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移除“不作惡”,谷歌顯露本色

文|鄰章

近日,谷歌正與其員工就是否要將其人工智能技術用於美軍無人機項目,以助美軍無人機在未來迅速識別興趣目標和人體,展開了一場拉鋸戰。

由於擔憂人工智能技術濫用而導致的道德問題以及未來美國軍方利用這些技術進行戰爭和攻擊的潛在風險,已有為數眾多的谷歌員工簽署了拒絕項目的請願書或是憤而辭職。

然而谷歌態度十分傲慢,外界輿論壓力絲毫沒能影響谷歌的決定,更有媒體爆料,谷歌甚至已經刪除了長期以來宣稱的“不作惡”準側,大有一副“這個AI老大你們誰愛當誰當去吧”的決然架勢。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谷歌有近4000名員工簽署請願書,強烈要求公司停止開發強化美軍無人機監視機能的AI技術。不止如此,全球知名專家學者也在聯合發聲,試圖阻止谷歌與美軍合作,諸如機器人武器控制國際委員會(ICRAC)就對外發布了正式公開信。但如此種種卻並沒能改變谷歌的一意孤行(畢竟這代表著未來,據美國科技媒體Gizmodo報導,由於谷歌執意與美國五角大樓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用於美軍無人機,已經有十多名谷歌相關項目員工憤而辭職抗議。

谷歌為什麽不捨棄美國軍方項目,新浪科技駐美矽谷記者鄭峻說得坦白,核心還是為了逐利,這個項目只是一隻投名狀,目的是為了爭奪美國軍方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雲服務和其他技術合約的大蛋糕。

而為了逐利,所謂的“不作惡”事實上早已被谷歌拋諸於腦後。當然,說來有趣的是,谷歌似乎是有先見之明,事實上其早在2015年8月谷歌重組並將Alphabet作為母公司時,就將此前一直讓谷歌榮譽加身,被國內用戶視為技術燈塔的“不作惡”信條給改為了“做正確的事情”,而現在,在其最新的行為準則中,“不作惡”的文本已經幾乎完全刪除。

從來沒有不作惡,標榜“不作惡”的谷歌作了哪些惡?

似乎,我們正在看到一個從天界掉落凡間,而且是臉先著地的谷歌,其所代表的科技理想國正在一步步的坍塌,而其偽善皆為利的本質正在一步步顯現。回溯歷史,我們更能看到的是,被國內一些人士包裝成完美化身的谷歌,其實即使“不作惡”這一信條還在的時候,其也可以說是惡果累累。簡單列舉幾條,大家感受一下。

(1)大衛·惠特克事件——谷歌早年的假藥廣告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網絡搜索引擎,事實上谷歌主宰著用戶的資訊獲取,而依靠這種壟斷性的力量,谷歌在早年的時候也用競價排名的方式來推廣一些不良、虛假資訊,比如發布美國明令禁止的一些藥品廣告,但其在因為網絡藥品廣告問題接到美國國會三個不同委員會的調查質詢時,當時負責全球網絡廣告的副總裁謝莉爾·桑德伯格還信誓旦旦的宣稱:谷歌會通過第三方認證服務來嚴格審核互聯網醫療與藥品廣告。

而後的故事可能許多人都知道了,在2009年的時候,美國政府讓一名名為惠特克的假藥販子偽裝成為一位廣告商,在谷歌網站上投放美國政府所禁止投放的醫療廣告,進行釣魚執法,最後這名男子成功的在谷歌上投放了美國政府禁止的固醇類藥物廣告、墮胎藥、精神治療藥物的廣告以及偽造的售賣合法藥品的網站的推廣。被美國政府逮個正著,最後不僅在當時形象掃地,並且在2011年的時候,同意支付5億美元罰款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協定,了結了這樁醜聞。

(2)棱鏡門事件——資訊監控

在2013年6月爆發的棱鏡門事件中,谷歌也是其中一份子。

根據斯諾登向《衛報》及《華盛頓郵報》透露的消息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依據“棱鏡”監控計劃秘密從包括谷歌公司在內的9家美國公司收集用戶數據,以跟蹤人們的行蹤與交往狀況。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於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通過直接進入包括谷歌以及旗下YouTube影片網站在內的9家美國公司的中心伺服器,進行數據挖掘、實時跟蹤用戶電郵、聊天記錄、影片、音頻、檔案、照片等上網資訊,全面監控特定目標及其聯繫人的一舉一動,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進行情報收集監聽。通過棱鏡計劃,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都成為美國的監控對象,不僅有美國的“敵人”還有美國的“盟友”。其中,伊朗是被美國收集監控情報最多的國家,超過140億條。其次是巴基斯坦,達到135億條。約旦雖然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中“最親密盟友”之一,但也被收集了127億條。埃及被收集的監控情報為76億條,印度列第五,為63億條。

