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葉陷阱:符號消費讓人鑽了空子

楊朝清 時評作者

明前茶,貴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時候。在高價的誘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用陳年舊茶冒充新茶,蒙騙消費者。前些日子,浙江省寧波市的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寧波市鄞州區橫石橋茶葉市場買了一批聲稱剛剛上市的龍井新茶,結果發現茶葉品質不佳,經驗證後證明是陳茶。看人賣茶、以舊當新、以次充好、香味可調、年份造假,茶葉市場存在不少消費陷阱。

茶葉作為一種將保健、養生、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的商品,從古至今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伴隨物質生活的漸次豐盈,公眾的茶葉消費需求與日俱增。“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有的人喝茶是為了滿足養生需要、文化需要和精神訴求,也有人把茶當成一種社會交往工具。

美國作家福塞爾有本叫《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位》的暢銷書,其中有一章節就叫“消費、休閑與擺設”,他說不同的消費行為,折射出不同的生活品位與社會等級。換言之,消費具有鮮明的符號屬性,茶葉,同樣是一種符號互動的工具,會被人用來製造階層邊界與身份認同,用來贏得“臉面”。

當喝茶和一個人的“身價”產生關聯,市場就會馬上提供相應的商品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差異化的消費訴求,這就導致了茶葉市場,總會出現看人賣茶、以舊當新、以次充好、香味可調、年份造假等消費陷阱。

人們按照茶葉品質和成本賦予其差異化的符號意義,稀缺的茶葉、考究的製作工藝、精美的包裝,通過配套的文化行銷,共同成就了一些茶類在茶葉產業中佔據高位。

這種茶葉價格更貴,說到底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體現。低端茶葉利潤稀薄,高端茶葉利潤太空廣闊。外行不懂門道,往往會給內行留下了製造貓膩的機會。不少消費者並不懂茶,缺乏相關消費知識。他們樸素地認為,那種名氣大、價格貴的茶葉,往往品質更高。一些商人利用消費者的“不懂行”,用雲山霧罩、貌似有理的話把消費者侃暈,從而達到使人上當受騙目的。

貨真價實、誠信經營本應是商人的本分,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那些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投機取巧的茶葉商家們,理應得到規訓與懲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