開,小明玉的委屈依然還是委屈,她再也回不去。

明玉飾演者姚晨深夜發微博道別,說了這樣一段話:

“許多人認為這劇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在我的解讀中,它只是個悲傷的現實。

蘇大強在失憶後才找回了父愛,而明玉終於釋放出的愛,卻再也得不到父親的回應。

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和愛與和解擦肩而過,而很少真正得到它們。面對命運的無奈,我們只能笑笑說:都挺好。”

都挺好其實不好,不是圓滿,只是一次次的錯過,一場場晚來的懂得,但終究那些以為的好都帶著無法彌補的遺憾。

不是所有人都能等你,特別是父母

前段時間,楊冪在採訪中透露爺爺年前去世。

當時的問題是:“最近一次讓你覺得需要忍耐一下的時刻是什麽?”

她斷斷續續地表露:“過年前幾天,爺爺去世了,但當時還在劇組拍戲。”便開始哽咽不願多言。

那段採訪裡,她說的一段話讓人觸動:“不能讓所有人都等著你,等你調節情緒,很多痛苦很殘酷,但你不得不忍耐,不得不......藏在心裡”。

依然記得她曾很強勢的表達自己是個戒掉了情緒的人,因為沒有時間崩潰。

楊冪曾說:“自己是個對自己挺狠的人,就是和自己死磕,對自己下命令。

有一次,有件事讓我很生氣,我對自己說,給你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你必須把這件事壓下去。這一天,什麽都不做,讓自己過去。”

可是如果是家人離逝的遺憾呢?再怎麽勸自己忘記,還是會時常縈繞在心底吧。

我們一直以為來得及,以為沒有事情過不去,後來才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原地等你。

直面死亡,我們都慌了

傅首爾在《奇葩說》裡曾說:“中國父母都有一個通病,只要子女不開心,他們就不配開心;只要子女過得不好,那他們就好不了。”

父母和子女之間,千絲萬縷的牽絆,前者只想盡全力為自己好,而後者卻一心渴望自由和自我,特別是涉及到婚姻。

有一期《我家那閨女》,高亞麟老師做客,焦俊豔和高老師閑聊時表達自己的困惑:“為什麽父母喜歡催子女,人為什麽要結婚?”

高老師告訴她:“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他一解釋,瞬間哽咽:

“父母在,比如說你今年30,你不會做(結婚),哪怕你60,也不會想,因為有一堵牆擋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開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

為什麽老人會喜歡催你,嘮嘮叨叨的,因為他們看到了死神,所以他們想完成那些沒完成的。”

直面死神,父母慌了,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很快也要走那條路時,有了太多放不下。

就像《都挺好》裡見到好友聶老在自己面前倒下的蘇大強,一夜之間他像變了一個人,固執又堅定了立了遺囑。

他說:“我想著你們長大後,我一個也不惦記,可當我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時,我最放不下的還是你們三個。”

猶記得他立遺囑時,明玉還在責備他作妖,明成依然較真地讓他別鬧的場景,殊不知那一刻,他們的父親已經患上了治不好的阿爾茨海默病 。

直面死亡很快,當你以為父母還在矯情的時候,其實他們內心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你以為他們可以照顧自己的時候,其實他們正漸漸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當他們因為一場小病擔驚受怕,因為一件小事痛哭流涕時,別詫異,他們不是變脆弱了,他們只是老了,到了需要依賴你的時候。

時間不多了,別讓他們再等了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每看到這段話,都有種落寞的無力感,是一種怎麽追都追不上的茫然,後來才發現不是追不上,是根本沒想過要追。

比起注定會遠去的背影,讓人遺憾的是錯過了無數次本可以同行卻沒珍惜的日子。

《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裡記了一筆账:

“假如你父母現在60歲,余下壽命是20年。你沒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

那麽,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55天!

假如你一年才回一次家的話,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剩:20天!”

所以別等了:

等到哪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荒蕪;

哪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事情;

哪天,他們乘坐電梯、過馬路的行動都變得緩慢;

哪天,無論你怎麽勸他們都不想出門的時候。

可能就晚了。

如果親人健在,有什麽都給他們吧,別讓他們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這一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