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災後重建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接收來自世界的聲音!

2018年,對於正值200周年慶典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而言,本應該是慶祝歡樂的時刻。然而,當地時間9月2日晚,這個巴西最古老、也最重要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卻突發大火,使得200 年間眾多珍貴的作品、研究和知識遭遇威脅,對歷史與文化造成 “無法估量”的損失。

如今,巴西國家博物館正投身於災後重建工作,並一直尋求來自國際社會的支持,尤其是尋求中國及世界各國博物館、研究機構的幫助。其中,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便開始與巴西國家博物館展開合作研究,並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今年11月,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也已向中國各級博物館、大學及科研院所發出倡議,希望能夠給予巴西國家博物館支持與幫助。

為此,弘博網有幸採訪到長期與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大·凱爾納(Alexander Kellner)進行研究合作的蔣順興博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向各位讀者介紹巴西國家博物館的災後受損情況、重建進展、所遇挑戰以及來自中國各界對其的支持與幫助。

不可估量的巨大損失

蔣順興介紹,此次大火對於巴西國家博物館造成最嚴重的損失就是建築本身。巴西國家博物館的建築原為著名的皇家宮殿——聖克里斯托旺宮殿(Pa?o de S?o Cristóv?o),建立於1818年,最初是葡萄牙王室的宮殿,1822年成為巴西王室宮殿,佩德羅一世、二世都曾在此居住。隨著巴西爆發軍事政變,佩德羅二世被廢黜,臨時政府曾在聖克里斯托旺宮殿成立了第一屆製憲議會,並制定了巴西第一部共和憲法。直到1892年,聖克里斯托旺宮殿則正式成為巴西國家博物館的所在地。其建築本身就擁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然而,由於歷史悠久,且多為木質結構,巴西國家博物館建築在此次大火中損壞非常嚴重,幾乎全部燒毀,天花板也幾近消失。

除了建築被毀外,其館藏也在大火中損失嚴重。蔣順興表示,其2000萬館藏目前可能有30%遭到損壞,但由於搶救工作還在繼續,因此藏品的具體受損情況尚未明確。不過,凱爾納館長在接收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說,巴西國家博物館還有許多藏品分散在其他區域,比如無脊椎動物區、圖書館以及考古區,它們在大火中幾乎未受影響。

重建工作正在進行中

目前,巴西國家博物館正在進行現場清理和建築加固工作。蔣順興介紹,巴西教育部承諾向博物館撥款大約245萬美元,以完成重建過程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工程師、警察和考古學家需要共同對現場進行清理:在確定博物館建築結構穩定後,考古學家需要進入現場對所有材料進行檢查,以確認在從現場移除之前是否還有複原的可能;廢墟、屋頂瓦片、展品碎片和其他材料也要經過分析,以確定其重要性和歷史價值;同時,警方也需要進入現場進行分析,以對火災原因展開調查。除清理現場外,第一階段的工作還包括保護和加固建築的其余結構,以及建造由金屬製成的臨時獨立屋頂(來源:Gazeta do Povo)。據了解,這一階段工作將持續4至5個月。

蔣順興表示,在完成第一階段工作後,巴西國家博物館將計劃於2021年或2022年開展重建工作,包括清潔、保存、資料記錄、修複被損文物、借助照片或3D成像技術複製被毀文物等,整個重建過程需要4到5年,在這之後就希望向公眾開放。在資金方面,教育部已經投入資金以開始博物館的重建工作,社會上也有許多私人機構和個人向博物館募捐重建資金。對此,凱爾納館長表示他們會以最嚴格的重建標準來運用這筆資金。與此同時,博物館方面也向公眾發起眾籌活動,以用於將藏品重新外借暫存在當地其他文化機構的維護費用(來源:TANC)。

在博物館重建期間,巴西國家博物館還將繼續承擔其研究、傳播以及教育的職能。蔣順興表示,巴西國家博物館計劃在周邊建立一個教育中心,在博物館重修期間為公眾提供展覽,比如近期計劃展出“曾經無冰:南極洲新發現”(When there was no ice - new discoveries from Antarctica),以展示巴西南極科考隊的最新發現與研究。除了展覽外,教育中心還會組織一系列研究、教育活動,以實現博物館的研究、傳播以及教育目的。

據蔣順興介紹,巴西國家博物館有計劃在重建的博物館中設定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展廳,展示與中國在研究方面的合作,以及中國對於巴西國家博物館重建給予的幫助。

重建所遇的最大挑戰

長期以來,巴西國家博物館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缺乏足夠的重視。巴西政壇自2016年彈劾前總統以來,一直處於動蕩搖擺之中,人們往往更關注政治、經濟問題,而忽視了博物館及科教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政治上的動蕩阻礙了巴西的經濟發展,導致本就缺乏足夠重視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經費資源短缺,使其建築得不到應有的維修保養,甚至在2015年時曾一度處於閉館狀態,場館設施得不到應有的維修,造成建築牆面剝落、電線裸露。雖然在火災之前,博物館曾獲得了來自巴西政府的經費支持,但在撥款到账之前卻意外發生大火,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就長期來看,正因為對文化設施缺乏應有的重視,使得巴西國家博物館及館內的珍貴藏品承受難以恢復的傷害。如今,巴西國家博物館面對複雜的重建問題,需要來自政府和社會等多方力量的幫助與支持。而面對剛剛結束的巴西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博物館是否能從新政府手中獲得更多必要的資助,喚起國家層面對文化機構和學術資源的重視,仍然是重建過程中所需面對的巨大挑戰。

來自中國的支持與幫助

火災發生後,巴西國家博物館一直積極尋求來自中國博物館、研究機構的幫助。蔣順興表示,巴西國家博物館與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的合作研究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中巴兩國科技界最早的合作研究之一。因此在今年11月舉行的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第16次學術年會上,凱爾納館長向與會部門做了請求國際援助的報告。同時,在會上,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倡議全國各級博物館、大學及研究院所給予巴西國家博物館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支持。在倡議中,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予巴西國家博物館以及致力於其搶救和重建的工作人員精神上的最大支持;再者,由於許多有價值的標本在此次大火中付之一炬,無法挽回,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也希望中國的各大博物館、大學、研究院所能夠考慮捐贈一些標本給巴西國家博物館,以推動博物館的重建工作。

此外,多家中國企業也對重建巴西國家博物館提出了合作倡議。為幫助巴西國家博物館從灰燼中重建,騰訊QQ瀏覽器“識你所見”及其旗下的騰訊“博物官”小程式將借助影像識別和大數據能力,攜手巴西國家博物館共同打造“數字巴西國家博物館”,以數字化手段助力巴西國博重建。中國民營太陽能企業漢能也將向巴西國家博物館提供薄膜太陽能技術,以幫助博物館場館重建,降低能源消耗,預防悲劇的再次發生。

巴西國家博物館需要您的支持

對於如何為巴西國家博物館的重建提供幫助與支持,蔣順興表示,巴西國家博物館目前最需要的是來自社會各界對其精神上的支持 ,比如一封表示支持的郵件。正如上文所說,巴西國家博物館當下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是政府的忽視,因此他們希望通過收集來自全世界的支持聲音,以喚起巴西政府對博物館、對科教事業的重視。

最後,蔣順興分享了凱爾納館長對於博物館發展的一句忠告:“一個不與社會互動的博物館將會消亡…一個不珍惜、不去建設博物館的社會,將會一定程度失去它的文化和科學內涵。”

圖片來自被訪人發言PPT

編輯:大偵探#大偵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