雖然谷歌在這件事情曝光之後,進行了所謂的起訴美國聯邦政府,要求獲得披露美國政府索取用戶數據行為細節的授權。來進行危機公關,但這顯然不能抹去谷歌在棱鏡門中所扮演的幫凶角色。

(3)人為操作搜索詞,干涉美國大選

如前所述,谷歌在搜索引擎上佔據著壟斷地位,其不僅在用這種壟斷地位源源不斷的賺錢,甚至開始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人為操作搜索詞讓搜索結果偏向於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試圖以此干涉美國大選。在2016年9月美國大選激戰正酣時,俄羅斯衛星網發布了一篇美國行為研究與技術學會的高級研究心理學家、Psychology Today的前主編羅伯特·愛珀斯坦(Robert Epstein)撰寫的獨家研究報告:稱谷歌搜索公司(Google)利用自身的“關鍵詞自動完成功能”(autocomplete)操縱美國大選的輿論和投票。宣稱谷歌的搜索算法可以輕易地影響到搖擺不定的選民的投票偏好,從人口統計的角度來說,它影響的選民比例在20%到80%之間。

雖然谷歌也是照例否認,但這卻依舊不能掩蓋其與美國政府特別是民主黨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在2012年奧巴馬競選連任總統時,谷歌就是他的第二大“金主”,而維基揭秘”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此前也爆料稱:在本屆美國競選活動中,谷歌公司為希拉裡團隊提供網絡及數字技術支持,直接參與希拉裡競選聯盟的工作,與美國國務院進行利益交換。

(4)濫用互聯網主導地位,踐行壟斷霸權

而在上述種種之外,事實上谷歌作惡,可能更為人所知的是其濫用自身在互聯網和其他領域的主導地位,在相關市場創造優勢,谷歌濫用其在一般搜索方面的霸權地位來主導網上產品搜索市場,排斥、威脅未與自己合作的企業的生存發展。

據36氪報導:當下谷歌僅在歐盟,就面臨著谷歌搜索、廣告服務和安卓系統三大指控,最高面臨270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如果指控成立的話)——在2015年4月,歐盟指控谷歌在其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家的購物服務,對競爭對手不公平。2016年4月,歐盟指控谷歌在歐洲移動市場濫用了其主導地位,給Android設備製造商和網絡運營商設定了不公平的限制。2016年7月,歐盟稱谷歌AdWords廣告服務,通過與合作夥伴簽署嚴格的合約條款,從而違反了歐盟反壟斷法。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自主創新才是出路

一直以來,谷歌利用“不作惡”這一信條,籠絡了諸多人士為其月台,在國內,更有許多用戶將谷歌視為是技術燈塔、信仰所在,認為谷歌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存在。但簡單回溯歷史,我們卻能發現谷歌其實早已惡果累累,“不作惡”隻不過是國人對谷歌美妙幻想的糖衣,患上的是政治幼稚症。而從這個層面來說,谷歌如今主動移除“不作惡”這一信條,倒也是真正的認清了自己的本質。

真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回到現實,事實上我們也能發現,似乎也從未有主動不作惡的老美。遠的就不說了,就拿近的來說,中興事件就是美國作惡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為了阻撓中國的5G研究進程,開始以欲加之罪對中興實施核心芯片禁令,這不僅讓中興數萬名員工面臨失業風險,也對上下遊產業鏈造成了重大影響。

如此種種,告訴我們的一個淺顯道理是:不要被美國公司的糖衣炮彈、外表宣傳所迷惑,事實上他們才是真正的惡的代表,打著“不作惡”口號做起惡來毫不知恥,面對這些公司,我們應該怎麽做?

事實上,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加強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無論是在底層的芯片、系統、AI上,還是在應用層的搜索、社交、網購這類App上,一方面要加強創新,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讓優勝劣汰的競爭充分活起來,而另一方面得實現自主可控,保障我們用戶的隱私資訊不被盜取、泄漏、濫用。

在這裡,我們也正在看到上至政府層面下至國內科技互聯網公司,都在維護用戶資訊安全、加強科技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這些方面下了大力氣。

國家層面,在2016年的時候,就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太空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資訊化健康發展。

而在公司層面,我們也看到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企業正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掌握核心技術,為國內用戶提供更好的科技互聯網體驗。諸如阿里、騰訊帶來的移動支付創新,百度研發人工智能技術,扛起在自動駕駛、語音識別領域賦能國產大旗,共同打擊網絡黑產,維護用戶資訊安全等等,皆是代表。

在這裡,倒讓我想起了《國際歌》中“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的歌詞。對於中國企業、用戶而言,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谷歌遠不是技術燈塔,不作惡也隻不過是其蒙蔽部分國內用戶的偽裝,國人要實現技術普惠理想,唯有自主創新才是出路。

注: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本人系獨立撰稿人,騰訊科技2016年年度新媒體,關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文章在虎嗅、鈦媒體、界面新聞、百家號、搜狐科技、騰訊、雪球、品途商業評論、今日頭條等30余家平台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