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偶像產業元年,全民期待的“下一站頂級流量”在哪裡?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崔百珎

前腳“頂級流量”偶像藝人鹿晗的某場巡演演唱會因故取消,後腳國內的選秀、偶像養成類綜藝依舊如火如荼。

早在2018年伊始,就有多檔造星節目來勢凶猛,男團女團的相關話題居高不下。直到深秋來臨,“偶像產業”年初的火爆仍留有余溫。而自帶製作節目能力、及人脈資源的平台(包括電視台和影片網站),顯然不會放過通過節目本身贏得的關注度。

東方衛視剛剛開播的台綜《下一站傳奇》,匯集了吳亦凡、宋茜、周筆暢、陳偉霆、鄧紫棋、胡海泉,幾位實力、人氣並存的資深藝人,以期通過12期節目,從108位男女練習生中,選出一支男團以及一支女團,最終對戰、擇一出道。

在今年嘗到了“偶像產業”甜頭的愛奇藝,也在前不久的“2018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宣布將於2019年打造網綜《偶像練習生》的第二季,並現場發布了招商宣傳影片。

然而,網友們卻在愛奇藝偶像練習生的官微下,紛紛表示:請先帶NPC“出圈”。

如今,無論是傳統經紀公司還是新興偶像經紀團隊,身處藝人經紀行當中的從業者們,都期待著在節目之後帶來的藝人長尾影響力獲得更持久的收益。似乎在這一年之後,國產偶像產業就會迎來新的曙光。

然而,國產偶像的“花路”如何走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少新偶像在參與過火爆一時的綜藝之後,卻僅以泛眾茶余飯後的談資留在了娛樂圈,個人價值的長尾提升並不顯著、藝人運營的思路還較為松散。

直到10月21日才第一次合體練舞的NINE PERCENT,以及10月20日演唱會突改“見面會”的火箭少女101——似乎已經是今年新出道的偶像中的翹楚了,但這些新星上升途中的波折,仍舊接連不斷。尤為重要的是,作為新偶像的他們暫未真正突破粉絲壁壘走向泛眾。

1

養成系的魔力or選秀系的魅力?

今年走紅的兼具偶像養成元素的綜藝或節目,都帶有一定的選秀、比賽元素。這和數年前單一選手從選秀綜藝中,通過比拚和觀眾票選脫穎而出節目的看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在今年新打造的這些節目中,“偶像養成元素”被強化了。

在《創造101》播出期間,追該綜藝並專注於給比賽的女孩們投票的觀眾們,言辭殷切又帶著一股俏皮勁兒,親切的稱呼節目中年紀不大的女練習生們“女鵝”。這樣熱衷於將偶像當子女“愛”的粉絲不在少數,他們一邊掏空腰包買會員給自己pick的選手投票,一邊三不五時吐槽節目造型和經紀團隊......最終,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產生的團體,給了粉絲強烈的參與感。

而今,大大小小的“偶像養成”綜藝層出不窮,甚至連香港也有了類似的《全民造星》,台灣也在10月中旬,開播了一檔名為《聲林之王》的綜藝節目。

然而,偶像養成節目的最直接目的在於選出偶像。如今看似偶像選秀節目很多,但真正有實力篩選出一個“李宇春”的節目少之又少。回顧當年李宇春的走紅,離不開2005年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不同於選秀節目聚焦的核心是選秀者,養成系偶像節目的重點向節目本身進行了傾斜。而今,純粹的選秀綜藝儼然已經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於是才有了“養成”與“選秀”雜糅產生的“偶像類綜藝”。

如今,無論是台綜還是網綜,都是在參賽者原本就自帶一定“魅力”的基礎上,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對其逐步成長的過程進行呈現的一場“時間拉鋸”。

“養成系”節目的一大看點在於,觀眾可以一步步看到偶像的“養成”路徑。偶像團體熱衷的“團綜”,也正是因為能夠展現偶像團體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偶像成員的小進步,而對粉絲有較強的吸引力。

類似“養成系”的偶像TFBOYS

有趣的是,同樣都是2018年播出的節目,幾檔影片網站播出的“偶像養成”節目的國民度,要遠遠高於在衛視平台播出的節目。除去幾檔台綜本身的問題究其原因,影片網站得益於網絡平台多維度、長時間的跟蹤,更有利於呈現“養成系”長時間跟進的特質。而曾經創造過風靡一時的選秀節目的電視台,受限於節目的製播形式,在偶像養成綜藝類型上,凸顯了身處傳統媒介的短板。

包含了“選秀元素”的養成系節目內容,電視台遠不如影片網站呈現的更全面。但影片網站在節目過後,整體對藝人及團體的長尾運營上仍舊缺陷明顯。

2

偏離“偶像屬性”的“國產偶像”

不是每一個觀眾票選出來的“偶像”都會成為“超級巨星”。

從選秀鼎盛時代一直到如今的偶像養成時代,持續十多年大量出產的國產“偶像”們,大多走上了普通藝人的路線。更有甚者,早已淡出熒屏。

支撐著“偶像”概念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流量。隨著偶像發展路徑的變遷、粉絲號召力的變化,自然有更多通過節目踏入娛樂圈的人邁向不同的方向。

日前,2013屆快男左立結婚,帶著一眾當年一起參加選秀的偶像們登上了熱搜。當網友看到華晨宇、歐豪、白舉綱、寧桓宇、於湉、張陽陽、饒威、賈盛強、居來提、於朦朧等人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出現,不由得引發了“懷舊”情懷。

