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盒馬、京東、永輝們不懂“硬核菜市場”

文|恩典199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私撩探討農貿大業

/身經百「浪」的老菜場/

菜市場近幾年一直在一個求新求變、積極改造的狀態裡奮發向上,力圖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成就屬於自己的一番小天地。

時代的各類產物,從菜場改造的歷史背景下時顯時隱,更替迭代,起起落落。時不時這些新事物會擊觸到菜場,不過也就讓菜場感覺有些冷不防,但終歸菜場還是有底氣回歸平常心。

畢竟,在國民經濟大發展的近幾十年裡,菜場被萬方體量的大賣場大超市擠壓過,被星星點點野蠻崛起的街邊小菜店分食,被熙熙攘攘的馬路菜場藐視過。其中甘苦,只有菜場從業人員自知,也成就了面對競爭對手的淡然。

無論周邊事物怎麽發展,多少新事物冒出頭來,對於菜場一隅,依舊是一副不乏煙火氣的安靜自守,默默迎接來來往往、解決一日三餐食材需求的老百姓。從早到晚,菜市場低調而淡定的姿態從未變過。菜場,畢竟是身經百浪、有歷史沉澱的菜場。

中國菜場裡依舊人頭攢動,佔據全國生鮮零售市場近八成的份額

/新零售浪潮裡的盒馬鮮生/

2015年,阿里馬的寵兒盒馬鮮生,伴隨著馬爸爸首提的“新零售”概念,進入大眾視野。馬雲在線上紅利快亮紅燈的瓶頸期,應時調頭,直指線下,提出新零售的概念,算是阿里帝國的新戰略試水。

盒馬鮮生在阿里光環之下,一波掀起千層浪,成為新零售的典型代表。最火的時候,連賣建案的也要帶個“盒區房”的行銷說辭。

這個新零售業態,對於角逐生鮮領域市場份額的資本玩家來說,膾炙人口、令人振奮,和廣大追逐新潮的消費者一樣,紛紛組隊躲進大嘴獸盒馬的賣場裡,在漫長的等待中嘗起了昂貴的麵包蟹、特大波龍,試圖在吃的過程領略盒馬的精髓。

讓人眼紅的香餑餑盒馬鮮生,就這樣披著生鮮加餐飲創新型商超的馬甲,熟聞於世。在寵幸中成長的盒馬,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顧客盈門——雖然很遺憾的是,為了嘗“新”字的人佔了大多數。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資本市場裡頭的動與靜又有幾個人能覺察到?

拋開提升阿里估值的層面不說,從實在層面來說,相較於親民的菜場,看似熱鬧的盒馬賣場裡,到底有幾個人或者有幾成消費者,可以實現麵包蟹自由?關鍵這麵包蟹上桌來,還被資深吃貨們吐槽(等得久、不好吃),不知道他們在吃的時候有沒看到一丟丟中年油膩的影子。

在盒馬鮮生體驗2小時後,我不願意當它的“回頭客”

盒馬鮮生線下體驗的某個環節,說白了是一個餐廳,餐廳如果人太多,大家要麽沒地方坐,要麽等1-2小時才上菜,體驗肯定做不好。——來自網絡的評論

筆者及周邊的朋友,也就去過一兩次就不願意再去了,要麽嫌貴,消費太高,進去了錢袋子保不牢;要麽嫌麻煩,買其他品類的商品,何必又非得去盒馬買,哪哪沒有,不方便。

盒馬的吸客能力,也就是僅限於嘗新的頭茬顧客。總的來說呢,消費體驗並不怎麽好,讓人沒有熱情做回頭客。業績和盈利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加之近半年盒馬不斷觸雷:標簽門事件、椰漿過期事件,一個可萌可萌的藍色河馬形象負面消息傳遍街巷。殊不知,一個品牌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就好比品牌這輛車在前行過程中遇到了翻車事故,形象搞不好會瞬間崩塌,縱使公關再強也難挽回。冠生園月餅、三鹿奶粉,就是例子。

盒馬鮮生作為有影響力的生超品牌,出現了食安問題,衝擊波是非常大的,阿里內部嚴陣待老菜,逼得他不得不放下臉面,出來一再道歉。從長遠來看,人們對新零售的迷信和盲目追逐將暫告一段落。

價格高,消費者不會降低售後的要求;品牌響,媒體不會放過聚焦的機會

/誰來給菜市場站隊/

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概念店,加之前期推廣做得響,的確迅速吸引了市場關注的眼球,但不要以為線下零售市場出現了救命稻草,可以在重新組局中死而複生,這是兩回事。

