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少年說》中國式父母,都被孩子慣壞了

最近被一檔節目圈粉了,是湖南衛視播出的《少年說》。這檔節目被稱為“中國版的屋頂告白”。去年播出的日本中小學生告白節目《屋頂告白大會》,日本小朋友站在屋頂上各種表白身邊的小仙女,感覺有點甜。

然後這個節目移到中國,就變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少年說》。

節目組去了全國十二所中小學校,在學校裡面設立勇氣台,讓有傾訴需求的學生們走上勇氣台,向著現場的學生和傾訴對象說出他們的心裡話,喊出他們的心聲。陳銘和梁田作為少年們的加油團,給少年們加油打氣。

大人們總是以為小孩子年紀小,少不更事,沒什麽煩惱,其實,他們的煩惱不比成年人少。

看了前幾期節目,你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煩惱與心事,也有不能言說的秘密,很多話他們對想說的人說出來,又怕對方會生氣,怕被罵,所以只能把所有話藏在心裡。

節目一開始就顯示了一組數據:截止2017年,全國一共有中小學校25萬餘所,共計在校生約1億8170萬餘名。

這麽多學生,他們不敢說出來的心裡話圍起來大概可以繞地球十圈了。

這個節目,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大聲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讓被傳達的對象能更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01

有一種好,叫“我為了你好”

第一集第一個站上勇氣台的大男孩,他吐槽媽媽的點很特別:“請你以後不要再讓我吃蘋果和雞蛋了!”

原來,從小學起,他媽媽就強迫他每天吃個蘋果;到中學後,又強迫他每天吃個雞蛋,“雖然很有營養,可我這輩子都不想再吃了!”

但他媽媽的邏輯很神,覺得自己照顧得很到位,“你看你現在長那麽帥……”

還有這個小學生,怯怯地站了上去,他要和媽媽說的是,“我有12個興趣班,我好累,我可不可以不要上這麽多?”

可他媽媽的第一反應,也是解釋,“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有更多的快樂。”

有一種冷,叫你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快樂,叫你媽媽覺得你會快樂。

……

@留學君:做父母不容易,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是從“愛”出發,就特別正義,但什麽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呢?是讓孩子能感受到這份愛——不壓迫、不強製。如果孩子感受不到,你還不斷的給予、強迫他接受,那不叫愛,叫累、叫負擔。

02

雙標:

對孩子要求多,對自己要求少

節目還有幾處很寫實,反應的是一個共性問題: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很愛和孩子講條件——“我要求你什麽,你必須做到;你要求我什麽,那你必須達到怎樣怎樣的成績。”

比如這個很喜歡跳舞的小姑娘,因為沒考出媽媽滿意的成績,被禁止追求自己的愛好。她鼓足勇氣希望媽媽答應自己繼續練舞、她會努力,可媽媽卻和菜市場買菜一樣,和她“討價還價”起來了:

媽媽:“你考到年級前100,我就答應!”

女兒:“媽媽,太難了,200可以嗎?”

媽媽:“最少前150……”

在孩子心中,或許有許多個“不平等條約”吧:

比如有個孩子很困惑:

“在學校,老師會說: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可是當我犯了錯的時候,老師又會說,你以為學校是你的家啊!我想問李老師,學校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家?

玩手機也是,整天被大人說,然而,大人自己呢?

孩子:“為什麽大人玩手機,對視力沒有影響,小孩子玩手機,就對視力有影響呢?”

媽媽:“大人玩手機視力一樣會差。”

孩子:“那你給我做個榜樣,不要打麻將也不要玩手機啦!你一打麻將就打一天……”

@留學君:懟得是不是很有邏輯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在表達困惑、希望公平,而家長和老師,卻總是喜歡借機去教育孩子:“你考好了我就答應你。”“那我答應你了你要做到什麽呢?”

@留學君:基於條件交換帶來的自律,只能產生短期的效果。理解一下孩子,不要覺得孩子就那麽理所當然的能做到啊……

03

讓孩子做得好,先讓她感覺更差?

不被認同理解的孩子,到底有多受傷?

雖然節目中的很多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父母不再是自己第一親密和需要的人,同齡人才是。但這並不等於孩子不需要父母的認可與接納,孩子其實很敏感,他們想要被父母認可、被父母“看見”。

這段母女pk大戰,看得我最感慨:

孩子大喊:“有一個人他十項全能,他什麽都好,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為什麽別人家的孩子,會給我這麽大的壓力!因為我媽媽在對比!對比的是我那個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校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

“我媽媽老是說,你看你成績這麽差,為什麽她會和你做朋友?”

“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麽你不看一下。”

然而她被媽媽直接懟了回來,“我認為我是比較客觀的……我覺得你沒有領悟到重點,我是希望培養你好的習慣%……&*&¥。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地打擊你,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裡頭,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可能就……”

可是孩子很委屈,“我說了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在這裡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

然而她又被媽媽懟了:“再反思一下,你答應我的,你都做到了嗎?我提的要求,都是你能達到的。”

孩子哭了,“不要再說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媽媽繼續在喋喋不休,“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是要拍一下……”

……

而“別人家的孩子”也有煩惱,都那麽優秀了,她的媽媽還是會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來比去,說她體育還很差……

@留學君:這是從哪裡得到的荒唐念頭?認為要讓孩子做得好,就要讓她感覺更差?

04

至於強詞奪理,薑還是老的辣

女兒:上次你說帶我洗溫泉,我高興得不得了;結果你把我按在浴缸裡

媽媽:熱水也是溫水,溫泉也是熱的!

@留學君:阿姨,你那麽強詞奪理,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人生觀你知道麽?!

女兒:有時候我想休息一下,但我媽會讓我做很多家務!

媽媽:你以後嫁人了,難道還讓你老公幫你做家務麽?

女兒:為什麽我以後的老公不能幫我乾活?!

媽媽:女孩子要學會做飯才不會餓肚子!

@留學君:誰都不怪,就怪我爸,誰讓他也不幫你做家務的!

節目裡還有很多學生,在勇氣台上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有因為爸媽忙而忽略了自己,不再關心自己,變得冷漠而問爸爸媽媽是不是沒有以前那麽愛她的。有為自己的老師征婚的;有因為自己是班上唯一一個跳健美操的男生而被同學起外號,上去為自己正名,為運動正名沒有性別之分的;有讓隔壁班的班主任還洗衣粉的;有為中考衝劑加油,唱班歌的;也有在台上大膽說出自己的夢想,想拿諾貝爾獎為自己長臉的。

他們把心裡說,說給特定的人,希望對方能接收到他們的信號,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少年說,有太多可說,當他們把平時不敢說的話當著所有人的面,說給那個他們想傳達的人時,已經向別人打開了他們不同的另一面。

而此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傾聽、是沉思、是緩解。母子一場,為什麽不能好好說話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