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思源看紅樓:道德評判上寶釵不如黛玉

不過要論詩詞水準的高下,林黛玉和薛寶釵很難說誰更高一些。比如寶釵的《螃蟹詠》,堪稱千古絕唱。她們的主要區別是詩歌觀念不同,詩歌風格迥異。由於黛玉在詩詞中傾注的是滿含血淚的真情,因此更加動人,一些名句也比較易於為讀者所記住。如果給她倆出詩集,那麽《林黛玉詩集》的銷路肯定比《薛寶釵詩集》好得多。當然啦,林黛玉也罷,薛寶釵也罷,她們的詩詞都是曹雪芹寫的,著作權可不能弄錯了。曹雪芹能夠把不同人物的詩詞寫得水準、風格都不一樣,而且還都暗示了她們各自的命運,真是奇跡。普天下豈有第二人哉!

作為藝術對象與生活對象的比較

在賈府,連賈母的命根子寶玉和榮國府執掌大權的王熙鳳別人尚且“虎視眈眈”,別人對黛玉說個閑話什麽的就很自然了。而她由於父母雙亡,所以心理上特別容易受到傷害。這種脆弱心理必定愛生氣,多疑,不容易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容易自我孤立。這是黛玉不如寶釵之處。

從性格上來說,黛玉是情感型、外向型的,率真;寶釵則是理智型、比較內向,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但是自清代以來,一直就有人認為寶釵奸詐虛偽。我覺得,這正是曹雪芹運用真真假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寫作手法的成功之處。有時候是咱們讀者自己誤讀,有時候可能是作者有意識地將讀者引入誤區,慢慢讓讀者自己再走出誤區,從而得到更多的審美情趣。王熙鳳對她的評論“不乾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常常被用來證明寶釵虛偽,會做人。寶釵在賈府是親戚,是客,所以她對賈府的事輕易不表示意見是可以理解的,這是封建道德規範的要求,並不虛偽。

而在她姨媽王夫人讓她和探春、李紈共同管理大觀園時,薛寶釵接著探春的話侃侃而談,對那些負責承包的婆子、媳婦們指出,為什麽應當拿出一部分收入來與院子內外左鄰右舍們分享的道理,兩段話說了幾乎有1000字!如果說探春表現出一個大經濟學家的水準,提出了承包製(當然這是曹雪芹的思想,當時這種思想在西方也剛剛興起),那麽薛寶釵就表現出一個大政治家的風度。她提出的主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實行承包製這種財產再分配的情況下,如何照顧到左鄰右舍,保持大觀園下層社會的和諧。要論管理才乾,林黛玉就不如薛寶釵了,再說她也沒有興趣呀。要不是有紫鵑,恐怕她連瀟湘館都管不好。

薛寶釵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抽到的詩簽“任是無情也動人”,她雖然有時無情,卻也有十分動人的一面,這不僅是指她美麗、博學、多才,還有其他一些優點。在群體中生活,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與能力。薛寶釵的“會做人”,常常被認為是虛偽,我不認為是這樣。薛寶釵的悲劇恰恰在於她極其真誠地信奉封建禮教,並且也真誠地勸別人這樣做。她批評黛玉在行酒令時引用《牡丹亭》、《西廂記》的詞語,說什麽“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的倒好”等等,恰好證明她真誠。有些人是被迫作為犧牲,而薛寶釵是自覺地把自己放在祭壇上作為犧牲,這正是她的悲劇性的深刻所在。

黛玉和寶釵究竟誰優誰劣,除了對這兩個藝術形象作客觀的具體分析外,關鍵在於要考慮到藝術欣賞對象和生活對象兩個方面的區別。以不同的標準衡量,黛、釵各有短長。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說,黛玉和寶釵都是非常成功的藝術形象,很難分出高下。“林妹妹”博得那麽多人的好感與同情,甚至成為某些長得美麗瘦弱、愛哭、愛耍點小脾氣少女的代名詞。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薛寶釵形象的刻畫難度更大,因為她很難看清楚,說清楚,有更多的讓人反覆琢磨的東西。就像達·芬奇的那幅名畫《蒙娜麗莎》(又名“永恆的微笑”)一樣,蒙娜麗莎在笑麽?沒有。仔細看看,仿佛是在笑,有那麽一丁點兒笑意。是什麽樣的笑?冷笑?譏笑?惡毒的笑?還是發自內心快樂而有所克制的笑?每個不同教養,不同心情的人,會有大不一樣的看法,永遠不會有一個標準答案,也不需要。薛寶釵就屬於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藝術形象。

從道德評價上來說,黛玉顯得格外清純、率真,對愛情追求的執著,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自覺,對封建禮教的某些反抗,都比寶釵強得多。寶釵最大的缺點就是有些冷酷無情,有點過於世故,封建意識濃厚,缺乏自我意識,她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釀成的。因此在道德評判上寶釵不如黛玉。

周思源,浙江杭州市人,原名盛公正,現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紅樓夢學刊》編委,中國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小說創作、《紅樓夢》及古代小說研究,現當代文藝批評、中國文化研究。主要從事小說創作、《紅樓夢》及古代小說研究,現當代文藝批評、中國文化研究。

紅樓十二重

誰雲作者癡?

都是紅樓夢中人

謝謝關注,好文共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