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未來遭遇"渾水" 曾經穩健的張邦鑫近兩年激進擴張

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圖/視覺中國 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圖/視覺中國 

  好未來遭遇“渾水” 張邦鑫陷入“搖擺”

  渾水稱好未來財報造假,好未來否認;曾經穩健的公司創始人張邦鑫近兩年開始激進擴張

  “渾水”一紙報告將低調的“80後白手起家首富”張邦鑫和好未來推至台前。

  6月26日晚間,好未來公開2018財年財報,並對做空機構渾水近期發出的有關好未來財務造假的指控做出回應,稱內部審查已完成,沒有發現支持這些指控的證據。不過,渾水隨後在“推特”上表示不認可好未來回應,稱將更新報告。

  渾水引發的這場風波仍將持續。在一些受訪的行業人士看來,一向以穩健作風示人的張邦鑫和好未來近兩年越來越激進了,“他們還是在好好做教育,但激進意味著增加了犯錯的可能性。”

  上市8年裡,張邦鑫搖擺於穩健與激進之間。部分原因或是出於順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考量。作為上市公司管理者,營收增長、利潤增長與市盈率等指標,如同資本方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張邦鑫不得不做出選擇。

  “渾水風波”第一回合 張邦鑫未出面

  第一個7年完成公司上市,第二個7年成為全球教育大王。張邦鑫這位“80後”白手起家首富,以驚人的速度超過教育行業“老大哥”俞敏洪,在公司規模和個人財富上把“大師兄”甩在身後。

  6月14日凌晨,美國做空機構渾水公布了一份做空報告,質疑好未來自2016年起財報造假,欺詐性地創造利潤。按慣例,張邦鑫沒有親自對外發聲。好未來方面稱渾水報告“包含大量錯誤、未經證實的猜測以及對事件的惡意解讀”。

  6月26日晚間,好未來在2018財年財報中進一步稱,內部審查已經完成,沒有發現支持渾水指控的證據。不過,渾水隨後在“推特”上表示不認可,稱將拋出更多報告內容。

  好未來遭遇渾水做空的消息當天,公司股價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5%,一個交易日內市值跌掉22億美元。

  渾水報告中涉及好未來虛增的指標包括營業利潤、稅前利潤和淨利潤等。

  從已公布的報告第一彈來看,渾水“實錘”部分所涉的兩筆並購案存有蹊蹺,但不涉及運營利潤和主營業務。兩個案例分別是,好未來2015年投資順順留學這筆價值5000萬美元的收購,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標的轉移,只是合約空轉;同年,在好未來對輕輕家教的投資中,媒體調查稱,這家上線僅僅幾個月的網站獲得上千萬美元的投資,並且隱瞞了關聯交易。

  “渾水摸魚”之前,近年來好未來總體上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6月26日發布的2018財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淨收入同比增長64.4%,歸屬於好未來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69.8%%;好未來的股價從2016年以來迅速攀升,去年全年漲幅約150%,今年上半年漲幅超30%,截至27日收盤,好未來市值183億美元,市盈率92.22倍。

  親歷了6年前渾水做空新東方的教培行業觀察人士朱宇認為,渾水的報告不一定是好未來真正的危機,真正的危機是接下來兩個季度的業績數字。今年暑假,受多個因素影響,學而思培優多個主要城市的招生增速放緩,而網校增長仍然依靠大量廣告投放實現,這將成為好未來接下來半年的主要壓力。

  30歲登陸紐交所 張邦鑫曾選擇“激進”

  渾水報告發出後一周,曾與張邦鑫有交集的教育圈創業者王峰(化名)在位於中關村丹棱街的辦公室裡對記者表示,“最近可能不太方便聯繫他,昨晚我凌晨1點多下班,看到好未來管理層辦公的那層樓還是通亮。”“他們內部估計是高度緊張”。

  2003年8月,22歲的北大學生張邦鑫創辦學而思(好未來前身)。多位接受新京報記者受訪的好未來員工以及與張接觸過的業內人士談及這位出身於農家的CEO,措辭多是樸實以及具有超越同齡人的沉穩。公開場合裡他常著灰色運動衣,愛談自己的農家出身。

