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1教育理念,讓這所學校成功入選劍橋大學百所創意學校

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是一所為K-13年級學生提供一貫製教育的香港國際學校,憑借5+1教育理念、人類技術、戶外學習等課程創新,不久前這所學校入選“劍橋大學全球百所創新學校”名單。該校校長Toby Newton出席了11月的RAISE大會,期間小思對他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4次職業轉型,以及如何將記者、警察、巴士司機等多種生活體驗,融合在教育改革實踐中。

文、編 | 田菁

RAISE大會上,香港國際學院的校長Toby Newton先生給與會者們帶來了一場工作坊,主要講述了HT(Human Technologies)課程在國際學校中的應用以及課程優勢。在大會現場,小思和這位英國校長進行了一次對話,發現他的職業生涯真是豐富多彩,正是因為不一樣的工作經歷讓他深深感受到,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和生活方式。

Toby先生回憶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倫敦的雜誌社做編輯,當時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錯,後來選擇來到香港從事警察,是因為我想在一個新的地方挑戰自己。我在香港做了4年警察,感觸最深的一點是我接觸到的人們都在艱難地生活著,他們缺乏教育,住所破落,吸毒酗酒。這使得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知,接觸到不同層次的人們。也是基於此,我想改變這種現狀,而我能想到的方式之一就是投身教育行業,為大家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機會。於是,我決定回到倫敦去考取教師資格證,在這期間為了養活自己,做過巴士司機。

我在倫敦執教過很長一段時間,但通過這段時間我發現教學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時所從教的環境不是積極向上的,每天工作內容的重複性極高。而在香港,學生們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我想要探索和這樣一群學生共同學習是怎樣的感受,所以我最後選擇來到了香港。正如我所說,香港的學生們的自主能動性很高,同時有很多新鮮的東西不斷落地,讓我充實自己,而不是日複一日做同樣的工作。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為香港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改變和創新。”除了取得教學資格並擔任多年的教學工作,我在大學主修電影藝術,之後又取得人類學碩士,目前我正在攻讀心理學博士。

獲獎原因很難一言以概之

目前,Toby先生擔任香港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以下簡稱ICHK)校長一職,他所長官的這所國際學校在前不久入選“劍橋大學百所創意學校”(Cambridge University's 100 most innovative schools)。談及上榜原因,Toby校長認為這個排行榜所看重的不只是單個環節,很難用幾句話來形容獲獎的原因,但Toby校長向我介紹了學校的三大特色,使我對學校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

首先,ICHK學校,基於近代西方五位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的研究,提出5+1模式,五種教育研究理論分別為:

1、斯坦福大學Carol Dweck教授提出的正念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Carol Dweck教授將用科學研究的數據表明,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的差距會決定孩子人生的格局。 應注重培養成長型思維:是特指那些相信自己的智力、技能會因為挑戰和付出努力後得以提高的學生,在成長型思維的影響下,這類人群在生活熱愛挑戰、從失敗中學習、同時相信他們有戰勝失敗的實力和決心。

2、前蘇聯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ev Vygotsky提出的 “最近發展區”(ZPD),指兒童現有發展水準,另一種是指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另一個解決問題的水準,這兩者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因為他們在能力水準方面的差異懸殊而不禁相同。分層教學可以通過不同學生的特點開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準。

3、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人格發展理論(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4、教育哲學家Kieran Egan基蘭伊根提出的提出了認知工具理論(Cognitive Dispositions),基蘭伊根教授的認知工具理論指導下所開展的“富有想象力的課堂教學”在中國已有一定的影響。

5、加拿大心理學家Eric Berne提出的人際關係的心理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旨在從對當事人的自我心理狀態分析了解後,協助其認識現實,祛除幼稚衝動,學習成熟適應,從而重建自我永續的健康人生。

我們相信通過近代及現代五大教育及心理學研究理論集合,為我們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說明如何培養成長心態, 以及如何通過富有想象力、創新的課程支持學生進入 "學習區", 在安全和信任的環境中體驗學習,我們的學生學習能夠更加高效“+1”可以看成第六個元素,即個人,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老師的帶領結合學生的個人特質讓學生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二是通過課程創新,重新定義一般意義上的“technology”,即此次大會上Toby校長的演講主題——什麽是Human Technology人類技術課程,及為什麽重要。人類技術作為一門課程,鼓勵學生們從另一個角度去認知世界,批判地看待所學到的一些知識點。不僅要評估自己的文化,也要評估其他文化。

