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航母微妙時刻停靠香港,專家:中美之間鬥而不破

【環球網軍事報導 駐美國、日本特約記者 溫燕 李珍 記者 蘇靜 魏輝】這是中美緩和關係、釋放善意的舉動嗎?21日,美國“裡根”號航母戰鬥群停靠香港,引來外界猜測紛紛。美國軍艦停靠香港進行訪問、補給本來很常見,不過由於一段時間來中美關係的緊張,特別是今年9月美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停靠香港的申請據報遭到拒絕,所以美國航母這次來港備受關注。

11月21日,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裡根”號,連同另外3艘美軍軍艦訪問香港。

除了聯繫到即將舉行的G20峰會,分析人士還注意到,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上,兩軍就保持交往、增進溝通達成一致。彭博社21日稱,此次多艘美國軍艦停靠香港,是美中兩國之間軍事緊張關係有所緩和的信號。

關注航母靠港的同時,外媒還提到美軍稍早前發布的另一條消息:美國空軍兩架B-52戰略轟炸機周一飛越南海“爭議島礁附近”。看來,兩個大國該交流要維持正常交流,該有的矛盾衝突恐怕也無法回避。“至少到目前為止,中美之間是鬥而不破,這可能也是中美相處的常態。”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友好姿態”

由於香港海事處網站提前發布了“裡根”號航母戰鬥群訪港獲批的消息,香港當地媒體一直緊盯著“裡根”號何時到港。21日上午,香港《商報》網站發布快訊和照片稱,記者觀察到,“裡根”號進入香港水域,於10時45分左右經過數位港對面的東博寮海峽,隨行的還有一艘飛彈巡洋艦和兩艘飛彈驅逐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1日稱,4艘美國軍艦停靠香港,約7000名美國軍事人員進入中國領土。不到兩個月前,中國曾拒絕一艘美國軍艦的類似訪問。現在中方允許美國海軍停靠,被視為是在下周阿根廷二十國集團(G20)長官人會晤前緩解緊張局勢的舉措。中美最近圍繞南海交鋒不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周三的舉動可能被解讀為下周國際峰會前的友好姿態。

“美國軍艦自上次被拒絕以來首次訪問香港,這是兩個大國之間軍事緊張關係緩和的信號。”美國彭博社做出類似的解讀。文章稱,美國海軍艦艇停靠香港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中國今年早些時候拒絕美國“黃蜂”號兩棲攻擊艦靠港,據信是為了抗議美國以購買俄羅斯武器為由製裁中國軍方。美國防長馬蒂斯本月早些時候在華盛頓會見了中國防長魏鳳和。美國國務院表示,雙方同意,“兩軍關係可以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因素”。儘管雙方在外交和安全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都同意增進溝通,降低風險,並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報導還援引香港嶺南大學一名專家的話稱,“裡根”號航母戰鬥群的訪問表明,中美雙方最近都在努力改善兩軍關係。

當日站在“裡根”號甲板上進入香港的美國水兵。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稱,20日在“裡根”號航母駛往香港途中,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巨集及其他一些軍官應邀乘軍機登上航母,並觀看美國海軍F-18“超級大黃蜂”戰機的起飛和著艦演練。軍事分析人士表示,這次停靠訪問以及美國海軍邀請解放軍指揮官參觀航母表明,儘管雙方發生貿易戰,並面臨更廣泛的戰略緊張,但華盛頓仍希望保持兩國的軍事關係。

據了解,在訪港之前,“裡根”號航母戰鬥群與美國“斯坦尼斯”號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了多天的聯合訓練演習。美國海軍通過聲明介紹,在港期間除了進行補給,“裡根”號航母戰鬥群還計劃“通過體育活動、社區關係項目和登艦觀摩活動與香港市民互動”。香港媒體稱,航母戰鬥群指揮官卡爾·托馬斯21日抵港後講話時,提到不到兩個月前美國“迪凱特”號驅逐艦在中國南海島礁附近與中國驅逐艦的近距離接觸事件,並表示“不擔心”中國的海軍建設。

B-52再飛南海

報導“裡根”號停靠香港的消息時,不少美媒還同時提到另一個消息:美軍B-52轟炸機飛越南海。CNN稱,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2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兩架美國空軍的B-52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周一參加了在“南海附近的例行訓練任務”。聲明稱,“最近的這項任務符合國際法和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長期承諾”。

《南華早報》21日稱,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帕特裡克·墨菲19日在香港說,美國一直與中國保持高級別外交接觸,進行雙邊和多邊對話,但不會對中方在南海和台灣問題上的要求讓步。

在分析人士看來,美國既在有些方面與中國溝通合作,同時有矛盾和分歧的地方又直截了當地施壓,這或是中國今後與美國打交道的常態。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至少到目前為止,中美之間是鬥而不破。中美關係隨著力量形態的改變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現在主要的“鬥爭點”不在軍事層面,而在經貿領域。以前中美關係一緊張,首先就是中斷軍事交流,經貿層面依然維持正常往來。現在反過來了,中美關係緊張先體現在經貿層面,但是軍事領域保持往來。這表明中美雖處於激烈博弈階段,但雙方始終還是維持了底線,就是中美之間的根本面不能破裂。

當日正在進入香港水域的“裡根”號航母。

經貿問題上,美國的策略似乎也是該施壓施壓,該談判談判。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20日聲稱,中國未能改變“不公平、不合理和扭曲市場的做法”。同一天美國彭博社則稱,在月底美中兩國長官人計劃在阿根廷會晤之前,川普政府正試圖為對華談判“注入樂觀情緒”。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20日表示,川普對與中國達成協定持樂觀態度,“他相信中國願意達成協定”,雙方在各級層面正在進行“非常細致的溝通”。

當天,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行“G20峰會前瞻”新聞發布會,該智庫高級副總裁馬修·古德曼表示,中美貿易爭端對於全球經濟增長都是一大威脅,他個人認為中美有50%的可能性達成貿易“停戰”協定。

誰在自作多情?

對於“裡根”號訪港及其此前在西太平洋的動向,台灣《自由時報》等綠營媒體強調了一個不一樣的觀察角度,正值“台灣九合一選舉前夕”。有島內人士此前稱,美軍雙航母現身西太,是“對台灣民主自由價值的肯定”,給民進黨“催票”。

“綠營自作多情立遭打臉”,台灣《中國時報》21日稱,為拉抬疲弱選情,綠營近期不斷放話,把所有美軍在太平洋與南海的動作一律解釋為“關注台灣選情”。可惜美軍自有其任務,就在綠營自作多情的囈語中,美航母“裡根”號及護航艦隊駛入香港停靠補給,甚至還邀請解放軍登艦參觀,給造謠的媒體一個結結實實的耳光。

香港中評社稱,美航母來港停泊補給,不是來搞事。允許“裡根”號再次訪港,可視為北京友善的表示,也顯示中美關係鬥而不破,出現趨於緩和的跡象。這可能是台灣當局不願見到的,甚至是害怕的。中美關係未來仍會有起伏,但就算競爭激烈,仍會鬥而不破,在更大的利益考慮下,兩國必須也肯定能找出妥協的途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