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裁員漩渦中的東莞金立工業園

很多金立工業園的基層員工對現有的這份賠償方案並不買账。

文 | 饒文怡

金立工業園的門前,一向人煙稀少。

這座佔地面積258畝的廠區,安靜地座落在東莞市大嶺山鎮湖畔工業園,園區內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向廠區大門。平時,幾乎不會有外人來探訪這裡。

在2015年11月,金立選擇在工業園內舉辦M5 Plus的發布會時,金立工業園才第一次大規模向外界開放。其他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這片園區與外界隔離。圍欄外安靜無比,廠區內則忙碌活躍。

只是最近,金立工業園內部也漸漸地變得和周圍環境一樣,陷入了一片百無聊賴的平靜之中。

起因是金立這幾個月以來遭遇的危機。

界面新聞此前曾報導過,從2017年底開始,金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出現了現金流吃緊的情況,加上供應鏈擠兌造成資金周轉困難。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個人的股權被凍結,金立旗下的一系列資產也傳出了被抵押的消息。

4月2日晚,金立發表聲明稱,對金立工業園的部分員工通過協商解除勞動合約,並提供“N+1”的賠償方案;未來,金立工業園將保留50%左右的員工繼續生產,保證生產線的正常運轉。

面對這樣的一個通知,金立工業園內部又將何去何從?至少,很多基層員工對現有的這份賠償方案並不買账。

1

午休時間過去了,按照往常的節奏,工業園的職工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準備下午的工作。

但張偉(化名)和他的幾名工友依然還蹲在工業園正門的樹蔭下閑聊,他們並沒有回到廠裡的意思。

這是因為,按照公司的規定,他和他的工友們已經進入了“放假”狀態。

在4月2日晚金立發布聲明之後,張偉和他的工友們第二天早上就發現廠區裡貼出了新告示:“目前公司舉步維艱,為了適應突然出現的情況變化,公司決定臨時安排一部分同事停工放假4個月。”休假時間從4月3日起算,直到8月2日結束。

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4個月時間裡,張偉都將進入一種“無工可開”的狀態。但他並不為此感到欣喜。

張偉是東莞市金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眾電子”)的員工。工商資料資訊顯示,金眾電子成立於2003年8月,注冊資本為9800萬元,金立董事長劉立榮為公司大股東,佔股比例達到了30.66%。

目前,金眾電子的法人代表為袁國仁,後者為金立的創業元老之一,同時也是金眾電子的總經理。金眾電子的辦公地點在金立工業園內,其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共有員工2300多名。

停工放假通知在4月3日一早貼遍了金眾電子的許多業務部門,當中包括了SMT(表面貼裝技術)品質部、SMT事業部、測試工程部、PE部門等等。

對於這個不請自來的假期,張偉最大的擔憂是自己的收入要大幅下降了。

“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我們只能拿到最基本的工資,其他什麽獎金、補貼、津貼之類的,都沒有了。”張偉向界面新聞記者展示了他的一份工資單,當中顯示,他的標準底薪每月只有1500元左右。

“一個月不到兩千塊,還要養家,怎麽生活得下去,”他很是無奈。

張偉認為,這是公司為了讓職工們接受現有解約補償方案,所采取的一個措施。

作為金立手機的生產公司,金眾電子也適用於金立官方公布的裁員方案。這意味著這些職工們能夠拿到手的補償為“N+1”(代表工作年數+1個月的工資補償金額),與此同時,這筆補償金將在最多8個月的期限之內下發給離職的員工。

這正是讓張偉和他工友們不滿的地方。

“說是說的好聽,但誰知道這筆錢能夠發幾個月?而且協定也沒規定,每個月發的補償金會是多少。”張偉說,如果職工接受這個補償條件的話,需要和金眾電子簽訂一份協定,根據他的說法,這份協定只會由金眾電子方面留存。

