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測查,發現膽囊息肉需要如何應對?

膽囊息肉,這個詞,或許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透過臨床研究資料總體來看,大約有1%到9%的人,會在膽囊內壁上長息肉樣的贅生物。從醫學角度講,膽囊息肉又稱為膽囊隆起樣病變,是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樣的病變的總稱。

膽囊息肉多是在體檢做超音波時發現的,息肉較小時,超音波或CT等檢查不能確定息肉性質的時候,就統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那麼,隨之就來了問題,不論是膽囊息肉還是膽囊息肉樣病變,對缺少專業知識的來說,就意味著「膽囊上長了東西」,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辦? 是馬上切掉,還是留著?解決疑問,順著測查的線索,來找參考資訊吧。


問題 以下有關膽囊息肉的說法,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膽囊息肉會經常性地引起膽絞痛

B不用在意膽囊息肉,因為全部息肉都不會發生癌變

C小於5毫米的膽囊息肉完全沒必要做手術

D膽囊息肉大於10毫米時,都建議手術


正確答案 D膽囊息肉大於10毫米時,都建議手術


答案解釋

膽囊息肉本身並無明顯的癥狀,只是會因其他伴發的膽囊疾病而表現為上腹痛,因此,多數的膽囊息肉都是在體檢過程中被發現的。總體而言,多數的膽囊息肉是良性病變,只有少數的膽囊息肉會隨著息肉的不斷增長,而產生癌變可能,所以,應對膽囊息肉的策略,不需要過分緊張,但也不能完全漠視。

對於膽囊息肉的處理,目前還沒有結合其他指標的精確方案,一般的指導原則是根據膽囊息肉的大小來進行預測,從而決定是隨訪觀察還是積極手術。對於小於5毫米的膽囊息肉,如果沒有其他不適癥狀,通常建議每6到12個月做1次超音波檢查,如果隨訪的結果是息肉不再增大,就繼續隨訪,少數膽固醇息肉也可自行消失。結果伴有餐後的右上腹不適,並確認伴隨膽囊結石或膽總管梗阻,或是有複發性胰腺炎等情況,則建議及時手術。對於5毫米到10毫米的膽囊息肉,主要策略先是隨訪檢查,定期做超音波,息肉不增大,可持續隨訪,如果息肉增大超過10毫米,年齡超過50歲或同時患有膽石,即使沒有明顯癥狀,也建議手術治療。如果餐後右上腹痛癥狀明顯,確認伴有膽結石或膽總管阻塞,建議抓緊手術。在膽囊息肉超過10毫米,尤其是超過20毫米時,不論是否有自覺癥狀,都建議儘快手術。

膽囊息肉的手術方法有保膽膽囊息肉摘除術以及腹腔鏡下或剖腹的膽囊摘除術,前者主要適於10毫米以下的膽囊息肉或年輕且無膽結石的患者;膽囊切除術則適於較大的膽囊息肉,或年齡較大的患者。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實務、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