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降溫”或與股權質押風險緩解有關

核心提示:

年內48起控制權變更事件,27起為國資入主民營企業,4起為民資接受國資出讓的控制權。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降溫”,與市場環境變化和股權質押風險緩解有關。

國有資本在資本市場上的動嚮往往是投資者密切關注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去年10月、11月“國資馳援民企,緩解股權質押等風險”高潮的逐漸平複,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事件的數量開始回落。不過,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國有資本入主民企的案例仍佔多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新增披露48起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的事件,其中27起為國資入主民企,佔比達56%。

與此同時,民資參與國企的熱情高漲。今年來,民資入主國企的案例至少有4起,另外,還有3起國資上市公司轉讓控制權,受讓方尚未確定,不排除民資接手。

某大型券商投行保薦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科創板推出後殼價值下降,一些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價錢差不多就賣了。今年的政策仍然鼓勵重組,預計下半年國資入場的情況將會持續。”

在二級市場上,國家資金同樣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某私募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家隊在A股的動作可以增加股市流動性,增加市場的信心,也是給普通投資者的股票選擇起到了指明燈的作用。截至今年一季度,國家隊共參股1064家上市公司,持股總市值達31831億,佔流通股總市值的7.01%左右。

年內48起控制權變更,27起國資入主民企

2016年-2017年,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出現了爆發式增長。2018年,是這些質押股票集中到期的年份,加上去杠杆的大背景,不少上市公司出現了股票質押風險,這一年也成了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大年”。

數據也佐證了這一事實。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件分別有89起、85起、62起、85起(包括完成、進行中、失敗等),而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136起。

去年10月,以“深圳已安排數百億資金馳援上市公司”消息為起點,全國掀起“國資馳援上市公司,緩解股票質押等風險”的風潮,國資入主民企的消息也在10月和11月達到頂峰。據不完全統計,僅這兩個月,就有4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變更公告。其中,有28家的受讓方是國資,佔比近70%。

進入2019年,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事件數量開始回落。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截至6月16日共新增披露48起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的事件。其中,27起為國資入主民企,佔比達56%;民資入主國企的事件有4起;民企之間的控制權變更有12起。另外還有4起暫未確定受讓方,其中有3起為國資上市公司征集受讓人,目前尚未確定最終受讓方。還有1起是國資之間的控制權變更,即控制權由下級國資委變更為上級國資委。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來新增的控制權變更事件環比下降,但國資入主民企仍佔主要基調。

“這是近幾年的大趨勢了”。一位金融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民企本身融資成本偏高,往往多從城商、農商、非銀等渠道融資。這些機構處在銀行間市場的下遊,上游水龍頭一收緊,下遊的流動性都有困難。民企引入了國資,是一個巨大的增信措施,在今後的融資上會有很多好處。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資進入上市公司,由不控股逐漸到控股,這種趨勢今年可能會持續下去,也是國企產權改革和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結合,這與國企自身改革的積極推進有關係。”

李錦進一步表示,在國企進行多元化重組的過程中,採用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相結合的方式,在上市公司中進行產權交換,是當前的趨勢。對於國企來說,把產能向新的動能轉化,有利於形成新的產業鏈條;對於民企來說,國資的參股,救活了上市公司的優良資產,客觀上救活了民企,國企的參與,對企業和產業都起到一個支撐作用。

國資入主上市公司 浙蘇粵京企業最多

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新增的27起國資入主民企的案例中,民營上市公司所在地最多的是浙江8家,其次是江蘇、廣東和北京,均有4家。這四個省份合計20家,佔比74%。從行業來看,國資入主的民企屬於建築裝飾、電子和計算機行業的分別有4家、3家和3家,而傳媒、紡織服裝、機械設備和醫藥生物行業均有2家。

最新披露的一起是通信行業的網宿科技,公司所在地為上海。6月6日網宿科技發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成彥、股東陳寶珍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投集團”)簽署協議,陳寶珍和劉成彥分別擬向廣投集團轉讓其直接持有的網宿科技10.37%和1.63%股份。

網宿科技表示,交易前公司無實際控制人,交易後廣投集團持股12%,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有可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權。企查查顯示,廣投集團實控人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