按照《勞動合約法》第五十條,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部門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律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一般來說,用人部門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應當一次性支付;實務中,若用人部門分期支付,應該取得勞動者同意,並須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或預期利息。

“對於相關的補償協定,企業方面需要留存兩年,以備審核,”他補充。

無訟法務資深顧問張小琳同樣表示,一般來說,補償和賠償都是一次性支付,如果企業不能夠和員工協商一致,員工有權利要求獲得一次性的經濟補償。

更讓張偉無法放心的,是4月3日當天召開的一次員工會議,根據他的說法,在會上,金眾電子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按照公司目前的情況來看,就算第一兩個月能夠拿到錢,第三、第四個月也沒有保障。”

這就把職工們引到了第三條路上。

張偉向界面新聞記者出示了一張截圖,截圖內容為金眾電子方面為某位職工擬定的一份離職協定書,當中提到,如果該職工從3月22日起主動離職,就能夠一次性獲得“N/2”數量的補償金額。

換言之,現在放在張偉和他工友們面前的共有三種選擇:休假,拿最低工資;接受“N+1”的分期補償,但不知道什麽時候補償金就會斷掉;接受“N/2”一次性的補償。

張偉都不想接受。他說,自己只想一次性地拿到自己應有的補償,然後換一份新工作。對於已經在金立工作超過5年的他來說,“N+1”的補償金額並不少,他不打算就這麽放棄。

但已經有不少員工選擇了放棄,其中以工作年資在2-3年左右的居多。張偉看到,自己身邊很多工友已經陸陸續續地簽訂了相關的協定,2000人的公司,現在只剩下400人不到。

張偉給自己設下了一個期限,如果在4月中旬情況還沒有改變,他可能也只能選擇“N+1”的分期方案,然後離開金立工業園。他擔心,如果再拖下去的話,公司連離職手續都不會為他辦理。

2

之所以把期限設在4月中旬,是因為金立工業園內的不少員工正打算向上級部門反映相關情況。

蘇朋(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上級部門已經了解到了這個事情,也許很快,他們就會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法律援助。

蘇朋是東莞市金銘電子有限公司(下稱“金銘電子”)的一位員工。後者是金立集團的子公司,金立佔股比例為92%。和金眾電子類似的是,金銘電子同樣負責金立手機的生產業務,公司地點也是在金立工業園內。

也許是因為是金立子公司的原因,金銘電子比金眾電子更早地收到了相關的解約通知。職場平台脈脈此前流出的兩張截圖顯示,金銘電子的部分員工同樣面臨著被解約,並且拿到“N+1”的補償金,這筆補償金同樣會以最多八個月的分期付款方式給到被解約的員工。另外,不接受這一方案的員工也會“被放假”。

不過,截圖中並未體現具體的裁員比例。

蘇朋從2007年開始加入金立,他也在此前收到了解約通知,和張偉一樣,他也不滿意公司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分期的付款方式。

“就算是有協定,但是之後我們找到了別的工作,如果金立斷掉了賠償,難道我們還要專門花時間回來和他們打官司?”蘇朋認為,自己和金立相比,根本花不起這個時間。

他還表示,金立的裁員程式並不完整,“公司裁員需要勞動局備案、得到有關部門批準,另外賠償的協定也沒有給我們,到時候翻臉不認人了我們怎麽辦?”

“通常這種協定需要一式兩份甚至一式三份,員工和企業各拿一份,但實際上只要企業給員工開具好離職證明,並且把協定留存即可,”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律師對此表示。

蘇朋一直覺得,金立是有余力來解決員工的賠償問題的,“深圳有金立大廈,公司還有微眾銀行的股權,廠子裡有那麽多台設備,隨便賣一點都夠買單了。”

他給界面新聞記者大概算了筆帳:目前,金立工業園內每天都有幾十個人離開,現在大約只剩下了2000名左右的員工,其中大概1000名左右的員工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這部分員工如果每人平均拿到5萬元的賠償的話,也只需要5000萬元的資金就可以一次付清。

