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閑話水滸:武松的身份與形象為什麽有些矛盾?

作為《水滸傳》中主要人物之一,武松的綽號比較固定。從宋代開始,武松就被賦予“行者”的綽號。在《醉翁談錄·小說開辟》中著錄的宋人話本名目中,就有《武行者》一篇。《宋江三十六人讚》和《大宋宣和遺事》中皆有“行者武松”的名字。行者是武松出家後的諢名,佛家稱未剃度的弟子為行者,或指行腳僧,《祖庭事苑》稱:“行腳者,謂遠離鄉曲,腳行天下,脫情捐累,尋訪師友,求法證悟也。所以學無常師,遍歷為尚。”但這一綽號和他的許多傳說不大吻合。龔聖與給他的讚詞是:“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從這個讚詞中,可以看出武松形象中身份與性格的矛盾。

“婆塞”就是“菩薩”,梵語“Bodhisattva”的音譯。在譯成“菩薩”之前,曾譯成“婆塞”、“婆賽”、“蒲賽”等。“優”通“佑”,保佑、護衛的意思。“五戒在身”是說僧人要持五戒――戒酒、戒色、戒財、戒氣、戒殺。這個讚詞的前二句是說武松的僧人身份應當具備的品格,大意是說“你應當是保佑護衛菩薩的人,並且要持僧人的五戒”。而後二句卻是武松本人的真實性格,他不但沒有按照佛家給他規定的規範去做,反而針鋒相對地冒犯戒規,“酒色財氣”就是說他不但冒犯了五戒中前四條,更要命的是他還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是一個全面背叛佛教教規的人。從各地流傳的武松故事來看,武松故事儘管十分複雜,但其基本調子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是一個放蕩不羈,行俠仗義的江湖好漢。

清代王思厚《豆棚夜話》中有《〈水滸〉麟爪》一卷,其中談到武松其人。原來武松不姓武,一次他殺了人,逃到少林寺,要出家當和尚。寺中主持問他姓甚名誰,他看到寺中僧人正在松樹下練武,就指武為姓,指松為名。主持收下他後,給他起了個法名為“五戒”。這顯然是根據《三十六人讚詞》中“汝優婆塞,五戒在身”一句而生衍的。

至於武松殺人逃到少林寺的原因,民間傳說他原是山東博興縣小清河畔清河鎮李家莊人氏,是一個地主家的惡少,專以尋釁打架為樂。他的乳名叫李伴子,人們就喊他“李棒子”、“李霸”、“李元霸”。他因為逞能與一個賣膏藥的比武,被人家打敗了,就執意要拜人家為師。賣膏藥的提出條件:學了武藝要乾好事,不能壞了武德。武松答應了。學了武藝後,武松“日除雙虎”,一是進山打死了一隻傷人猛虎,一是除掉了一個無惡不作、霸佔人妻的惡霸。那個惡霸霸佔的是一個賣煎餅人的老婆。這又是借鑒了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水滸傳》中寫的是“炊餅”,是南方人的點心,類似福建人吃的“光餅”。而煎餅則是山東人的特產。至於是《水滸傳》的作者把山東傳說中的“煎餅”改成了“炊餅”,還是山東傳說把《水滸傳》中的“炊餅”改成了“煎餅”,那就不得而知了。

武松在少林寺當了和尚後,還是不守戒規,不是喝酒吃肉,就是打架鬥毆,後來被主持趕出去當雲遊僧,也就是象濟公那樣的丐僧。武松在雲遊途中,行俠仗義,為弱者伸冤報仇。後來的濟公傳說中,就有很多是根據武松的這些行俠仗義的傳說改造而成的。

現在的山東快書在建國前不叫“山東快書”,而叫“武老二”,就是因為它專說武松故事而得名。《豆棚夜話》中還有一些明清時期山東“武老二”的一鱗半爪,如:

操他爹,日他娘,俺是個響當當、硬梆梆、頭不低、腰不彎、腿不曲、屌不髒、少林寺的個窮和尚;俺肉也吃,酒也嘗,屌經屁咒去他娘。

這裡雖然有些模仿元代關漢卿的散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中“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一句的痕跡,但卻傳神地寫出了武老二粗獷倔強的性格。可見武松傳說在《水滸傳》以後又有了極大的發展和變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