浙江的上市公司萊茵體育控制權變更則經歷了一番波折。今年2月25日,萊茵體育發公告稱,1月24日公司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與自然人范明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後,經多次催促,仍未收到范明科的股份轉讓價款。萊茵達控股以“嚴重違約”等理由,與其解除協議、終止控制權轉讓。萊茵體育很快找到了新的“接盤方”。3月11日,其發公告稱,萊茵達控股與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萊茵達控股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29.90%股份轉讓給成都體投集團。交易完成後,萊茵體育實際控制人將由高繼勝變更為成都市國資委。

湖南的上市公司多喜愛,今年上半年同樣迎來了國資。今年4月15日,多喜愛披露公告稱,控股股東陳軍、黃婭妮夫婦與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建集團”)4月12日簽署協議,陳軍、黃婭妮擬將合計持有的29.83%股份轉讓給浙建集團。企查查顯示,浙建集團實控人為浙江省國資委。

目前,該次交易已經完成。不過交易後,國資並沒有成為實控人,上市公司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國資入主民營上市公司並非都能順利實施。在今年新增的27起國資入主民營上市公司的事件中,金字火腿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失敗的案例。

5月9日,金字火腿披露稱,13天前公司實控人施延軍及金華市巴瑪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與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以及施延軍、婁底中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恆健控股簽署的《放棄行使表決權之協議》於當天終止。

企查查顯示,恆健控股的實際控制人為廣東省國資委。之前的協議約定,施延軍、巴瑪投資擬將合計持有的金字火腿23.88%股權轉讓給恆健控股。同時,公司股東婁底中鈺和施延軍將分別放棄佔14.72%股份和1.57%股份的表決權。

如果交易完成,恆健控股將持有金字火腿23.88%的股份和29.99%的股份表決權,成為控股股東,廣東省國資委將成為金字火腿實控人。

國資出讓控制權,4起被民資接手

今年以來,國資出讓控制權主要采取公開征集的方式。除永輝超市要約收購中百集團外,石大勝華、格力電器、中興商業、ST中基、*ST百花和新賽股份等6家國資實控的上市公司均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尋求資金進入。其中,中興商業、*ST百花和新賽股份已確認受讓方為民企,分別為遼寧方大集團、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和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其余3家公開征集暫未有確定受讓方。

在民資入主國企的案例中,卓爾控股頗受關注。

在歷經2012年-2017年5年6次舉牌漢商集團、2018年11月發起“終極”要約的“馬拉松式”收購後,“卓爾系”掌門人閻志及其一致行動人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4日合計持有漢商集團39.5%股份,超越公司原第一大股東武漢市漢陽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持有的35.01%股份。

3月15日,漢商集團董事會換屆,“卓爾系”與“漢商系”的董事數量之比最終定格在5比4,閻志也當選漢商集團第十屆董事長,原董事長張憲華當選為副董事長。

“卓爾系”旗下擁有大智聯(物流供應鏈)、大通商(港口物流)、大文旅(武漢客廳、書店、孝感小鎮)、大智造(飛機、紡織)等四大業務,目前已經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香港上市的卓爾智聯和中國通商集團,以及紐交所上市的蘭亭集勢,漢商集團是“卓爾系”第一家A股市場的上市平台。

拿下漢商集團的閻志並沒有滿足。今年2月1日,新賽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新疆艾比湖農工商聯合企業總公司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新賽股份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3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9%,轉讓價格不低於3.76元/股。

轉讓完成後,艾比湖總公司仍持有公司13.17%股份,新賽股份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企查查顯示,新賽股份實際控制人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農第五師國資委。

2月25日,新賽股份收到艾比湖總公司發來的通知函,在公開征集期內僅有卓爾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股份受讓意向書》等報名材料,並支付了履約保證金。按照公開征集相關程序規定,經資格審查,初步確定卓爾公司為本次股份轉讓的擬受讓方。

當初與“卓爾系”一同爭奪武漢商百上市公司的永輝超市,終於在長期蟄伏中百集團後,於今年3月28日啟動要約收購。當天,中百集團發公告稱,永輝超市擬要約收購中百集團股份數量最多不超過6905.56萬股,佔總股本的10.14%。

2019年一季報顯示,永輝超市及其全資子公司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永輝物流有限公司為一致行動人,分別持有中百集團股份15.02%、9.84%和5.00%,合計29.86%,如果此次要約收購完成,永輝超市持股將達40%,而同為武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制下的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07%和13.93%,合計34%。

5月27日,中百集團披露的要約進展情況顯示,本次要約收購尚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有關部門審查通過,因此,無法自披露《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提示性公告》之日起60日內公告《要約收購報告書》。

