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碳水飲食=折壽4年?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碳水化合物,簡單來說就是各種糖類,它們的主要來源是澱粉類食物,如土豆、玉米、大米和各種穀物等,同時也包括蔬菜,水果。

近年來由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短期內可以達到很好的減重效果(比如阿特金斯等減肥法),這種飲食方式受到了大量健身人群的推崇。但是,就在2018年8月,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雜誌(全球最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子刊物)刊登的一項大樣本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將預期壽命縮短長達4年。

在研究人員隨訪15428位45歲~64歲受試者的25年間,總共出現了6283個死亡案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發現,日常飲食習慣為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佔到總能量攝入的50%~55%)的人群風險最低,碳水攝入量過低的人群壽命減少風險最高,碳水攝入量過高的人群也會出現風險增加。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推算了不同飲食習慣人群的預期壽命。

如果一個50歲的中年人,保持碳水化合物在50%~55%,則預期壽命為83.1歲。

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低於30%,則預期壽命為79.1歲,折壽4年!

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超過65%,則預期壽命為82.0歲,折壽1.1年!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食物類型後發現:

通過增加動物性蛋白攝入來替代碳水化合物攝入(即多吃各種肉類、乳製品,少吃主食、蔬菜水果)的人群,死亡風險增加。

通過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入來替代碳水化合物攝入(即少吃各種肉類、乳製品,但增加豆製品、堅果等食物,適當減少主食以其其他果蔬的攝入)的人群,死亡風險降低。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多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往往導致蔬菜、水果和穀物的攝入量減少,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攝入量增加,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死亡率的升高,長期食用還可能會誘發炎症的發生、生物老化與氧化應激。

亞洲國家的飲食習慣與歐美不同,發展中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飲食大多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往往包含大量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米飯。這種糟糕的飲食品質,容易導致糖尿病這類慢性病的發生。

綜上,亞洲人群的飲食習慣相對於歐美更為健康一些,但可以通過調整食物的品種,將碳水化合物換成更多植物性脂肪和蛋白質,優化飲食品質,且有可能延長壽命。

參考文獻: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3:e419-e428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