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疆狂圈開發者!下賭5年後行業應用爆發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軒窗

智東西8月30日消息,今天大疆在國內舉辦首場行業創新大會(AirWorks China 2018),以“技術開放、生態共贏”為主題,參會人員包括政府部門、國內外無人機行業合作夥伴、集成商及開發者,多達450餘人。

AirWorks大會是由大疆主辦的無人機行業應用大會,每年會吸引無人機產業鏈上的設備商、服務提供商以及應用開發者前來,共同展示無人機在行業應用領域的新技術進展和解決方案。目前已在美國成功舉辦兩屆,今年10月30號第三屆AirWorks北美峰會將在美國達拉斯如期舉辦。

會後,大疆創新高級總監謝闐地與智東西在內的少數媒體進行了交流,針對國內無人機市場的前景、大疆在推動“行業+無人機”落地上的思考不計劃以及具體的推進措施,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一、想做無人機行業Apple Store的大疆

大疆作為無人機行業的頭部企業,在飛行控制系統和影像處理上有著領先的技術優勢。為了促進更多的開發者進入到無人機應用開發領域,從2014年開始,大疆就在逐步開放自身的能力。

首先是開放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基於SDK,行業客戶可以開發更加適合本行業的產品。從2014年至今,大疆開放了Mobile SDK(移動平台軟體開發包)、Onboard SDK(機載平台軟體開發包)和Payload SDK(負載軟體開發包)三個SDK。

1、Mobile SDK幾乎支持大疆全線的硬體產品,在開發平台上支持現在主流的兩大移動端系統平台:iOS 和 Android。它允許接入 DJI 產品的 iOS/Android 的代碼庫、飛行模擬器及一些可視化工具、調試工具及遠程日誌記錄、示例代碼及教程和開發者指南及API文檔。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 SDK 的工具,從無人機的相機、雲台、飛控狀態資訊獲取等接口入手,通過大疆提供的代碼庫向無人機發送多種控制指令,完成特定的飛行任務。

2、Onboard SDK被認為是機載的延伸,更強調在機載平台(包括妙算、禪思系列鏡頭、飛行控制器)等硬體上進行開發。開放更多的是處理數據通訊協定,通過發送碼流來達到控制無人機的目的,對於有高運算數據處理需求的開發者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3、Payload SDK屬於負載的延伸,允許開發者將相機、傳感器、機械裝置等第三方外接設備整合至經緯M200系列,搭建外接設備與無人機雙向通信的橋梁,實現軟硬體一體化控制。比如,Slantrange團隊利用Payload SDK在M200上開發農業數據分析平台。

其次,大疆在無人機教育上也進行了布局。上文說到,中國行業級無人機應用缺乏人才,對此謝闐地也承認,目前大疆培養出的開發者不到10萬人,其中包括成立於2016年的大疆旗下慧飛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中心所培養的行業人才。而做行業級無人機開發,不僅需要懂無人機技術還需要懂行業技術,因此人才短缺成為了桎梏無人機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因此,大疆正在進行無人機開發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線下培訓機構進行,不僅自己做還和一些培訓機構夥伴進行合作。謝闐地表示,目前大疆旗下的慧飛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中心已在全國設有130多個。同時,謝闐地也說到:“這是行業裡從來都沒有的事,大疆也在不斷的探索中。”

當被問到大疆在行業生態中的定位是什麽時,謝闐地說,大疆要做無人機行業裡的英特爾、微軟,以基礎技術驅動產業發展。但行業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僅憑一家之力是達不到的,還需要於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共同努力。對於產業鏈內做的比較好的項目和團隊,謝闐地說不排除對其投資的可能。

就目前無人機行業應用市場來看,電力巡檢已經相對成熟,謝闐地認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方向將會是能源和安防領域。雖然大疆從2016年開始在農業上就進行了布局,但謝闐地也坦言,農業領域直面的是大眾用戶,難以普及,目前仍是採用提供設備和服務,交給專業植保隊做。

二、消費級市場仍具有市場潛力

8月24日,大疆在北京發布新一代消費級航拍旗艦款“禦”Mavic 2系列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發布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諜照流出,再來是英國零售商 Argos 直接把渲染圖和具體規格,直接大咧咧的印在了產品目錄裡頭。等到了說好的7月,發布會還被延期舉行。

當智東西問到,大疆是否會將中心放在行業級市場時,謝闐地表示,未來五年,消費級市場更具有增長潛力,大疆五年內的重點都會在消費技術市場。而行業級無人機產業目前隻處於萌芽階段,可能在五年後迎來爆發期。

儘管,大疆正逐漸開拓國內市場,這一次又在國內舉辦首場AirWorks China,但海外市場仍是大疆關注的重點領域。謝闐地表示,大疆今年的市場目標,國外和國內的比重依然會是8:2,消費級產品仍是主力。

三、中國行業級無人機尚處於萌芽階段

近年來,來著IT技術和系統硬體的不斷發展,繼電腦、手機後新的計算平台不斷湧現,無人機、VR/AR設備、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

在新的計算平台出現後,本機廠商率先興起,進入了第一輪搏殺,無人機行業便是如此。2012年大疆以精靈一代率先將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帶入大眾視野,隨後產業內響起了多輪的無人機產品研發和投資熱潮。以3D Robotics、Parrot、零度智控、億航、Yuneec為代表的各路廠商紛紛拉投資,投入研發並發布各自產品,谷歌、英特爾、通用電氣、高通等國際巨頭也紛紛加入到無人機的投資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從事無人機行業的部門有30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企業有160家左右,其中包括了軍用、消費級和行業級三個方面的應用。可以說,中國的無人機產業生態已具有了一定規模。

在謝闐地看來,消費級無人機走進大眾生活,也刺激了無人機在行業領域的應用。“目前,國內的企業級無人機雖有開發者進入,也有終端行業客戶。但整體來看還處於萌芽期,行業尚未成熟。”

中國無人機市場的首要問題是缺乏專業性人才,對此謝闐地拿IT行業的發展做比,“IT行業的蓬勃發展,正是由於有了更多的懂C、C++等編成語言的開發者開發出了更多的應用,才使整個行業活躍起來。因此,無人機行業除了需要操控人才,也更需要專業的開發人才。”

結語:野心勃勃的大疆

近年來,消費級無人機逐漸從航拍等娛樂屬性拓展到行業應用領域,無人機的工具屬性也逐漸增強。從目前看來,在行業級無人機方向,電力巡檢因強烈的剛需存在,以及專業性工程師人才較為充足,成為了最先熱起來的領域。

然而,無人機其他行業的應用卻進展較為緩慢,行業應用的剛需確實存在,但問題在於,一方面無人機有著一定的研發門檻尤其在飛控系統方面,另一方面具有無人機開發能力的人才較少。

從大疆逐步開放SDK降低無人機開發門檻,以及建立培訓機構培養無人機人才來看,大疆在站位了無人機產品市場第一把交椅之後,正在利用技術優勢,深扎行業進行布局,進一步鞏固在無人機行業的地位。

可以說,大疆已經進入行業布局的第二階段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