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補正當時:人蔘、黨參、太子參、西洋參……參類滋補有區別!

進補正當時:人蔘、黨參、太子參、西洋參……參類滋補有區別!

冬天為滋補的旺季,下面,我們將把常見的「參」與人蔘作比較,逐一了解它們的效用!

人蔘——補虛第一參

人蔘是五加科人蔘植物的乾燥根,性溫,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大補元氣,對於那些大病初癒、久病體虛而偏於氣虛者,不失為一味良藥。但實熱、正氣不虛者不適宜服用。

大補治病又救命,人蔘想不紅都難,就說唐代的《外台秘要》,全書載方劑6300餘張,用到人蔘的方劑竟有576張!備受喜愛的同時,從民間到皇家,從外交到貿易,人蔘的應用也開始了「跨界」之旅。

好在如今尋常百姓也能買得到用得起人蔘了,不過使用前要了解一件事:人蔘給重病年老體虛偏寒的人更適合些。況且老祖宗用藥前總會號個脈、斟酌用量,咱沒有醫生指導還是慎用為好,不然出現失眠、血壓升高等副作用也可能得不償失。

黨參——補氣補血全能乾

山寨版的東西很多時候會比原版貨流行,其中黨參就是中醫界的代表。一般情況下,補氣都會用人蔘,但是因為人蔘價格貴,好人蔘更是難得,所以很多時候會用黨參替代人蔘。

本草認為,黨參「甘平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虛,用以調補,甚為平妥」。黨參很多時候用來補脾胃,但是並沒有補元氣的作用。在關鍵時刻,或者救急的時候,用黨參就不能達到人蔘的效果,這也是黨參與人蔘除價格之外的差別。

太子參——補氣不上火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米參,是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乾燥塊根。

太子參有宜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因其作用平和,多用作病後調補藥。太子參是宜氣中藥中的清補之品,它和西洋參都是氣陰雙補藥,但其補力較弱,比較適合氣陰不足之輕症,火不盛者及小兒,而氣陰兩傷、火較盛者,宜服用西洋參。

與其他滋補生津的參類相比,太子參藥力要柔和很多,藥性十分平穩,不良反應也小得多,適合慢性病人長期大量服用。且兒童服用太子參不會引發早熟,成人服用也不會引起上火。

西洋參——養陰清熱

西洋參最大的優點是補氣養陰、潤養五臟且不會溫燥上火,故又稱為「無火參」。

西洋參與人蔘的功效區別在於,人蔘補氣,偏於助陽;西洋參補氣,偏於養陰。一般來說,西洋參茶適合於年齡較大、久病體虛的老年人,以及容易著涼感冒的體虛人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