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腫瘤專家孫彩珍:屬於你的明天不要輕易放棄

據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每6名死者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隨著知識的普及,網路的日新月異,對於腫瘤的治療,大家都知道有「西醫的三招」手術加上放、化療。但現實是,由於很多人一發現患癌,就已是晚期,因年齡、身體狀況等原因,與「西醫的三招」失之交臂,還有的治療後卻不見效,這時他們往往會得到這樣的建議:「吃點中藥試試吧」

「中藥對腫瘤病友來說,似乎只是沒辦法的辦法,更多是尋求心理上安慰。其實這是個誤區。」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委、杭州種福堂(艾克)中醫醫院院長孫彩珍說。中醫不是在西醫無計可施時,才去尋求的「最後的救命稻草」,一確診就可看中醫用中藥。

她解釋,在手術、放化療的同時,中醫藥全程乾預能事半功倍。術後用,可減少發熱、貧血等併發症,提高有關臟器的功能;在放、化療間歇期用,能增加對癌細胞的抑殺作用,從而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因放、化療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製,白細胞下降,減輕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等。甚至很多化療葯裡,本就有中藥成分。中藥治療可以緩解癥狀增加療效,出現1+1>2效果。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有些人效果不錯,但皮疹、腹瀉、血壓升高等副作用大也容易耐葯,中藥可以減輕副作用延緩耐葯。

此外,中醫藥還能作為單獨的治療方法,採取辯證與辯病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解鬱、通絡、軟堅、排毒來抑製腫瘤的複發和轉移。

口述: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委、杭州種福堂(艾克)中醫醫院院長 孫彩珍

30年臨床經驗總結

8字原則分兩步走

對於中草藥治腫瘤,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觀點,一個,它只是西醫手術、放療、化療的輔助手段;第二,中藥只能針對病人出現的如疼痛、胃口不開、浮腫、精神疲軟等癥狀採取對症治療,給以止痛、開胃、消腫、滋補等。我們認為在腫瘤治療中,不能這樣藐視中醫。我接診過的癌症患者有數萬人次,這些人大多數都存在胃口不開、疼痛、消瘦、浮腫、尿少、便秘、乏力、精神不振等癥狀,並不是說他們天生就是這樣的體質,有一部分人得癌症前身體一直很好,因為癌毒的不斷積累增大,不斷消耗體內正氣,使人脾胃虛弱,胃口不好。腫塊大起來壓迫到神經就會導致疼痛,同時,腫塊在不斷搶著吸收營養,再加上這個時候人本身胃口不好,進食減少,就會越來越消瘦。

這個時候,體內邪氣不斷增長,正氣持續下降,當正氣不足、體內垃圾排泄不暢時就會引起腹脹、尿少、浮腫。

要讓病人胃口開、不疼痛、身體長胖、浮腫消失、兩便正常、精力充沛,就要排除癌毒、軟化腫塊。引起癌症的腫塊,不像一般的跌撲所致的瘀血包塊那樣,用些破瘀活血的中藥就能把腫塊散掉。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如果用破瘀活血的葯,反而會加重病情,導致腫塊破裂或擴散轉移。癌毒也不是普通的毒,吃些消熱解毒的葯就能排除掉。如果長期或過量服用清熱解毒藥會影響人的胃口,進食不香、消化不良,使胃氣絕,而中醫講究胃氣是命根子。我們種福堂(艾克)中醫醫院經過長期實踐,經臨床應用,目前治療腫瘤的方法可以歸結為8個字:「解鬱、通絡、軟堅、排毒」。

中醫認為,腫瘤是氣、血、痰、毒相互交結的有形腫塊。這裡面的「氣」,簡單地說是指「氣鬱」、「血」是「血瘀」、「痰」是「痰凝」、「毒」是「腫瘤毒素」。解鬱、通絡、軟堅、排毒,針對的就是疾病的本質。在8字治療原則下,分二步走,對癌腫主動發起進攻,變消極為主動。

第一步誘導、殺滅腫瘤毒素,軟化腫塊階段。經過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以達到控制腫瘤毒素的進一步積聚,並減少毒素,把殺滅的毒素通過汗、尿、大便排出體外,使腫塊漸漸軟化。

第二步:努力達到消除腫塊的目的,應用誘導、殺滅腫瘤毒素同時,加大排毒和運用破瘀藥物,使毒盡腫消。

體弱病人能承受得住中草藥的攻擊嗎?

「用藥如用兵」,為了達到以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目的,我們在有的藥物用量上,往往超過常規用量的好多,這樣大的劑量,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根本吃不消運用。由於我們嚴格掌握劑量、採用特殊炮製辦法,我們發現只要你有這病,就受得住這藥力。有的人認為身體虛是否藥量輕一點,我們是不贊成的,因為這好比打仗一樣,敵強我弱,要打勝仗,難度就大,而且時間不等人,必須牢牢抓住時機,對病灶發起進攻。

我曾接診過蘭溪的一個女肝癌患者,檢查出來已是肝癌晚期,肚子很大,像懷孕七八個月一樣,我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沒力氣說話,甚至眼睛都睜不開,時而神志不清,每餐只能喝幾口米湯。剛開始一劑葯她要分幾十次才能喝完,後來慢慢情況好起來,能吃一碗稀飯,精神狀態也好了。

服用治療腫瘤的中藥時病人難受嗎?

