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首次就家庭教育專門立法,依法帶娃家長也要補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這意味著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以期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為什麽當父母的,不需要通過考試考取‘合格證’?”一句網絡上的調侃,道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讓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今,社會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來自家長、家庭教育的棘手問題也越來越多。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家庭教育知識欠缺,難以控制情緒;離婚率不斷攀升,單親和重組家庭增多……這些問題正影響著許多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進入依法帶娃時代,意味著家庭教育不當,國家可進行乾預。

缺乏溝通,家庭教育環境逐漸失衡

家住江西省南昌市的六年級學生熙熙,長期沉迷手機遊戲,因此產生了厭學情緒。媽媽與其簡單溝通後,不起成效,便開始采取打罵和沒收手機的粗暴方式。但沒想到,媽媽的這些做法讓熙熙更加叛逆,產生極端情緒時甚至以絕食相逼。無奈之下,媽媽只能把手機還給他。

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對青少年而言,手機和網絡如同吃飯、睡覺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深諳人性的網絡遊戲、短視頻等,通過提供即時反饋和刺激,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此外,大數據分析技術使得很多軟體能精準推送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面對這些信息,自製力還不夠強大的未成年人往往很難抵禦誘惑。

為及時挽救陷入遊戲世界的兒子,熙熙媽媽傷透了腦筋。但由於經常控制不住地言辭過激,責罵時不管不顧孩子的感受,熙熙對媽媽的態度也越來越惡劣,母子關係僵化。

去年,正在讀高三的女孩小雲在高考前兩個月向江西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心理谘詢師李菁瑩打來求助電話。“我的父母不理解我,一個勁地要求我學習,還總是粗暴干涉我的事,而且他們生下小妹妹,也沒有征求我的意見。”因為覺得父母不尊重她,也不愛她,小雲常常情緒崩潰,對父母大吼大叫。

升學壓力下,很多家長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提升孩子學業水準上,湧現出不少“虎媽狼爸”,一些家長甚至直接乾預孩子在校的學習以及老師的教學。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這些家長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對孩子健康身心、良好品格、人際溝通等能力的培養。

多重危機,青少年心理疾病頻發

業內人士表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用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看待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會很快從消極抑鬱的情緒中脫離出來,而從小生活在控制型、放縱型、忽略型親子關係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面對來自學業、人際交往、沉迷網絡等各方面的壓力和困擾時,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絕大部分患有抑鬱、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都來自這些問題家庭。

在心理谘詢師的幫助下,熙熙媽媽認識到交流溝通和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她還制定了家庭成長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家庭氛圍果然出現很大改觀。母子爭吵的次數變少,家裡經常充滿歡聲笑語,熙熙也不再討厭上學,並學會了有效管控玩手機的時間。

“作為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改善手機依賴的問題,不能簡單當成一個不良行為去糾正,更不能隻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家長自己也要及時‘補補課、充充電’。”李菁瑩表示,想要讓孩子戒除網癮,首先要修複親子關係,其次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並信任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樣,家庭教育也是整個教育鏈條中的重要環節,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及戰勝困難的勇氣來源。在對小雲進行心理輔導的同時,李菁瑩同時對小雲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要求父母做到兩點:女兒生氣時,父親盡量傾聽,控制情緒,理性發表意見;母親多表達對女兒的關心和鼓勵,不要過多關注成績,多關心她學業以外的情況,比如和同學的人際交往等。

隨著生育鼓勵政策頒布,二孩三孩家庭越來越多,家長更應該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僅僅關注成績。李菁瑩告訴記者,經過2個月的心理輔導,小雲和父母的關係有了極大的改善,並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依法帶娃,幫助家長更好地開展教育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過去這可能只是作為一個道德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後,法律對家庭教育責任進行了明確界定。不少人疑惑,為什麽教育孩子這種家務事,法律也要“插手”?

李菁瑩表示,隨著社會轉型加快,傳統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有的父母缺乏正確的成才觀,過於重智輕德,有的甚至將“棍棒教育”作為教子方式,監護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導致部分留守兒童受到傷害的極端事件也屢有發生。

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責任,對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營造良好家庭環境提出要求,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作出指引和規定。對於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家長,政府、學校、社會將通過批評教育、勸誡製止、予以訓誡等措施對其進行糾偏。

李菁瑩認為,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直接關係到人生第一課能否上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否扣好,無論怎麽強調都不為過。能夠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不斷學習,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家長,才是合格家長。

來源: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