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征生前做錯兩件事令李世民大怒,死後墓碑被推倒

自秦漢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明君賢臣的典範非常少見,李世民和魏征就是其中之一。他倆合作之默契,君臣之情深,被世人傳為佳話,成為後世君臣竭力效仿的楷模。讓人奇怪的是,魏征剛剛去世,李世民就推倒魏征的墓碑,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呢?

《舊唐書》有記載,“帝親製碑文,並為書石”。很明顯,魏征的碑文是李世民親手寫的。所以,李世民推到魏征的墓碑,是表示收回自己的碑文,並沒有其他意思。如果魏征後人願意再找人寫碑文,完全可以去做,李世民沒有明文禁止。李世民為什麽要推到魏征的墓碑?史料對此事有明確記載,主要來源於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魏征秘密向李承乾推薦侯君集和杜正倫,結果兩人都牽扯到李承乾謀反的事件中。侯君集慫恿太子造反,屬於直接參與,而杜正倫接受李承乾送過來的金帶,屬於間接參與,《舊唐書》有記載,“後承乾構逆,事與侯君集相連,稱遣君集將金帶遺正倫。”

那麽,魏征當時擔任什麽官職?太子太傅,負責李承乾的官。《舊唐書》有記載,“十六年,拜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如此一來,魏征、侯君集、杜正倫三人都與李承乾有關係。更關鍵的是,魏征推薦兩人都是秘密進行的,並不為李世民所知,結果都卷入到李承乾謀反的事件中。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魏征也脫不了乾系。

第二件事是魏征偷偷把一些文件給了褚遂良。這是什麽文件?《舊唐書》有記載,“前後諫諍言辭往複”。這是魏征的諫言,卻不是一般的諫言,而是進諫時與李世民發生爭吵的整個過程。打個比方,魏征勸諫某件事,李世民不同意,魏征堅持,李世民拍桌子,魏征再堅持,然而兩人互掐,最後魏征的意見通過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事屬於唐朝“機密”,而且魏征的泄密行為,李世民當時並不知道。這就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他非常看重君臣坦誠相待,對欺瞞之事非常嫉恨。公元638年,在“移舊閣”事件中,李世民就對魏征極為不滿,差點就要下獄關押,究其原因,是魏征對李世民有所隱瞞。此時又正逢李承乾造反,如果成功了,這些文件會不會成為李世民提前退休的武器?

事情看上去很嚴重,但是從後果來看,影響力並不大。一是李世民推倒墓碑,因為碑文是自己寫的;二是取消婚姻,不讓女兒嫁給魏征長子,這是父親的權力。以上兩點都是李世民個人行為,與皇帝的懲罰無關。除此之外,魏征一家還受到哪些打擊?沒有了。由此可見,李世民是歷史上少見的心胸開明之君。

參考文獻:《舊唐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