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翻我媽的“安家”,爛尾一點不意外

關 注電 影 派,和 片 荒 說 拜 拜

電影派

Vol.2309

折騰了近一個月。

年度最氣人劇作,《安家》,終於全劇終了。

上過的熱搜不計其數,但,“每次都有新生氣”

結局了,派爺終於可以,安心罵它了——

《安家》(2020)

大結局刷完,第一反應,突兀

情感線,急轉彎

因為房似錦一條語音,王自健放棄向追求多年的女友求婚。

調轉車頭,去和同事朱閃閃告白求婚。

就連求婚戒指,都沒來得及換。

派爺原本以為,一頓打是免不了。

萬萬沒想到,對方感動得哭了。

徐家父子和好,更是驚天大雷。

徐姑姑十五歲生日時,徐母求徐父回來給兒子過生日,被拒絕。

徐母當天,在小三住所那棟樓樓頂跳樓自殺

這樣的仇恨,僅僅因為老爹會做“佛跳牆”,就輕易抵消了?

再沒原則的吃貨,也不會這樣吧。

這突兀的感動,派爺真沒準備好。

反派團,約好一起消失。

房似錦狠毒母親潘貴雨的結局,不清不楚。

找了主角軍團50集麻煩的翟雲霄,啥都沒交代,感覺像被編劇忘了

有說是,要為第二部埋線,所以“隱去”部分結局。

但這種說法,只是在掩飾本劇三觀上的殘缺

爛尾,是一早就注定了。

《安家》野心很大,既要撐起職場劇的面子

又要有家庭劇的溫度,符合主題“找到幸福,為每一座房子找到匹配的人”

一面要求狼性,一面又需要溫情

用兩個人來代表,就是開場一心求利益,對買房人家事置身事外的職人房似錦。

和上班組草台班子唱《成都》。

能容忍兩年0開單員工的佛系店長徐姑姑。

往後的故事,無非是狼性與溫情融合,找出“折中”的處理模式

按這個方向發展,既暴露現實殘酷面,又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大團圓結局,是水到渠成的。

《安家》問題就在於,每每逃避關鍵部分,離題萬裡

目光所及之處,買房的不是奇葩,就是小人

非凶宅不住的暴發戶。

就有潑雞血寫血書,扮鬼嚇人的白衣女房東。

有居心叵測的拆遷戶,就有為了分拆遷款逼死老人家的侄兒。

有買不起房的窮人,就有想買房再敲一筆的富豪

奇葩不重樣,一卡車都裝不下。

但核心問題,家到底是什麽?從未被回答過。

狗血管夠,但和房產中介,都沒關係。

所謂的“用房子交換幸福”,也是鬼話,左右離不開

那大結局,只能在毫無鋪墊的前提下,強行大團圓

選擇自閉

更別說,貫穿全劇的,還有一個聽爛了的——

世界上沒有什麽是真的,除了錢

有錢買房的。

老嚴夫婦,賣了一輩子包子,好不容易攢夠錢買房。

卻被沒出一分錢的兒媳婦和親家母鳩佔鵲巢。

沒錢買房的。

如單身母親寧馨,如房似錦家人,如張乘乘。

從別人身上搜刮想要的“錢”,方式也頗遭人恨。

寧馨利用房似錦的同情心,讓女兒叫“小姨”,提出幫開家長會、接送上學的要求。

然後利用信任,支開了她

讓男友與買房人私下達成協議,逃過房似錦的中介費

可笑的是,兩人交易時候。

房似錦還略帶欣賞眼光的,打量這位“理想男友”

出軌的張乘乘,知道小白臉不中用,還是前夫油水厚。

想要獨佔婚前兩處房產

用哺乳期賣慘,拿無能做討飯的飯碗。

涼拌

房似錦家人更絕了,張口一百萬起步

不給就是“不孝女”,給了也怪你“取錢速度慢”。

正如彈幕所言,素材來源於真實,但,無限放大了惡意

還記得房似錦的“賣房宣言”是什麽麽?

幫客戶找到幸福生活

呈現的都是悲劇,出現的都是惡人。

上哪找幸福?

