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為陰,夏為陽,為何要「冬病夏治,治未病」?

冬為陰,夏為陽


「冬病」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於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於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覆發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於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上述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多為虛寒性體質


寒體質是指具有抑製、偏寒、多靜等特點的體型類型。特徵為:形體適中或偏胖,但體質較弱,容易疲勞;面色偏白而欠華;食量較小,消化功能一般。

具有虛寒體質的人平時會畏寒喜熱,或體溫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脈多遲緩;性格內向,喜靜少動;精力偏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性慾偏弱。容易生病。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發的病,此種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火力」。通常的癥狀是手腳冰涼,畏寒喜暖,怕風怕冷,神倦易困等。


中醫稱之為「陽氣不足」,也就是自身熱量(能量)不夠,產熱不足,寒從內生。這樣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覺也要蓋著被子,穿襪子才覺得舒服。


為什麼冬病要夏治呢?


因為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就偏於虛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環境也是寒冰一片,兩寒夾擊,便毫無解凍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裡晾衣服,是很困難的。


然而在盛夏之際,外界是暑熱驕陽,體內也是心火正盛,這時積寒躲在後背的膀胱經以及各關節處,最易被趕出來。


但若是陽氣衰弱,體內沒有推動之力,就會錯過排寒的大好時機。再加上有很多人體質本來就有些陽氣不足,夏天再痛飲消暑的飲料,如冰鎮啤酒、涼茶等,然後整日在有冷氣機的房間裡工作,那真是陳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記住,寒氣是會沉積的,且身體被寒氣侵襲的地方,必會氣血瘀阻,這叫做「寒凝血滯」。


若寒氣停留在關節,就會產生疼痛;


停留在臟腑,就易產生腫物;


停留在經絡,就會使經絡堵塞,氣血也會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四肢不溫、手腳發麻等癥狀。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積寒,等到秋風一起,外寒復來的時候,就又會內外交困了。


冬病夏治的目的?


1.驅疾


夏季身體陽氣盛,皮膚毛孔大開,藥物更容易進入穴位和經絡,通過經絡、氣血到達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醫手法在進行「夏治」時,藥物或按摩通過神經反射激發人體的調節作用,促使抗體產生,提高抵抗力。同時,調節內分泌、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起到固元健體的作用。


3.養陽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醫裡的「天人合一」思想,夏為陽,藉助自然的陽氣,驅除體內的陰寒之氣,起到固元健體,補益陽氣作用。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醫裡的「天人合一」思想


4.治未病


中醫認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環境冰冷一片,如果身體內又有寒氣,兩寒夾擊,不僅疾病不容易好,而還會導致寒氣在體內的積累。冬病在冬季治療只是治標,在夏季為治本。

通過「夏治」的手法,一方面驅除體內的寒氣,去除引起的疾病的誘因,改變體質。另一方面冬季的寒氣會在體內沉積成為病因,出現氣血不暢、關節痛、手腳麻木和畏冷,夏天治療可以除去病因。從兩方面起到治療未病的效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