第三點是我們在課程設定上有兩個課程比較獨特,第一個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我們通常花費正常課時四整天來進行跨學科整合教學經驗。比如,我們的科學探究課題研究當地的天鵝,這個課題不僅包含科學知識,也學習地理知識,包括地貌的形成,天鵝賴以生存的食物等,旨在深層次地理解某個具體現象,而不只是停留於表面。第二個是“自由學習”(free learning),這是一個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 學生通過網絡平台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學科單元,線上線下皆可。每個學生的選擇構成了自己獨特的定製課程, 內容涵蓋了基本電腦操作技能學習、電路板焊接、網頁設計、電腦硬體組裝、編程、等等; 同時該課程還巧妙地運用了現代技術的優勢,同時支撐學生進行跨學科探究學習。

從學校的角度而言,我們希望為學生能夠有自主能動性,學會自我判斷,而這個平台也增加了學生的多樣選擇性,豐富後續的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他們是如何選擇學習單元,都是正確的,該學科的評價方式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老師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描述性評價。所有的這些課程實踐,大概就是劍橋大學將我們評為全球100所最有創意學校之一獎項的原因。

世界公民:求同存異,有容乃大

當前,國際學校都有志於拓寬學生的全球視野,將學生培養成世界公民的願景。對此,Toby校長表示全球視野的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於跨文化的理解,使他們意識到世界的聯繫性越來越密切。很難想象現在有某個人是完全孤立於社會的、隻接收單一文化的。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是正確的,能夠讓學生理解其他文化以及其他國家的生活,以及了解歷史和人們如何進行創新和變革的。

在ICHK的課程設計上,世界公民的培養和人類技術(Human Technology)課程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首先,追究英文technology的詞源,源於希臘詞根“techne”, 意思是技藝、手藝、技能,而加上詞根“-logy”,即是 “有關這些技藝、手藝、技能的分類和知識”。

因此,廣義的“科技”一詞包含三層含義, 首先,科技是需要為人類需求服務;其次,它不但包含科學知識,還包含了與此相關的價值觀和事實依據; 另外,它還包含了做事情的條理和規律。理解“人類科技”這門課程的前提是世界是科技的,我們相信科技能夠有效的幫助大家實現多種目標。

舉例來說,我們在對話時,不但借助語言溝通,還可以通過眼神示意等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表明你對我說的是感興趣的,如此我們的對話能夠持續進行,而若是一個機器人盯著我,我可能就會停止與它交流,因為我感覺不到他的反饋。因此,我們告訴學生要學會溝通的技能,學會傾聽、主動交流,這樣做的原因是給予對方一種認同感,這就是人際交往所遵循的規律,也屬於我們“人類技術”課程所學習的內容。

如今,科技已經溶於大眾的生活中,但不同地區的人們使用科技的方式是有區別的。比如,當我與韓國人交流時,若一直直視他們,他們會感到不適甚至會覺得不禮貌,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禮儀習慣。但現在我可以通過多種科技產品與韓國人交流,也不會出現尷尬的情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交禮儀,我們努力減輕這種文化差異感,現在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了。因此,我覺得世界公民就是能夠求同存異,理解多元文化。

孩子,請做自己

傳統而言,中國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學術發展而往往忽忽視體魄鍛煉,而西方國家的私校往往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針對在中國的國際學校裡,應該如何平衡學生在學術和體育教育上的發展的問題,Toby校長直言道,如果學生對學習是主動的,樂觀的,那麽他會盡可能地學習更多的東西。問題在於,有些中國的學生為了滿足父母對於好成績的期望,會努力地學習考取高分。而在國際學校裡,成績並不是讓學生獲得快樂的唯一方式。

我們必須明白每一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位學生都需要在各種對自己的要求中認同自己。這些要求能夠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能力,重要的不是為了讓父母滿意,而是自己通過學習能夠獲得哪些技能。而在5年內、10年內甚至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即使在目前的階段,你達到了父母的期望,對於個人來說可能存在矛盾或痛苦。“所以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沒有人知道未來是怎樣的,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秉持一種開放的態度,無論哪種結果都是基於每個人的選擇的。”

在Toby校長看來,無論是中國的學生,還是其他國家的學生,他們都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這個群體裡大家都有各自的特點,不能以偏概全。“在我之前教過的學生中,有些是比較外向的、開朗的,有些是內斂的、安靜的,尤其是在課堂上,中國學生經常沉默寡言,在回答問題時也比較害羞。學校應該教導學生勇於表達,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教育價值觀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設。在我所在的香港國際學校,我們歡迎各個國家的學生,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自於不同背景,他們樂於分享,善於學習,不害怕犯錯,而這是學校所需要的多樣化。我們嘗試給我們的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在這裡犯錯是很正常的,錯誤的產生也表明了學生們在學習。”

訪談的最後,在展望未來教育時,Toby校長表示就現在來說,每個人都很難具體地說未來的教育是什麽樣的。結合Toby校長在RAISE大會上的主題發言,他認為未來對教育科技的投資將會越來越多,因為目前在線教育依然是熱潮。但是,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言,文化多樣性在年輕一代中將會越來越顯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