人性惡意的過度放大,也違反了事情發展的正常邏輯

就說“子房父買”現象,在派爺周圍,很普遍。

現實中,身為子女的大多有覺悟,父母是“幫襯”,這份情,是要還的

《賣房子的女人》也呈現,就足夠客觀

沒有批判或偏向任何一方,而是解讀為“新老觀念”的衝撞

父親生於經濟危機時期,人生理念被工作觀念影響,就是通過努力獲得意義

想為女兒買有升值空間的住房

生於新時代的女兒女婿卻覺得,享受生活最大,甚至拒絕升遷

只想準點下班,然後聽爵士樂看電影。

想要的,是有生活情趣的住房。

兩種生活方式,都沒有問題。

《賣房子的女人》,直接分家

啃老的,自己對自己負責。

默認自己“老了的”,其實還有開啟第二人生的余力。

把買房,升華為了“改變人生”的契機。

既痛快打了啃老族的臉,又打破了“人老不中用”的刻板印象。

《安家》這呢,忽視親情,怎麽狗血怎麽來

直接把親人簡化成“奴隸與主人”的關係。

兒子買房時隱身,簽約時現身,突然提出要在房產證上寫兒媳名字

看嚴家夫婦變了臉色,接著上台“報喜”,給出一個不能拒絕的正當理由——

有了嚴家子孫

好一出精心編排的大戲。

兒媳奸計得逞的壞心思也清晰可見。

不看後續,就知道嚴家夫婦必然悲劇

但壞人得意的結局,顯然三觀不正。

怎辦呢,只能虎頭蛇尾,模糊帶過

號稱“取材真人真事”,還原現實,但只是精選了噱頭,來騙取關注度

可恨的是,還引以為傲的,不斷挑釁忍耐底線

一個動作,差點讓派爺掀桌。

為了講和,徐姑姑到醫院看潘貴雨,把裝著錢的信封放在桌子上。

特地揭開信封,好讓潘貴雨看清錢有多少

呵,這是親人和好,還是收買

親媽像後媽,堂堂店長,也像傻的。

合理懷疑編劇在故意氣我。

反觀《賣房子的女人》,也有勢利家人,但從不手下留情。

此處應有掌聲

原版《賣房子的女人》火爆的原因,就在這。

通過買房獲得“治愈”,為房奴“解壓”。

狗血不少,為小三買房、換妻家庭等情節,它也有。

但著重呈現的,一直是生活空間個體自由的矛盾。

如家人之間,生活方式的差異

一對同居情侶生活方式大相徑庭,一個追求極簡,一個喜歡填滿。

通過合理的分區就能實現融合。

被忽視的個體

曾經高材生因為在聯合國會議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害怕見陌生人,不工作不出門,成為了父母家的“寄生蟲”。

也能通過合理買賣房產,實現不出門,靠收租過完一生的理想。

通過主角三軒家的設計,普通的人,都有幸福的可能

得到,一個想回去的家

而《安家》中的“買房”,只是機關算盡的利益交易

解決的,只是表面上的買賣需求,對於買房後的生活理想,毫不關心。

多數情況下,住進新房的房主,都在延續人生的悲劇

比如嚴氏父母,即使沒被兒子從新房趕出來。

住在這樣的“家”裡,想必也是受盡白眼,過得戰戰兢兢吧。

婦產科醫生安蓓蓓,更慘。

經歷著喪偶式婚姻,家裡有兩個寶寶公公婆婆

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同一小區,買一套租一套

照顧孩子時,公公婆婆過來住,休息時,就回自另外的“小家”。

公婆對婚姻生活的介入,依然存在。

以後的生活,太好想象了。

老公會繼續怪她忘恩負義,公公婆婆會繼續說她自私自利。

換句話說,所有困境,都沒被真正解決

名為《安家》,並不懂怎麽“安家”

也因此,讓一些可以發揮的話題,失去了發光的機會。

婦產科醫生安蓓蓓,博士生畢業,兩個孩子的母親

是都市的夜歸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

家裡唯一的辦公地點,就是馬桶上。

頭上是密密麻麻的衣服,腳邊是亂糟糟的廁具。

寧馨和房似錦,是異鄉人

都曾因為目不識親,而在街邊ATM機邊狼狽躲雨

即使有了房,歸屬感的缺失,也一直在折磨著她們。

不同人群折射出的買房觀,不夠狗血,不夠波折,卻是每個人都共通的情緒。

但《安家》看不見這些,只是著力展示,還能有多慘

抱歉,這真不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中的很多人,確實為房所累,也為房貸愁壞了。

這不表示,買房帶來的,全部都是壓力

一扇視野很好的飄窗,可以放多肉的朝南陽台,擺滿手辦的置物櫃,都能帶來幸福感。

因為給了想象生活的權利。

所以“買房”這事,才會充滿誘惑力。

《安家》,求你長點心。

答應我,下一部咱別氣人,正常點好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