控制權變更減少,或與股權質押風險緩解有關

去年以來,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的熱潮,以及國資入主上市公司的現象,頗受市場關注,也引起議論。

對此,201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的聯合採訪時表示,社會上所謂“國進民退”的議論,既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最近,一些前期通過高負債擴張較快的民企,由於偏離主業,在流動性上遇到困難,國有銀行或者國有企業進行幫助甚至重組,是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恰恰體現國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劉鶴認為,這是好事,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等人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談到了“國進民退”或者“國退民進”的話題。

他認為,在發展當中,國有企業之間有競爭,而且很激烈、很殘酷。民營企業之間也有競爭,也很激烈、很殘酷。國內企業、國外企業之間也有競爭,所以競爭是市場的普遍法則。正是在這種競爭中,使得我們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正是在競爭中,使得我們企業的水準不斷地提升;也正是在這種競爭中,給我們的市場提供了更好的、更方便的、價格更低的各種產品和服務。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案例數量開始回落,業內人士認為,與市場環境變化和股權質押風險緩解有關。

某大型券商投行保薦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我覺得,控制權變更事件的減少,與二級市場走勢和科創板相關,一方面二級市場年初企穩回升,緩解了股權質押爆倉的壓力;另一方面,科創板推出後一些企業轉向科創板上市,而不是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

“國資入主,就是和民企共同發展,因為控股佔主要地位,上市公司董事會等主體肯定會發生變化,但變化不一定都是以原有的國企管理方式,例如說經營權,就可以交到職業經理人甚至民企手裡。”李錦表示,“根據我的理解,不能用傳統的國企管理方法,最好是兩種優勢結合在一起,民企的優勢包括職業經理人制度、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一個機遇,不能簡單地用過去傳統的一股獨大的管理方法。”

延伸閱讀:

匯金等國家隊持股市值超3兆

“國家隊”是二級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其相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某私募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家隊在A股的動作可以調解股市流動性,提振市場的信心,也給普通投資者的股票投資起到了指明燈的作用。

今年一季度國家隊大幅增持的上市公司有天健集團、柳工、蘇寧環球、軟控股份、上海萊士、歐菲光、全信股份、美都能源、複星醫藥、航天信息、恆瑞醫藥、ST康美、康恩貝、安信信託、中國外運和中國中冶等,其中醫藥股受到國家隊青睞。遭國家隊大幅減持的上市公司包括*ST海馬、*ST津濱、*ST康得、浦發銀行等。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國家隊共參股1064家上市公司,持股總市值達31831億。其中,中國證金持股市值為6673億元,中央匯金持股市值為23268億元。同期A股流通總市值為45.39兆,國家隊持有的總市值佔流通股總市值的7.01%左右。

在國家隊持股的1064家上市公司中,金融類上市公司頗受國家隊的青睞,國家隊持有56家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西南證券研報顯示,國家隊已連續十六個季度保持對金融行業市值第一的位置。2019年第一季度國家隊對金融類上市公司的持倉市值為2.51兆元。

在國家隊持股的金融行業上市公司中,包括27家券商,在國家隊於2019年第一季度合計減持3.25%的前提下(其中中央匯金減持2.90%,中國證金減持0.35%),申萬宏源被國家隊持有280.37億元的市值,成為券商中國家隊持有市值最高的。

在國家隊持有的金融類上市公司中,國家隊持股市值位居前三位的上市公司均為銀行類,分別為中國銀行(持股市值7457.30億元)、工商銀行(持股市值為7379.84億元)和農業銀行(持股市值為5041.56億元)。在國家隊持股的18家銀行中,除去浦發銀行遭減持外,其余17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沒有變化。

此外,國家隊還持有4家保險公司、3家信託公司和4家多元化金融公司的股份,總體持股情況變化不大。在4家被國家隊持股的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被持有的股份市值最高,為1142.59億元。今年一季度,新華保險被增持,增持後,新華保險被國家隊持股的市值為560.56億元。3家信託公司中,安信信託被增持,陝國投A和愛建集團無變化。4家多元化金融公司中,中航資本被減持,其余無變化。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設備製造業也在國家隊的持倉情況中佔據著一定比重,機械設備的持股市值連續十五個季度維持第二名的位置。2019年第一季度國家隊持有此類行業的股票有210隻,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222隻減少12隻;2019年第一季度持倉市值為1470.72億元,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233.88億元增加236.84億元,增加幅度為19.19%。

新京報記者 肖瑋 張妍頔 編輯 趙澤 校對 張彥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