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子問「咱家窮不窮」?這位媽媽用十幾年回答他,換回超值的結果

在孩子的成長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父母都覺得不知道如何回答,那就是家境問題,當孩子問媽媽,咱家窮不窮?媽媽要怎麼回答呢?說沒錢,擔心孩子自卑,說有錢,擔心孩子以後養成揮霍的習慣,現實中,這位媽媽做得非常好,不妨來看看。

當孩子問家裡窮不窮,媽媽則是這樣回答的

在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中,一個長相清秀的小男孩,吐槽自己的媽媽,說從小想買什麼東西,就被媽媽以「窮」當借口,這也不許買,那也不許買,很多時候,他買一件東西,都需要跟媽媽軟磨硬泡才能實現,這給他一種錯覺,家裡非常窮,什麼都買不起。

媽媽經常跟他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是你需要的東西,砸鍋賣鐵也會買給你,如果不需要,那就堅決不能買。

所以這個孩子平時也很節儉,等到長大了,才知道媽媽「騙」了他十幾年,原來家裡一直以來,就只有他自己覺得窮,媽媽天天美容做按摩,爸爸天天大魚大肉,於是他就很憤怒,質問媽媽,為什麼要騙他?

這時,媽媽才告訴他,這時傳承了姥姥的教育,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能花在刀背上,當孩子想要加零花錢的時候,媽媽依然拒絕了他,你想花錢就自己掙,我做美容做按摩的錢,都是自己掙的,你還是要節儉一點。這時候,兒子一句話也沒說,他深深明白了媽媽的苦心,多年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此刻,我覺得媽媽的教育是那麼成功。

有人會問,這樣教育的孩子會不會自卑?

從媽媽的語言中,媽媽可能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而在下一代,這個小男孩的身上,也絲毫沒有看到自卑的影子,如果一個自卑的孩子,會在這麼多人面前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嗎?恐怕連上台的勇氣也沒有,更沒有直接說出自己家很窮的膽量,所以,媽媽的教育是很成功的,既沒有讓兒子有自卑情緒,也有了節儉的好品質,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財富需要自己爭取,而不是依靠父母。這種結果是不是超值呢?

這位媽媽,巧妙地避開了這些教育的失敗點。

沒有在孩子面前哭窮

這個媽媽從不在孩子面前哭窮,只是在孩子需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沒錢買,而孩子需要的東西,媽媽會告訴他,你不需要擔心錢,就是砸鍋賣鐵也會買給你。這句話透露出什麼問題?媽媽是非常愛孩子的,讓孩子內心充滿感激,另外告訴孩子,學會辨別哪些東西是需要的,哪些東西是浪費的,這會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隻選擇對的,不選擇貴的,這是一種很好的消費觀,吃不窮喝不窮,不會算計就受窮,相信孩子長大後,也是一個會選擇的人。

父母不在孩子面前裝窮

雖然克制孩子的消費行為,但父母卻沒有在孩子面前刻意裝窮,這體現什麼?勞動和金錢的對等性,這位媽媽也說了,我去消費都是自己掙的錢,你想要這樣的生活,也可以自己掙,兩種鮮明的對比,給了孩子一個正面的榜樣作用,父母的金錢和孩子是無關的,孩子覺得自己很窮,這才是最正常的,難不成誰生下來就腰纏萬貫嗎?很多父母沒錢,卻要在孩子面前擺闊氣,這其實更誤導孩子,真實而不失體面地表現自己的生活狀態,更能教育出好孩子。

懂得合適的時機,引導孩子的金錢觀

相信即使沒有這個綜藝節目,媽媽也會在適當的時機告訴孩子,家裡不是窮,之所以十幾年才告訴孩子,正是想讓孩子把這種節儉的習慣根深蒂固,一個習慣的養成,從心底形成下意識,是需要時間的,而父母的金錢,可以幫助孩子完成很多夢想(剛才也說了,需要的會全力支持),但是拚搏確實孩子自己的事情,從這一點來說,進一步驗證金錢跟孩子的能力是掛鉤的這個觀點。

如果家裡真的很窮,要怎麼說呢?

如果家裡真的很窮,父母要如何說呢?相信大家也有了答案,家裡很窮是現實,不需要給孩子隱瞞什麼,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父母的窮也是跟能力有關的,如果孩子能夠變得優秀,為自己掙得財富,那才是真的很厲害。即使家裡很窮,如果孩子需要,父母也會盡自己的力量滿足孩子,成就孩子,給予他力所能及的支持。激勵孩子把自卑情緒引導為奮鬥的動力,有時候,少許的自卑並不是壞事,很多名人在少年時期,都是有點自卑的,只要不是深度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哭窮,更不能隨便擺闊氣,孩子如何全靠父母的引導,如果你的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要如何回答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