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川長寧發生6.0級地震,地震預警網提前預警

關注環球科學

周一至周五早間

我們為你準時送上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地球科學·

長寧發生6.0級地震,地震預警網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

6月17日晚,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截至目前共造成11人死亡、122人受傷。地震發生時,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在震感出現前10秒對宜賓市實現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市實現預警。儘管目前無法預測地震,但在地震發生時,地震預警網絡可以在地震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向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報。根據理論研究,10秒的預警時間可以將人員傷亡減少39%。(更多閱讀:《中國地震預警網絡正在成形》)

·計算科學·

全球超算500強公布,中國上榜數量蟬聯第一

6月17日,在德國法蘭克福的國際超算大會上,全球超級計算機評估組織TOP500.org公布了最新的500強榜單。中國以219台蟬聯上榜數第一位,美國以116台排第二位。其中,聯想、浪潮、曙光分別佔據173台、71台和63台,分列廠商榜單的前三位。不過,在總計算力上,美國仍以佔據38.4%的表現繼續保持優勢,中國的計算力為29.9%。另外,榜單的前4名沒有變化,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頂點”以每秒14.86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排名第一,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山脊”、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列二三四位。

·神經科學·

新研究揭示大腦結構規律

從組成結構入手是理解人類大腦的一種方式。作為大腦的基本組成單元,神經元能夠以不同的特徵來分類。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中,來自艾倫研究所的科學家根據形態學和電生理學的不同,對小鼠神經元進行了分類。僅在負責視覺處理的小鼠腦區,他們就發現了幾十種不同的腦細胞類型,仔細分析了近2000個神經元的電信號和近500個神經元的形態。理解電信號和神經元形態有助於科學家重建這些神經元在神經環路中與其他神經元的連接方式,也將有助於揭示人類大腦紊亂和疾病發生的細胞類型基礎。

·科技企業·

任正非:華為未來兩年營收預計下降300億美元

6月17日下午,任正非與兩位思想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喬治·吉爾德在華為總部深圳進行了深度對談。任正非表示,由於很多版本切換、磨合工作,華為未來兩年會減產,營收預計會下降300億美元,今年和明年的銷售收入都會在1000億美元左右。但2021年,華為“可能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重新為人類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對於美國擔心的華為安全問題。任正非表示華為百分之百沒有後門,更沒有在早期竊取美國專利。

·流體力學·

液體中的氣泡形成機制

通常從水龍頭中滴落的水滴擁有統一的形狀和大小,但是氣體在液體中產生氣泡時,似乎是一個不受控制的過程,每個氣泡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最新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指出,只要將液體放在一根相對狹小的管道中,此時氣體通過便能實現完美統一大小的氣泡。相反,氣體輸送到大型容器盛裝的液體中,氣泡就會開始散亂無形。根據其中的原理,未來可設計出微流體裝置來促進生物工程相關研究。

·免疫學·

母乳中抗體保護早產兒免受腸道疾病

對早產兒來說,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是致命的疾病,而從母乳中獲得的免疫球蛋白A(IgA抗體)能與腸道細菌結合,降低嬰兒患NEC的可能性。最近,匹茲堡大學和匹茲堡UPMC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培育了不能在母乳中產生IgA抗體的母鼠,結果發現喝了母乳的幼鼠同樣容易患上NEC。這表明,母乳餵養本身不足以預防NEC,含有IgA抗體的乳汁才能帶來這種特殊的好處。不過研究人員強調,預防NEC不可能只靠向配方奶粉中加入IgA抗體,他們呼籲母乳捐贈,以向那些無法進行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提供保護。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

·環境·

日本小鎮計劃2020年實現零垃圾產出

日本小鎮上勝町計劃將於2020年實現垃圾完全回收。這座小鎮居民大約只有1500人,他們目前會將塑料、紙類、金屬進行分類,送往當地的回收中心進行後續處理。目前小鎮的垃圾回收率已經高達80%,光2017年就回收了286噸的垃圾廢物,遠遠超過平均20%的垃圾回收水準。當地回收中心負責人指出,人口少是實現該目標的重要因素,不過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樹立環保理念,爭取影響人口多的其他地區逐步效仿。

文:吳非、楊心舟、施懌、董依明

編輯:楊心舟、吳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