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器人要上樓送貨,難題、買路錢和新創業機會都少不了

本文是創投觀察系列的第126篇

分享人:叮咚智能 陳紅樺(聯繫微信:18810580257)

編輯:36氪石亞瓊

電商行業一路高歌,其配套的快遞業務壓力與日俱增;外賣行業,全國每天的外賣訂單量達到數千萬,而且還在不斷攀升,配送壓力可想而知。配送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退去,為了應付逐漸升高的配送人工成本,“配送機器人”代替人工成了不可逆的趨勢。

從2014年開始國外starship、Marble、Nuro、Dispatch都陸續利用機器人涉獵無人配送業務。在國內,雲跡、賽格威、真機智能、YOGO等知名創業公司,都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分別發布了自己用於無人配送的服務機器人,京東、阿里、餓了麽、美團、蘇寧也先後公布了自己的無人配送業務規劃及進展。至此,不但初創機器人公司陸續開展自己的“配送機器人”業務,有配送業務場景需求的互聯網巨頭都已經悉數入場。

就服務意識和技術水準來看,“配送機器人”無疑是要在某些方面碾壓人工物流,“最後50米”勢必最終會成為“配送機器人”的專長服務。目前人們居住的樓層越來越高,機器人只有“上樓”才能將服務延伸到用戶身邊,進而提高服務效能。因此“室內配送機器人”也被認為是未來重要的配送力量。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室內配送機器人”人如何高效低成本實現“乘梯上樓”?成為擺在服務機器人眼前的首要問題,甚至成為製約該行業發展的天花板。

從目前的行業現狀看,機器人要上樓送貨,還有不少難題要解決,當然未來買路錢也少不了。這裡面既是做配送機器人或者機器人配送的公司要面臨的難題,也有電梯行業的新機遇。

作為特種設備行業,電梯行業受到政府相關法規的嚴格監管;且電梯行業一直比較閉塞,缺乏與外行業的互動溝通。就目前情況而言,機器人公司想獨立在電梯行業打通“機器人乘梯上樓”通道還是比較困難。先來看看,“機器人乘梯上樓”業務閉環所涉及的相關方:

1、提供技術方案及硬體的供應商;

2、熟悉相關模塊加裝方案的技工;

3、機器人入駐目標大樓的物業公司;

4、負責電梯日常維護的維保公司;

5、具備電梯改造資質的工程公司;

6、具備製造資質且願意授權的電梯廠家;

7、負責改造流程審批的當地質監局;

8、代表政府技術驗收的特檢院(所)

接下來要更新打怪闖關大冒險了。

一、技術方案討論

機器人與電梯的互動方面大體分為兩個方向:1、協調電梯廠家開放控制協定,將機器人的乘梯指令融入電梯的控制協定中;2、與電梯控制系統隔離,在電梯按鈕後面加入物理開關量,將機器人乘梯指令通過“模擬物理按鍵”形式傳給電梯的控制系統。

前者方案遇到各方面阻力會很大。首先,需要協調全國各個電梯廠家分別對其開放控制協定。目前全國市場上約600個電梯品牌,而作為電梯“大腦”的控制系統及協定各不相同。電梯銷售市場佔比70%以上的八大國際品牌及旗下合資品牌分別擁有自己的控制系統;其余500多個國產品牌雖然底層控制邏輯都是選用兩大國產控制系統,但這些小廠家在此底層邏輯控制基礎上又加入了自己獨有的“廠家協定”。協調每家電梯公司開放協定,所需極高的溝通成本。再者,將電梯指令融入電梯控制協定中,一旦電梯出現安全事故,技術責任劃分很難界定。也是因為如此,背負電梯安全終身負責製的電梯廠家,很難同意開放協定。擔心因技術責任劃分不清而引起事故後的責任推脫,大樓的物業公司及電梯維保公司也很難接受或配合此技術方案。最後,即使耗費精力說服電梯廠家、電梯維保公司、物業公司同意配合,與幾百家電梯廠家對接互動協定,在短時間內投入產出比也會讓眾多還在驗證商業模式的機器人公司望而卻步。

後者方案“模擬物理按鍵”形式,比較適合現階段的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首先,與電梯控制系統隔離,物理激發點亮電梯按鈕,讓電梯“認為”有人在按鈕,省去了與電梯廠家的協調成本。遇到電梯安全事故,在技術層面上容易劃分責任,維保公司及物業公司較容易接受。再者此技術方案不區分電梯品牌或系統,一套標準方案適合所有電梯,大大降低了此方案推廣的邊際成本。

