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清蒙古歷史漢籍中被稱為“三娘子”的究竟是何人?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申向洋。

三娘子(1550-1612),史稱“鍾金哈屯”、“也兒克兔哈屯”、“克兔哈屯”等。其本 名為Noyanˇcu(或稱“諾延楚”、“諾顏出”、“那顏出”等),她是俺答汗的第三哈屯,故在明清蒙古歷史漢籍中把她稱作“三娘子”,也稱“克兔哈屯”或“也兒克兔哈屯” 。所謂“也兒克兔哈屯”者系源自蒙古語Erketüqatun(意為“有權力的夫人、有權勢的夫人”等)之音譯。

嘉靖二十九年(1650年),三娘子出生在新疆哈密北部西蒙古永謝布部落的一個貴族家庭。隆慶四年(1570年)秋,年方二十的三娘子被土默特部落首領俺答汗正式娶為妻,並改名金鐘哈屯(王后、王妃的意思)。由於三娘子“幼穎捷、善番書”,“黯而媚,善騎射”,因此深受俺答汗寵愛,甚至是“事無巨細,鹹聽取裁”。

三娘子死後,被封為忠順夫人。“麟閣雲台益世勳,論功一例遜昭君。若從邊塞爭芳烈,順義夫人亦不群。”在清代傅湘的詩中,已經把三娘子比作漢代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忠順夫人三娘子畢生致力於維護蒙漢民族團結,深受後人愛戴。而在蒙漢關係史中,三娘子確實佔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

在俺答可汗去世後,三娘子為了繼續輔佐順義王,約束諸部,保持與明朝的和平貢市關係,她先後與俺答汗的繼承人黃台吉、扯力克、卜失兔祖孫三代順義王合婚(依蒙古習俗,父死,兒子可以收納非親生的後母),參政主政,始終是蒙古上層統治集團的中心人物。三娘子嚴格遵守先王法規,凡有違背貢市協議者,一概嚴懲不貸。在她的主持下,互市貿易得以順利進行。除主持互市外,三娘子也主持貢事,有時還親自率部入貢。蒙人年年進貢,“華夷得所,中外兩安”。她畢生堅持與明朝通好,受封忠順夫人,為發展和維護蒙古族和漢族的友好關係,促進蒙古地區的社會發展與進步,維護祖國的統一,作出了突出的歷史貢獻。

正是由於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停息了明朝與土默特部之間連綿數十年之久的戰爭,才使蒙漢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她主持的沿邊互市,促進了蒙漢人民的經濟交流,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她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戴。明宣大總督塗宗浚在給朝廷的上疏中,曾概括了時人對三娘子的評價:“歷年久得上下心,既受忠順夫人命,益挾天子寵,靈躍諸部,諸部鹹奉如女主。”《明史》更讚譽三娘子“主兵柄,為中國守邊保塞”,功勞巨大,超過千萬將士。

萬歷十四年年(1586)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三娘子主持興建了本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時人稱為三娘子城朋朝萬歷皇帝賜名為歸化呼和浩特成為漢蒙關係友好的重要標誌。

萬歷四十年(1613)三娘子因病去世,享年64歲。

參考文獻:

1、張廷玉:《明史》

2、李美玲:《三娘子對明末蒙漢和平友好關係的貢獻》

3、王晉玲:《三娘子與明末蒙漢民族關係》

4、達日瑪巴斯爾:《〈對三娘子系衛拉特人之說的幾點質疑〉證補》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王雪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