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胃癌發現都晚期?早有信號你沒重視!

胃癌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

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國每年約有68萬例新確診的胃癌患者,佔到全球發病病例的一半,而且,80%以上的胃癌患者被確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意味著五年的生存率降到20%以下,以2015年為例,約有49.8萬中國人死於胃癌。

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有數據顯示在19-35歲的年齡段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倍。專家表示,而且青年人一旦患上胃癌,噁心程度更高,生存期更短。

絕大多數胃癌屬於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

病因?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熏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煙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煙者高50%。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幽門螺桿菌的毒性產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體檢出率較一般人群明顯為高。

3.癌前病變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癌前病變系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根據細胞的異型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4.遺傳和基因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早期信號?!一定不要錯過!

胃癌早期癥狀之一:上腹部疼痛、不適

有8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會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的現象,早期與消化不良的癥狀相似,腹痛較輕微,沒有規律性,進食後也不能夠緩解,並且隨著病情加重,腹痛開始頻發加重,此外如果是胃竇上腫瘤,則疼痛有規律性,進食或服藥後可明顯緩解。

胃癌早期癥狀二:食慾減退或食欲不振

有1/3的胃癌患者描述,在患病前自己有明顯的不想進食或者食慾減退的表現,主要表現為,進食不久後就出現飽腹感,有時還會伴有噯氣,導致患者不得不減少進食量,這種莫名的食慾減退會讓患者即使遇上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提不起興趣。

病情的後期,食欲不振會表現為厭食,特別是厭惡肉類食物。

胃癌早期癥狀三:消瘦乏力

無論是哪種腫瘤,在癌細胞生長過程中的早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和能量,也因此會導致其它機體正常組織無法獲得營養,從而表現為明顯的消瘦。

如果本身患有胃病,且在體重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一個月內瘦10公斤,則要考慮是否因癌症引起。

胃癌早期癥狀四:固定包塊

有些胃癌早期患者能夠摸到在自己上腹部偏右的位置,摸到固定的包塊,一般質地會比較硬,且不光滑,按壓時會出現疼痛感。

胃癌早期癥狀五:噁心、反酸及嘔吐

當出現消化道疾病時,也會有這些癥狀的出現,而胃癌患者則更為明顯,如果胃部腫瘤在幽門部位時,噁心會頻繁出現,若腫瘤長在胃出口部位,則會發出一種酸臭或臭雞蛋味,嘔吐也會隨之出現,且多為宿食和胃液。

胃癌早期癥狀六:嘔血及黑便

隨著腫瘤的生長,會破壞胃內的小血管,因此會有大便潛血的癥狀表現,但如果侵犯的血管較大,則往上會引發嘔血,往下則會出現黑便,如柏油狀。

專家表示,無論是否屬於胃癌高發人群,建議每人在40歲後,都應該做一次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並非年年做,第一年若沒有事,則可隔2-3年再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