二、物業公司推廣相關

機器人入駐辦公大樓或小區,需要協調物業公司同意。這是機器人乘梯上樓業務的第一步,也是將來機器人運營公司搶佔市場的重中之重。如何設計出能夠讓物業公司容易接受的利益共享模式,是敲開物業公司心扉的敲門磚。如何快速低成本的對接更多物業公司,是考驗機器人公司跑馬圈地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

三、電梯維保公司配合

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在運營電梯約560萬台,其中30%被電梯廠家保養,超過70%的電梯被全國1萬家中小型第三方維保公司負責保養。這些電梯維保公司將在機器人乘梯上樓業務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因素。

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國家要求電梯的維修保養工作必須由具備相關資質的電梯公司承擔,物業公司按期(一般是一年)將電梯的維保工作承保給電梯維保公司,同時要求其承擔電梯期間的電梯運行部分安全風險。相應,為了保證電梯運行安全風險無爭議,電梯維保公司要求在合約約定的維保期間內,電梯設備不可由其他電梯技術公司(包括有直接業務競爭關係的電梯廠家)進行技術操作。如此以來,要對電梯加裝模塊,電梯維保公司成為必須參與的一方。而為了避免安全責任不明,關於機器人乘坐電梯的加裝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物業公司首先會征詢電梯維保公司的意見。經常被物業公司“加量不加價”折磨頭疼的電梯維保公司,擔心物業公司又要求其“順便”把相關的工作無償做了,第一反應是拒絕。而且理由充分:此方面為新技術,國家還沒有具體的相關法規,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如何盡量避免電梯維保公司在機器人推廣工作的負面作用成為一大難題。

四、電梯製造廠家態度

有幸說服電梯維保公司支持電梯更新改造後,接下來是需要協調有製造資質的電梯廠家出具加裝授權。電梯作為特種設備行業,如果要對電梯進行加裝改造,首先需要具備製造資質的電梯廠家對有改造資質的改造公司進行項目授權。而具備製造資質的電梯廠家是否必須是電梯設備原廠家?各個地方質檢部門對相關法規的具體解讀有差異,執行標準也各不相同。而出具改造授權的電梯廠家,因對電梯後市場重視程度及相關政策各不相同,就需要針對不同廠家的需求和關注點,具體協調溝通。

五、政府驗收

加裝改造、政府驗收電梯廠家出具授權後,需要機器人乘梯技術方案及硬體供應商委託有相關資質的改造公司向當地質監局申報加裝改造開工,得到政府許可後,再有具備相關技術的電梯技工對電梯加裝“機器人乘梯”模塊,然後再由質監局委託的當地特檢院(所)對電梯設備進行技術層面政府驗收,頒發《特種設備使用標誌》。至此,“機器人乘梯模塊”加裝工作才算完成,機器人乘梯上樓才算合法合規完成。

六、後期機器人維護

室內配送機器人的工作場景就是通過電梯往返穿梭於樓宇大堂和各個樓層之間。將來機器人發展還可能會有夜間巡邏機器人和公共太空掃地機器人等加入。散落在城市各個樓宇的機器人難免會出現一些技術故障,而如何低成本運營一個能夠在全城內快速響應的售後維護保養團隊,也是對機器人公司一大考驗。當然機器人的維護工作可以外包給分布更零散的電梯維保公司執行,電梯維保工作可以完全覆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畢竟電梯行業發展多年,其售後服務基本健全,且基本已滿足政府要求的“半小時響應”要求。

整個周期,除了技術加裝工作,更多的是大量的溝通協調工作。隔行如隔山,這些繁雜的多方協調工作讓作為電梯行業以外的機器人公司或運營商望而卻步。專業事情需要專業人來做,需要電梯業內人士從整個電梯行業角度出發積極協調各個相關方,高效滿足機器人公司的推廣、施工、售後等業務需求。

“機器人乘梯上樓”是“室內無人配送”行業發展的瓶頸甚至是天花板,同時也在製約著其他要實現安防、清潔等功能的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如何高效解決“機器人乘梯上樓”,成為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必須要解決的當務之急。在未來,也很可能會出現像叮咚智能這樣的專門的機器人乘梯運營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