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鄭州一座神秘千年古橋 被一座村莊的繁華所湮沒

周日閑來無事,去鄭州城北黃河南岸的一座村莊裡尋友,但見街上店鋪林立,商戶雲集,人來人往吆喝聲不斷,好一幅繁華景象。尋友不得,於百無聊賴之時,赫然發現在繁華之中,在村莊的東北位置,被重重民宅所包圍,有一處綠茵所在,樓閣聳立,青磚雕欄掩映其中。於是,便在不知不覺之間置身其中。隨仍能耳聞街道上傳來的嘈雜街市之音,卻也迅速平複了內心的狂躁,使無處落地的靈魂得以片刻的安息。

在被柵欄圍起來的一片林蔭裡,有兩座高達幾十米的磚木結構的雕樓,在兩座雕樓之間是一座用石頭砌起的三孔古橋,上面斑駁陸離,雕刻精致。印象裡好像只有趙州橋是這個樣子的,可能是筆者孤陋寡聞了吧。而橋下的河道裡卻乾巴巴的沒有一滴水,在橋四周是擺有石凳的休閑遊園。總之,這裡應該是一個有著一定歷史年代的遺跡所在。這個村子就是惠濟橋村,而這座凝結了千年歲月風塵的古石橋,據說就是惠濟橋。

據悉,惠濟橋是隋唐大運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橋,始建於隋朝,一直沿用到宋元時期,明朝嘉靖年間,官員張書基督工重新修複該橋,並取名為“惠濟橋”,寓意在於惠濟行人和鄉民,在當時不僅是重要的水陸碼頭,還是“滎澤八景”之一。

惠濟橋位於惠濟橋村的東北方,周圍都是商鋪和民房。2013年考古發掘出此橋,考古勘探結果顯示,地下埋藏部分運河故道寬150~220米,兩側斷續保留有河堤,河堤頂寬4~6米,底寬8~12米。自隋唐初建,到如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橋梁建築的奇葩、精華,是鄭州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重要的歷史見證。

惠濟橋是一座東西走向的三孔拱券石橋,整橋全部由精心雕刻的青石打造鋪設而成,長40余米,寬約5米,全橋有18根石欄杆,每根石欄杆頂部雕刻著形態各異的獅子,或威嚴、或嬉戲、或滾著繡球,惟妙惟肖,突顯出了惠濟橋的精美。在惠濟橋兩頭還分別修建有橋樓稱之為“風雨樓”,就是筆者所說的雕樓,主要是供百姓和遊人躲避風雨使用。

在《滎澤縣志》中記載:“惠濟橋,在縣東八裡許。昔賈魯河經流其下,今河徙而南,止存石橋,附居者煙火千家,往來貿遷多會於此”,並有“地鍾人文萃物華”之美譽。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年的惠濟橋附近,經濟的繁盛、百姓的富庶和發達的商業貿易,一點都不亞於如今的惠濟橋村。

惠濟橋的繁華,也可以從如今遺留在橋面上兩道深達5公分的車轍印、以及斑駁的各種坑痕上看出來。漫步橋上腳踩著這些歷史的風霜,思緒仿佛回到了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先人們中間。運河上南來北往的各式船隻穿橋而過,兩岸柳色如煙絮如雪的美景令人忘卻移步,岸邊街道上各種酒樓、商鋪、驛館,嘈雜歡快的笑聲把惠濟橋的繁華一一浮現在了你眼前。只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更堪那“雨中共一城,陌路兩茫茫。”

坐在古樸蒼老的橋西雕樓邊上,忘著那些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坎坷、人情世故、悲歡離合的一磚一木,不知有多少男男女女曾經在此經過,然後又湮沒在歲月的長河裡。如今,唯有這座古橋這座雕樓,還在歲月的敲打中喘息著。想來,任憑我們怎麽轟轟烈烈,如何海枯石爛,到最後都不過是沒有任何記憶的一絲微塵,被歷史的塵土所掩埋。既如此,又有什麽不能放下呢?又有什麽不能拋棄呢?神遊至此,頓覺突然周身輕鬆了許多。隨一切去吧!“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來了,就接著!走了,恕不遠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