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38年前的今天,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殺,曾解放2000萬農奴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

【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小傳:解放了2000萬農奴的沙皇,被第二顆炸彈炸死

在俄羅斯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君主,他高瞻遠矚,他解放了2000萬農奴,使國家走向近代化,變得強大起來。然而,他卻在自己的國土上,死在了自己國民的刺殺下。

他就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1861年,農奴們聆聽農奴解放宣言,1907年作品)

1818年4月29日,亞歷山大在其父尼古拉一世的期盼中出生。他是皇長子,因此在嘹亮的啼哭中,整個沙俄宮廷都意識到他們有了皇儲。

尼古拉一世對皇儲的教育十分重視,他請來了當時沙俄最有名的學者茹科夫斯基來給亞歷山大當老師。作為一位人文氣息極濃的學者,茹可夫斯基十分重視對皇子的思想教育,他曾直言不諱地指出:他最擔心的就是亞歷山大在未來把整個沙俄當成軍營、人民當作軍團。

而從與拿破侖的戰爭之後國力愈加衰弱的現實,則使得尼古拉一世更希望他帝國的接班人是一個鐵血的軍人。

在父親與老師的爭執之下,亞歷山大既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思想教育,又受到了良好的軍事教育。亞歷山大在十九歲時就掌握了四門外語以及諸多科目,是沙俄所有皇帝中最博學的。同時他又通曉軍事,是一位性格堅毅的軍人式君主。

從1842年亞歷山大代替休假的父親主持了一個月的軍國大政開始,帝國的大臣們就經常看到年輕的皇儲行使皇帝的權力。

1950年,亞歷山大開始擔任軍職,在這一時期亞歷山大對俄羅斯農奴製的看法發生了轉變,他認為農奴製是製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於是他放棄了原來的保守思想,決定要逐步廢除落後的農奴製。

1856年,從1853年開始的克裡米亞戰爭終於以沙俄的慘敗畫上了句號。半個世紀前稱霸歐洲的俄軍遭此慘敗,暴露出裝備落後,後勤運輸和供應能力低下,軍事思想陳舊,指揮無方等嚴重問題。

恰好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尼古拉一世病逝了。亞歷山大接手的是一個國力衰落、危機四伏的俄羅斯。

1855年,亞歷山大繼位,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稱亞歷山大二世。

克裡米亞戰爭的慘敗無疑使得徒有其表的沙俄帝國的虛弱本質暴露無遺,在亞歷山大看來,這虛弱的根源是俄羅斯工業和政治體制落後於歐洲大陸其他國家。

在當時沙俄的農奴製之下,國內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農奴,他們被完全束縛在土地上,生產力得不到解放,嚴重妨礙了以雇傭自由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發展。

然而數百年來農奴製一直是沙皇俄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沙皇的統治牢固與否與其息息相關。因此在此之前的歷任沙皇,即使有看出來問題的,也不敢對農奴製動刀。

然而亞歷山大二世的時代不同於他的祖先,他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農奴反抗運動一天天損害著國家的利益。何況,他本來就希望改革。

1857年,他成立了“農民事務總委員會”,開始籌備廢除農奴製的改革。

1861年3月,沙皇終於下詔進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宣布廢除農奴製,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為支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

這樣一來,農奴制度廢除了,帝國九成的人口從此在法律上成為了自由民。在改革之下,沙俄的資本主義也在蓬勃發展,為這古老的國家帶來近代化的甜美氣息。

這項改革的影響之大,被人稱為法國大革命後最偉大的社會運動。因此亞歷山大二世獲得了“解放者”的名號。

然而,由於數百年的貴族大地主的傳統,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是有一定妥協性的,在短時間內,被解放的農奴大部分仍被禁錮在土地之上,生活條件甚至比之前更差了。

1860年農民騷動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在亞歷山大二世的鐵腕統治下,俄國的政局大體上仍保持穩定,終於度過了這段混亂的時期走向新時代。

(亞歷山大二世與妻子、亞歷山大三世)

但是,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在使國家飛速發展的同時,改革過程中所積攢的社會怨氣也將矛頭對準了皇帝。一時間,針對亞歷山大二世的暗殺成了家常便飯。

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準備簽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但在這一天他再次遇刺。

(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繪於1881年)

刺客投擲的第一枚炸彈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夫,亞歷山大二世不顧左右勸阻,執意下車查看衛兵傷勢,結果刺客投擲的第二枚炸彈在他腳下爆炸,亞歷山大二世雙腿被炸斷,當日醫治無效逝世。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68篇作品,營員“貝利薩留”的第25篇作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