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紀實文學《梁家河》今日在陝首發

紀實文學《梁家河》首發儀式今天(2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24個代表部門獲贈首批圖書,該書已向全國公開發行。

首發儀式現場

紀實文學《梁家河》全書10餘萬字,40幅圖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樹高千尺忘不了根”,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梁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梁家河鄉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心牽掛;第二部分以“窯洞裡長滿了故事”為題,講述了他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社等發展生產的為民情懷以及刻苦學習、不忘修身的勵志故事,讓讀者深刻認識到青年習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在磨礪中脫胎換骨,在窯洞裡讀書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實乾中逐步樹立“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聲聲喊我小名”為題,講述了當年與習近平交往中的小夥伴們獲得了哪些人生大學問,進而提升了他們的人生境界,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路線;第四部分以“我們走在陽光路上”為題,通過梁家河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親們的幸福生活,為讀者展現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陝西人民出版社社長惠西平介紹,2016年9月接到編輯出版《梁家河》任務後,多次到梁家河實地調研採訪,先後去延安市、延川縣及文安驛鎮等各級檔案館、圖書館、梁家河村史館、延安市知青館查找資料,2017年1月完成初稿。書稿先後進行了45次的修改,2018年3月定稿。

紀實文學《梁家河》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情節生動,具有濃厚的陝北鄉土氣息,有很強的可讀性、思想性、教育性,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梁家河的大學問。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表示,紀實文學《梁家河》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深刻體悟,對黨員幹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為當代青年堅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著重要意義。社會各界要積極學習領悟《梁家河》一書中蘊含的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乾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複興民族的夢想,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始終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

紀實文學《梁家河》在陝西首發

5月2日上午,來自陝西省各市、省直部門、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和中央駐陝部門及高校近200名代表參加首發儀式。陝西師范大學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驗班學生丁一獻說:“讀《梁家河》這樣的紀實文學,能讓青年學生深刻地感知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青春風采,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不斷前行、進步。”

據了解,5月2日開始,紀實文學《梁家河》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第一時間發送到全國大中城市的新華書店,陝西省內覆蓋到縣級新華書店。

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莊長興要求,各級部門要加大對紀實文學《梁家河》的宣傳力度和組織學習活動,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展主題性教育,讓《梁家河》的精神內涵,小村莊裡的大學問入腦入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