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經濟開局良好,政策提效打開更大空間

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1~2月份經濟運行數據顯示,開年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向好的趨勢逐步顯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在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總的來看,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他介紹了開年經濟運行的四大特點:國內需求穩中有升,結構優化態勢持續,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預期趨勢向好。

具體來看,工業生產總體平穩,新產業新產品較快增長;投資增長有所加快,尤其是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消費增速平穩,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速較快;進出口保持增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

“同時,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毛盛勇說,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把逆周期調節的各項政策很好地落實到位,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健康運行。

基建、地產帶動投資回升

2019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開局平穩。數據顯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4849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

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3%。高技術產業投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分別增長8.6%和19.5%,增速分別快於全部投資2.5和13.4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090億元,同比增長11.6%。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章俊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基建上行0.5個百分點至4.3%,房地產投資上行2.1個百分點至11.6%,固定資產投資整體表現優良。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王寶濱認為,投資數據的平穩回升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補短板投資持續發力,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繼續回升;二是轉型升級成為拉動製造業投資增長的重要因素;三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加快;四是民間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五是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增速加快;六是投資增速回升拉動了投資類產品較快增長。

在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提前的支撐下,基建投資有所提振。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和基建相關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金資金來源的問題。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加大補短板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進度,特別是年初以來,截至2月底已發行地方專項債3078億元,不僅在時間節點上比往年有了較大提前,而且債券利息有所降低,債券期限有所延長。”王寶濱表示。

他補充稱,去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複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今年2月份18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隨著國家層面補短板穩投資政策不斷向縱深推進,各地區也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頒布相應政策,推動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實施。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資增速小幅提升,主要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的支撐。未來基建的逆周期調節作用有望繼續顯現。

毛盛勇在上述發布會上稱,投資領域,一方面是社會預期在逐步向好,另一方面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簡政減稅降費的政策,加強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這些政策逐步落地後,投資還有望延續企穩回升的態勢。

汽車消費回暖支撐消費平穩

消費方面,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60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其中,限額以上部門消費品零售額23096億元,增長3.5%。限額以上消費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必需消費品增速同步回落。

耐用消費品中,汽車消費同比下降2.8%,較上月收窄5.7個百分點,成為確保消費平穩的核心因素。家電、家具、建材同比增長3.3%、0.7%、6.6%,分別較去年12月回落10.6個、12個、2個百分點。石油製品同比增長2.5%,較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

章俊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考慮到汽車消費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佔據較大比重,在最新的關稅政策鼓勵下,1~2月汽車消費增速下行由-8.5%收窄至-2.8%,汽車消費的止跌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形成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與消費升級相關的商品增速加快。比如限額以上部門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和化妝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8.8%、8.2%和8.9%,增速分別比上年12月份加快12.8、9.1和7個百分點。

消費形態方面,網上零售仍保持快速增長,實體店零售則增勢平穩。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9.5%,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1.3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6.5%。據測算,1~2月份實體店零售增速比2018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

1月29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稱,要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加快轉型升級提升供給質量和水準,以高質量的供給催生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京東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建議,促進消費明顯回升,同時要加快稅收減免、收入分配調整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利好落地。

旅遊市場方面,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超過4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文化市場方面,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今年春節假期,中國電影票房達58.4億元,觀影人次達1.3億。其中,2月5日(正月初一)的單日票房超過14億元,刷新了上年正月初一的單日票房紀錄。

毛盛勇表示,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看,消費領域比較平穩。考慮到季節因素和政策效應,3月份的消費需求可能會好一些,整體來講消費還是穩定增長趨勢。

外貿結構不斷優化

對外貿易方面,1~2月,進出口總額45441億元,同比增長0.7%,上年12月份為下降1.2%。據有關部門測算,剔除春節因素,2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0.2%、7.8%和12.9%。1~2月,出口24264億元,增長0.1%;進口21177億元,增長1.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3087億元。

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3.9%,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4.4%,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0.6%,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7255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

毛盛勇解讀稱,從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儘管有春節因素影響,但進出口總額整體還是保持了小幅增長。同時,外貿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一般貿易比重在提高。

從國際市場布局看,1~2月,我國對歐盟、東盟、日本和韓國等主要市場出口分別增長7.5%、7.0%、3.7%和9.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1.28兆元,增長2.4%,較整體增速高1.7個百分點,佔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0.5個百分點至28.2%。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魏建國建議稱,進一步在降費減稅情況下,給外貿出口企業以更大的支持力度,信貸、擔保、海關、檢驗等開啟多管齊下的有力措施,確保外貿企業減少成本擴大出口;進一步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開拓和產品宣傳,要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FTA(自由貿易協定)雙邊談判的力度,以更加貿易自由化(零關稅)的方式進入該市場。

章俊對第一財經表示,隨著“穩增長”政策的逐步推進,信貸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積極財政政策在減稅降費方面的發力也將對消費形成一定支撐。在政策不斷加力提效下,前期的部分經濟增長壓力將得以釋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