“再多也不會超過1個億。”他估計,金立只需要賣掉一些產線就能夠回爐這些資金。

和金眾電子員工不同的是,蘇朋每天還需要打卡上班,但是公司已經從兩三個月之前就開始停工。

張偉也是從今年年初開始感覺到公司的情況開始急轉直下。他在收到自己今年1月和2月的工資之後,發現原有的年資工資、住房補貼、交通補貼等,都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被金眾電子單方面取消;就算是基本底薪,也比當初自己勞動合約內規定的數額要少。此外,在3月份,公司也曾經要求過職工們進行“放假”。

但最終,在部分員工的強烈抗議之下,這次“放假”的計劃最終作罷,金眾電子也在3月份的工資內補上了年資工資等補貼。

現實很殘酷。這次,在公司已經統一頒布了離職補償標準的情況下,不少員工也沒有選擇繼續抗議,而是選擇接受補償走人。

蘇朋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現在工廠內只有3條產線還在正常運轉,他估計,每天每條產線最多生產2000台機器,產出的收益並不足以維持公司的員工開支。

“公司就是希望我們接受補償方案趕緊走人。”他長長地吐了一口煙。

3

金立工業園見證了金立這家老牌手機企業的起起落落。

從成立至今,金立已經為這個工業園合計投入了23億元人民幣,並且合計配置了54條全自動貼片生產線,平均每條生產線的成本達到了2000萬元。此外,金立的自動化測試車間內有70條自動化測試流水線、射頻測試儀器700余台、工業電腦4000余台。這些先進的設備保證了金立工業園每年8000萬台的手機產量。

2015年12月,金立將M5 Plus的發布會安排在了東莞松山湖畔的金立工業園中。金立工業園也由此見證了金立手機在2016年的突飛猛進。

當年,金立的出貨量達到4000萬台,排名國產品牌第五,和身前的小米差距只有200萬台,這也讓金立看到了躋身國內前四的希望。

然而隨著資金危機的到來,金立的上升通道也隨之崩塌。現在,金立工業園的命運也和金立自身一樣,懸而未決。

在3月,《財經》雜誌曾經報導稱,金立工業園將散夥,並已經開始遣散員工。另外,報導也提到,工業園內的大部分員工仍處於“放假”停工狀態,幾家分公司拿到的訂單也很少。

多位金立內部人士都向界面新聞記者確認,現在金立已經把一部分的產品生產工作交給了外在的ODM代工廠,包括華勤通訊、龍旗科技等等,之後也許聞泰科技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

騰訊科技則在此前的報導中提到,金立工業園很大可能會作為金立資產重組的一部分。針對該說法,金立官方未予置評。

不過也有市場流言傳出,稱金立工業園解散之後將會進行拆分變賣,其中地產將賣給碧桂園或者廣東本土地產企業,而對於設備等其他資產也會進行變賣。對於這個消息,金立方面也並未進行過公開回應。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金立目前已經把工業園內的所有研發人員基本裁掉,只剩下產線的員工和部分售後員工,不過對於海外業務的員工,金立還保留著。

“之前的收購都沒談成,所以金立現在還留著自己的品牌,但是基本不做了,只會做一些代工業務;不過海外市場金立還是會做的,只是以後產品可能還是由ODM來代工。”上市人士表示。

在他看來,一旦失去了自有的工業園,金立很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

“就算是還能在內地做一些代工業務,金立也沒有能力保證自己的出貨規模能和之前相比,現在這個時代,品牌越來越集中,掉下去可能就回不來了。”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外界一直好奇的是,金立的融資到底什麽時候能夠完成。在接連否認了海信、TCL的收購傳聞之後,金立總裁俞雷早前表示,金立已經設計了多種融資方案,現在需要從多種方案中選出最優的一種。

像張偉、蘇朋這樣的一線職工們也在等待著這個消息的落實。至少,這會給他們帶來獲得一次性賠償的希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