2013年快男十強

回看當年他們比賽出道距今,不過五年光景,娛樂圈內的偶像們卻早已翻新了幾茬。

也許是基於國內影視產業的火爆,以及國產偶像發展路徑規劃的難點,國內新偶像們並不只局限於在舞台上唱跳,他們也熱衷於向“全能型藝人”邁進。除了音樂,那些通過舞台走出來的偶像們也接觸了演戲、拍攝綜藝等更多維度的嘗試。然而,能夠擔綱多棲發展的偶像終究是少數,於是,便有了停留在十八線止步不前的小藝人。他們堪稱是“偶像界的王語嫣”,什麽都“懂”但什麽都不精。

當然,也有轉型成功的青春偶像,畢竟,“專職偶像”的更新頻率實在太快。曾經在舞台上,以唱歌、跳舞為主要發展領域的青春偶像們,如今不少人都進入到了影視表演的工作中。如快男中的歐豪、於朦朧、魏晨,履歷上都已經有多部作品;再如,更早一些出道的張含韻、馬天宇、李易峰、井柏然等人,如今大都以演員的身份活躍在娛樂圈。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國產青春偶像轉而通過頻繁參與綜藝節目,依然保證了在大眾視線中的曝光率。然而寄“曝光率”於綜藝中,並非“專職偶像”的上上策。但是,如今頻繁出沒於綜藝中的偶像,不乏剛剛踏入演藝圈的“新偶像們”。

圖源:娛樂獨角獸

從列表中可以看到,今年從《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走出來的成員們(含參加過節目,但並非通過節目出道的偶像),所參與的綜藝節目,大多是新興的綜藝節目。從參與類型來看,所涉及到的音樂類(打歌)綜藝數量不多,反而是與“偶像主營業務”關聯不大的經營、觀察、體驗類,甚至是親子類綜藝。

新晉偶像們想要效仿前輩,依靠“刷”綜藝、演影視作品等方式增加曝光度、賺取報酬,雖然看似是另一條前景光明的發展軌跡,但隔行如隔山,偶像們的唱跳實力及個人魅力自有定論,然而“轉型”向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坎坷頗多。而通過舞台將偶像們推向娛樂圈,就轉而令其削減“職業偶像”屬性的藝人運作團隊,似乎只是把舞台和比賽當做了打造“成名藝人”的跳板。

就現階段而言,中國的國產偶像產業鏈條有其問題所在——偶像產出之後如何順應市場,增加其長尾效應;怎樣合理規劃偶像的演藝路線都不成熟。這或許是讓“造星”綜藝幕後的藝人運營人員,最為頭痛的事。

3

亟待完善的偶像產業鏈條

相比於久久不見“合體”的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的作品顯然更密集。然而,這兩支同為“限定團”的偶像團體,能夠被泛眾所知曉,更多的原因是其所參加綜藝、甚至是團隊運營相關的娛樂看點。

截至目前,2018年新出道的藝人及團體暫無能夠引發全民關注的“超級巨星”,但每個組合、團體甚至個人,都有為之傾倒的粉絲。於是,面對在“粉圈”中的超高人氣,新偶像們同時也在積極破冰泛眾壁壘。

此外,效仿日韓偶像打造出的國內偶像團體的知名度,更難突破“粉圈”。有樂觀者評論,這是國產偶像產業的發展步入了正軌,於是才有了專注聚合粉絲圈層的“專職偶像”。然而,當紅的偶像們若有其他發展機會,也一定會牢牢抓住才是現實。

網傳電影版《誅仙》男主出演者為男偶像組合“X玖少年團”成員之一肖戰,女主出演者為女偶像組合“宇宙少女&火箭少女101”成員之一孟美岐,另一位女主出演者為李沁

除了能夠向泛眾展現個人魅力和綜藝藝能的綜藝節目,偶像們轉戰影視的步子邁得也很大。然而,大多非科班出身、演技水準難以評測的偶像們,擔綱“挑大梁”,總是能引起網友的討論——這邊,有忠實粉絲力挺自家偶像,那邊,就有“唯演技論”泛眾diss“偶像系演員”。但這個熱議的環節,也許並非不是片方所期待的。

總之,片方看上偶像的“流量”就敢邀約,偶像看到片方的邀約就敢出演,也不失為當下娛樂圈一大趣聞。

筆者並不認同偶像們在“粉圈”內享受關注、並積極挖掘“粉絲經濟”才是一名“專職偶像”應該做的事。畢竟,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藝人們,總是在送祝福的時候說上一句:祝大家都會成為“很紅”的人。

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自然需要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然而,僅在偶像或偶像團體能凝聚一部分粉絲群體時,就開始大力“吸金”的偶像團體的運營團隊是短視的。無論是從偶像本身成長的角度而言,還是過分誇大“粉絲經濟”的成效而言,都不利於偶像及團體的長遠發展。

當下被寄予厚望的國產偶像產業,並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優質的偶像培養、養成、運營產業鏈;已經出道的偶像或偶像團體,人氣也僅是“粉圈”自嗨或人氣虛高;而對身處更新換代頻率高的偶像產業中的藝人們而言,如何在人氣高峰時實現自己的“轉型”並非易事。

2018年,號稱是“國產偶像產業元年”,而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開端之後,國產偶像產業的發展之路還十分漫長。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