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製劇佔比65%,視頻網站版權採購沒那麽燒錢了

在近日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CEO龔宇表示:“版權採購成本快速上升,這是過去七八年時間行業‘嚴重的方向性錯誤’。”

近年,視頻網站競爭加劇,版權採購成本快速上升,導致了行業虧損加重,與此同時,卻沒有辦法靠採購版權來獲得長久的競爭優勢。

IP曾是互聯網公司進入影視行業的敲門磚之一。2014年,各大平台一方面通過“補貼”大打票價戰,迅速佔據影視行業中具有話語權的在線票務市場;另一方面,它們大量搶購內容版權。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IP版權價值一番再翻,最瘋狂的時候,一年暴漲30倍。

近幾年熱播的影視劇,幾乎被“IP熱”承包。2015年,全年30部IP類電影貢獻票房約80億元,2015年中國市場共產生IP相關收購42起;2016年《花千骨》《琅琊榜》《盜墓筆記》等IP大劇受到狂熱追逐之後,“IP熱”越來越火。

遺憾的是,各大平台持重金項目上線後,效果卻不如預期。

“四五年前,IP價格一年就暴漲十幾,甚至幾十倍,若擁有優質版權公司的代理,月入十萬還是有機會的,但現在想把任何一個非典型明星相的版權賣出去都太難了。”版權代理人Rose近日向第一財經記者吐槽,她打算放棄“斜杠青年”的生活。

“版權本身就是把雙刃劍。買入版權,固然可以吸引用戶、佔領市場,但版權變現是比較艱難的。每年成功開發出來的IP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IP仍然封存在版權方的版權柯瑞。”2015年,擁有不錯人脈資源的Rose開始了版權代理人的工作。前幾年,她代理的網絡小說,版權銷售的比例在60%左右,但沒有一部在院線成功上映。

事實上,被選中並且成功開發的IP,一般來說自身就帶有大量的原著粉。

比如,逢“盜”必火的《盜墓筆記》就是國內網絡小說中的經典,不同版本的影視《盜墓筆記》能夠成為可持續消費的話題,多緣於跨時十年之久的小說所積澱的 “稻米”(諧音“盜迷”)。

“但這樣的超級大IP是有限的。內容產業本身屬於精神消費,每個用戶的期待不同、口味不同,而投資者對IP的認知還是比較粗淺的階段,很難找到一個發力點。”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德良認為。

投資者的認知局限,加之急於開發,使得“廣撒網、粗製作”成為國內IP開發的常態。

另一方面,IP衍生項目是一個立體的全方位開發,投資巨大,從改編到製作,幾乎每個環節都有風險,比如,取得相關部門的審批許可後,方可發行與出品。而影視、遊戲等市場已形成的競爭格局下,用戶對產品要求日趨提高,粗製濫造的IP衍生項目發行後,市場效果多不佳。

好在,內容成本增速放緩使得長期“燒錢”的情況得到緩解。2017年起,院線電影的互聯網版權價格開始穩定;2018年,因為“限薪令”帶來的利好,電視劇版權成本下降,採購成本從最高的超過1500萬元一集,回落到800萬元以下。

愛奇藝近日發布的2019年Q1財報也顯示了這一點,一季度實現營收69.90億元,同比增長43.3%,本季度營業成本72.77億元,環比下降14.6%,其中內容成本53億元,這是愛奇藝自上市以來內容成本首次在季度內出現下降,主要原因就是行業內容採購價格明顯下降,以及部分劇集延遲推出。

另一方面,原創又是視頻平台的重點投入對象。據統計,2018年三大平台自製劇佔比首次超越了版權劇。2019年,三大平台自製劇總佔比更是達到了65%。

“從長期看,這個投入是對的,更是健康的。”劉德良認為,內容成本的降低不僅開始釋放“降低虧損率”的良性信號,也可以看出,影視行業重塑內容生態的願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