面對藥力的強大攻擊,由於體質和疾病所處階段不同,對藥物的吸收不同,有一部分人服後感到四肢無力、喜歡臥床、懶得說話、經絡和腹部稍有點脹,或局部有點微痛,有的略微有點噁心,個別皮膚髮癢,這些都在正常範圍內,少數有點咳、吐、便血,只要量不多,也屬正常範圍。但這一切,你都要反覆經歷過,才會心中有底,遇事不亂。

我們有一個浙江台州市玉環楚門鎮的病人,叫陳美芬,2012年12月查出卵巢漿液腺癌,手術切除後,又熬完了8次化療的煎熬,頭髮掉光,但複查又給了她當頭一棒!手術部位又長出一個2厘米多的腫瘤,而且還有積液,說明化療沒有起到作用,但是她已經很虛弱,差不多一個月沒下床了。後來家人幫她在我們這裡開了一個月的中藥吃,一開始腳上手上皰疹起了很多,裡面都有毒水。等服藥幾個月後這些皰疹一個個自然破裂後,毒水排出,人輕鬆舒服了很多,也能下床走動了,她一直堅持吃藥,現在複查結果一直都蠻好的。

為什麼治療腫瘤忌口這麼嚴格?

我經常跟病人說,要想疾病控制得好,一定要忌口。像薑、辣椒等發瘡動火之物,能不吃最好不吃。列為禁食之列

《黃帝內經》講過,「客邪之處,必有伏火」,要避免火中加火,助長毒勢。

癌症病人還要慎服補藥。因為「補必客邪」,就是說補藥用下去,會留住癌毒,為了儘快排除癌毒,補品盡量少吃。

實踐表明,凡是注意忌口的病人,好得快些,療程也短些。寧波鎮海一個姓劉的病人,2005年12月查出肝癌肝硬化,當時他的情況,手術不能做,沒辦法,總不能等死啊,到我們醫院吃了7個月中藥後,居然又能去上班了。之後他一直堅持吃中藥,到現在還健健康康的。他患病期間,他老婆又查出了乳腺癌,手術後,也到我們這裡吃中藥,目前恢復的也不錯。

他們夫妻能恢復得這麼好,其中重要一點是他們嚴格注意忌口,還自己總結了一套飲食忌口的經驗——除了海參,海帶,其他海鮮一律不吃;動物內臟不吃;豬身上小排瘦肉可吃,其它不吃;鯽魚可吃;豆腐皮增加蛋白,可吃;黃白花椰菜葯食兩用吃;牛羊肉、甲魚不吃。其實可吃的東西也不少,盡量吃得清淡點。

我的很多病人,即使康復了,依然保持忌口。

情志對腫瘤康復有哪些影響?

應該說癌症的發生與情志是有很大關係的。中醫認為喜、怒、哀、樂、悲、思、恐七種情志的過度,可直接傷及內臟,尤其是怒、悲、思、恐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以肝癌為例,怒傷肝,思傷脾。怒則肝氣鬱結,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與癌毒相交結則發為癌,治病求因,所以在治癌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運用並配伍以解鬱的藥物,目的使病人心情好轉,可以講解鬱是治癌的開門鑰匙。所以保持心情開朗,熱愛生活,不多思、不發怒,不恐懼是治療癌症最重要的一步。

腫瘤愈後還要繼續吃藥嗎?

腫塊消失後一般需加服一個月葯以鞏固,以後可以停葯或根據情況繼續服藥鞏固。我看過的病人,很多康復後一直堅持服藥十多年鞏固治療。我有個舟山岱山的肝癌康復病人張如成,是個外科醫生。從2001年查出肝癌到現在,他已經堅持服中藥17年了。從一開始腫瘤有9.8厘米大無法手術,堅持服藥,到有條件做手術,再到如今康復,他的經歷是很勵志的。

有的病人或家屬會對病人的疼痛、咳嗽、腹脹、乏力等表現的癥狀很著急,認為治療要針對這些。但這些癥狀往往是癌症的臨床表現,中醫稱之為「標」,而內臟蓄毒不流和癌的腫塊是導致這些癥狀出現的根本原因,所以也稱「本」。中醫的治療法則是治病要治本,中藥配伍講究君、臣、佐、使。第一步,君葯來誘導癌細胞、殺滅癌細胞,臣葯是通經絡的葯,佐葯是軟堅的葯,使葯是解鬱的葯;第二步,臣葯是破瘀攻散腫塊的葯,佐葯是軟堅的葯,使葯是解鬱的葯。經過治療,隨著癌細胞的誘導與殺滅,腫塊的軟化,癌症病人表現出的疼痛、咳嗽、腹脹、乏力、胃口不開等也會隨之慢慢好轉。

最後,我想跟癌症病人和家屬說一句,不要輕易放棄繼續治療,一定要堅持不懈,屬於你的明天,不要放棄。健康熱線:0576-8862122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