  張邦鑫非常注重口碑。當時國內的培訓機構普遍采取“先交費,再聽課”的模式。學而思則反其道而行之,采取“隨時退費”的模式。

  2009年公司上市前便已入職好未來的陶敏(化名)告訴記者,當時張邦鑫還在管理公司具體事務,進的老師都需要他一個個親自把關,入職之後公司會有系統的培訓,包括授課風格都有相對統一的規定。如今雖然已經脫離具體事務,但張邦鑫每隔幾個月就會給全員開影片會,談戰略講文化。

  7年後的2010年10月21日,學而思正式登陸紐交所,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市值超10億美元。那一年,張邦鑫剛剛30歲。

  上市之後,張邦鑫面對短期內聚集的巨大機會和金錢,選擇了“急速擴張”。張邦鑫曾表示,當競爭對手以百分之二百的增長速度搶佔市場的時候,“控制擴張欲望是很難的事”。

  未經考察,學而思就開始進入一個個大城市拓展。2011年學而思產品供應、教學點和人員大量擴增,這些新增成本後來用了3年才消化掉。張邦鑫也因加速管道擴張被內部眾高管聲討。

  在上市之初至2012年這段時期,除了大規模管道擴張,張邦鑫犯的第二個錯誤與在線教育有關。當年他確定“互聯網突破”方向,認為“在線化”可以依靠好未來一己之力搞定。不過,到2012年底,張邦鑫接管的學而思網校虧損達1700萬元。“那是我最谷底的時候。”張邦鑫對媒體說,“小夥伴們一直說我不務正業”。

  不久,學而思重回過去軌道,開始慢速增長,全年隻進入一個新的城市。

  靠“穩健發展”戰略7年成為行業老大

  2017年,學而思更名為好未來,並超過新東方成為中國教育市值第一股,37歲的張邦鑫以400億元成為胡潤富豪榜上“80後”白手起家首富。

  在多方語境中,俞敏洪與張邦鑫的對比不可避免。二者同為江蘇人、北大校友,分別在中國留學培訓領域與中小學領域做到了最強,兩者公司先後在紐交所上市。

  去年一次兩人同台“論道”時,有媒體形容,“幽默風趣的俞敏洪,遇見滿臉嚴肅的張邦鑫,就好像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有點使不上勁。”“我比較虛,他比較實”,“典型的理科生和文科生思維的不同。”俞敏洪說。

  教育行業一二級市場投資人博實曾在2014年與張邦鑫有過交流,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他用了“非常壓製甚至是謙虛”形容那時張對公司發展的掌控,“當時感覺發展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快一些,但是他把步子壓慢了。”

  回憶2014年與張邦鑫那次交談,博實表示,“當時好未來的廣告投放很少,除了培優以外,其他業務的擴張他做得比較謹慎,都控制得比較好,就是你一看就知道他藏了很多營收跟利潤,就是說它壓著發展速度,發展速度也還不錯,PE也才二三十倍。”

  梳理好未來上市後的發展歷程,“穩健”比較明確作為主基調的年份大概在2012年至2016年之間。

  好未來在穩健與激進之間搖擺

  2018年2月,四部委聯合發文整治校外培訓機構“超綱超前”,引發了社會的一波關注小高潮,在好未來負責培優業務線的中層員工陶敏(化名)告訴記者,治理對培優業務肯定會有一些影響,張邦鑫那時在內部給大家開會,“穩定軍心”,稱國家的治理對認真做教育的人是利好的。

  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與競爭壓力,張邦鑫似乎搖擺於穩健與激進之間。

  一位好未來員工表示,“這幾年明顯的感受就是急了,為了衝增長,不顧成本,抽血培優。”該說法未經好未來官方證實。

  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小班培優課程收入佔好未來營收比重為73%;期內小班培優淨收入增長55.4%,報名人數增長72.4%。有受訪家長表示,若好未來抽血培優力度較大,會擔心影響課程品質。

  另有業內觀察者對好未來的部分線上業務以及之前O2O熱潮時進行的幾次收購的效果存疑,包括渾水報告中提到的對順順留學和輕輕家教的投資。

  熊貓資本合夥人李論曾表示,學生與老師之間供應鏈結構並沒有發生變化。在這一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扛著O2O的概念,互聯網平台難以推翻傳統模式。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的幾位教育行業投資人士認為,好未來盤子很大,張邦鑫近年來想去做一些多元化的嘗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做事比較激進之後,犯錯誤的可能也會增加。

  新京報記者 江波 實習生 童北晨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