從生鮮市場層面上來說,盒馬們的確帶火了生鮮零售,挖掘了生鮮市場的更多可能性,給玩家帶來希冀:原來生鮮可以這麽賣、那麽賣!緊跟著,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美團掌魚生鮮等巨頭,熱火朝天地打造了向盒馬看齊的生鮮業態,至於經營效益如何就另說了。

盒馬在高唱新零售的大曲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面對著嚴峻的市場形勢,不得不審視自己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位置和角色,要長久地活下去,一定要盈利,不能掉進燒錢的怪圈。

最近,盒馬掉轉頭來,菜價開始向菜場看齊,接上地氣,開起了社區生鮮小店,走上了降維攻擊之路。

2019年3月,盒馬菜市在上海問世。各路媒體爭相報導,又不禁把盒馬和菜場扯上關係。甚至出現:「“盒馬菜市”首店,正面挑戰菜市場,會革菜市場的命嗎?」這樣駭菜場聽聞的醒目標題,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

要革菜場的命?

筆者急急看了下盒馬菜市的肌理,呵呵,和遍地開花的社區生鮮店大同小異,沒什麽新意,唯一的新意就是把超市生鮮區那一套複製過來用盒馬的馬甲包裝一下。菜場直呼:跟我完全兩個路數,為什麽要用革我命的標題diss我啊?

特別是,迷信馬雲的擁躉們依舊不能保持清醒看待阿里系的線下零售,總是能從各路生鮮打法中,看空菜場。在這種情況下,誰來給菜場站隊?

菜場商戶發話了:

不用擔心,我們好著呢!

/菜場商戶玩新零售不比你們差/

接續上面的話題,商戶說:我們好著呢!——到底怎麽個好法?

菜場用四個字來概括: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我的,該改造改造,該升級升級,怎麽便民怎麽來,創新不就是為了便民麽?我們也創新,借鑒也好,自發也好,沒有誰比我們更懂得怎樣服務好消費者。公益基因往往鑄造更好的消費洞察力。

說到新零售,菜場商戶說,我們早有了。老百姓有配送需要嘛,我們也送。微信群積累的顧客資源,只要顧客有需求,微信裡吱一聲,一樣可以免費送菜到家。有的市場聯合線上生鮮平台軟體,支持線上下單,我們也歡迎!美團、餓了麽上線買菜外送功能,不管他們是不是醉翁之意在導流,我們也願意嘗試!說白了,這不就是在生鮮市場角逐中炙手可熱的前置倉麽?

菜場的零售內核,從來都沒有落後於消費趨勢,因為菜場裡有千千機警的商戶大腦。

筆者了解到一些菜場商戶在菜場裡更是藏龍臥虎,比如有自產自銷背景的,有家人在背後支撐的——家裡承包種植園,種蔬菜有之,種各類果樹有之,養魚塘有之。對於這些商戶來說,產品供應鏈不用硬開路,產地直銷,品質上、價格上、數量上更是可以靈活調控。如果說菜場攤位就是一個根據地,那麽他們的種植基地就是大後方。

試問,生鮮新零售們,供應鏈哪個做得到像菜場的商戶這樣靈活自如?

安徽合肥海恆菜市場盼盼水果攤 老家碭山有梨、油桃、黃桃等多種水果種植園

菜場是有群眾基礎的,從菜場產生開始,一直都未曾改變。與消費者緊密聯結的程度,毫不誇張地說,消費者冷暖他們都知道。所以,無論消費者如何出走,最終還是會回歸菜場。這也是菜場在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中,始終可以處變不驚的內在原因。

至於生鮮電商、社區生鮮,隨你們怎麽玩,最後菜市場也都能玩得起來。誰讓菜場可以面對面溝通消費者需求,誰讓菜場都是拚命的夫妻檔、個體戶呢?

人多力量大(菜場一個攤位就是一個夫妻檔主導的家庭)、船小好調頭(以各個夫妻檔為部門,應時應市非常靈活),新零售玩得那一套,菜市場也可以變個法子玩起來。

但是,菜市場擁有的優勢,別的未必會有:食安把控、社交功能、智慧系統、物美價廉、接地氣、煙火味、靈活性......這些硬核,誰能複製得去嗎?

對,這就是硬核菜場!盒馬京東永輝們沒讀懂的硬核菜場!

關於菜市場,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轉自:一鴻市場研究

免責聲明:凡注明 “來源:XXX(非零售圈)”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讚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不用作商業用途。如涉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長按左邊二維碼加群主進群!

喜歡,就關注轉發一下文章

關於菜市場,歡迎留言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