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夜間經濟2.0,誰將是“夜貓子”之城?

幾天前,敦煌莫高窟宣布年內將開放“夜場”,以吸引更多敦煌文化愛好者夜遊莫高窟。同樣是文化傳承之地,故宮在上月首次舉行的“紫禁城上元之夜”也狠賺了一把人氣。

更不用說,各個城市在春節期間舉行的各種大小不同、形式類似的“夜遊”活動。它們大多設在公園等公共場所,構築起規模較為龐大的夜間景觀,北京“故宮燈光秀”、西安“大唐不夜城”、成都“夜遊錦江”等活動,均在當地引起不小轟動。

夜間經濟不是新生詞匯。但可以感知到,這種經濟模式正在與以往“吃喝玩樂”為基礎的夜間消費日漸不同。一種說法是,目前夜間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下半場,且已成為城市競爭中的新賽道。

圍繞這條賽道的各項配套設施還在加速。早在去年三月,成都就推出12條夜間公交線路,將22:00-1:00運營線路比例提高至32%。而在北京,“點亮”夜間經濟被提上2019年北京市政府的工作日程。

多個城市瞄準夜間經濟新賽道,誰將拔得頭籌?

比拚:夜間經濟2.0

上海力推“地標夜市”,天津打造“夜津城”

北京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成都打出“組合拳”

仿佛就在一夜間,每個城市都意識到了夜色背後隱藏的經濟價值。

上海在2017年就公開表示,要在當年內力爭推出4至5個能夠體現上海飲食文化、民俗風情,且滿足海內外遊客多元消費需求的“地標型夜市”;第二年,另一直轄市天津也提出要打造“夜津城”: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經過3至5年的努力發展形成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示範街區。

夜市、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兩種不同的名詞都指向了夜間經濟。一般而言,夜間經濟包括娛樂、飲食、休閑甚至旅遊等領域。尤其是在當前許多企業實行“996”工作制度的情況下,夜間經濟逐漸成為大城市的主要經濟收入。

但經濟發展始終要與城市戰略相適應。仲量聯行成都董事總經理謝凌表示,夜間經濟作為城市競爭新賽道,已經從“1.0”時代向“2.0”時代邁進——以往注重單一消費業態的培育,而通過產業融合營造多元消費新場景則成為新一輪競爭的突破口。

以“夜間經濟”為關鍵詞搜索,今年來就有諸多城市相繼頒布多項計劃和規範,目標直指“2.0”。

北京仍是其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鼓勵重點街區、商場、超市以及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深入推進“深夜食堂”,讓北京夜色更精彩。

除了商業和服務業作載體,更完善的配套設施為未來的大體量發展“未雨綢繆”。去年三月,成都推出12條夜間公交線路,將22:00-1:00運營線路比例提高至32%。

成都的夜生活向來全國聞名,這32%的夜間運營線路更像是政府實實在在給予的支持。隨後,《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中強調,要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加強夜間經濟的環境營造,加快培育錦江夜消費商圈,引入現代新興消費業態,打造成都夜消費地標。

謝凌認為,隨著融合了藝術、文創、文博、賽事等新興消費業態的出現,成都在夜間經濟同城市戰略結合的過程中,成為在“2.0”時代競逐的競爭力。

探因:市場潛力巨大

夜遊故宮門票秒完,多地夜遊客流量猛增

市場驅動是城市爭奪“夜貓子”的重要原因

“其實,故宮開放深夜參觀引發熱議說明中國百姓對博物館夜間開放以及夜晚經濟的極大熱情。”一位微博用戶如此寫道。

這也揭示了各大城市爭相搶奪“夜貓子”的重要原因:市場驅動。

影響力最大的,是北京故宮在元宵節的夜晚首秀。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故宮選擇在兩天內拿出3500個參觀的名額。門票預約的速度可以用“秒”計算——首日500張門票開放即被預約完畢,次日網站伺服器甚至因巨大的流量瞬間崩潰。

也許很難判斷預約者是因何種原因願意進行如此激烈的競爭,但至少從預約情況來看,人們的夜間活動仍是相當活躍。在多家媒體報導中,夜遊故宮的“黃牛票”價格最高炒到了9999元,夜間消費的潛力也可見一斑。

而在今年春節,近不完全統計,十餘個全國城市紛紛打出“夜遊”牌。文化,是他們不約而同的經濟共性。古都西安升級打造“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在除夕當晚就吸引約35萬遊人,大年初二遊客到訪量更是高達45萬人次。

無獨有偶,成都也在春節期間完成了對“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詮釋。春節期間,成都推出“夜遊錦江”項目,在沿錦江而建的240公里錦江綠道中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節、夜宿”六大主題場景,僅一期開放的重點節點就吸引了16.6萬人次觀遊。

挑戰:城市管理配套

最大的挑戰是打造個性元素、尋找城市特色

最大的需求是公交、調度、預案要跟上

當夜間經濟的價值被越來越多城市所看到,隨之而來的就是“成長的煩惱”。

燈會就是當前最顯著的“痛點”。這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被城市視作夜間經濟的重要切入口,近年來舉辦燈會的城市數量正在呈倍增長。

謝凌表示,傳統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而如何規避簡單的複製化發展,將在地文化進行特色的活化展現則需要重點考慮。比如成都夜間經濟迭代的本質就是一種以天府文化創新演繹為內核,疊加科技等前沿表達手段,融合多元消費場景的新模式。

事實上,夜間經濟本身就自帶“個性元素”。曾帶領團隊深度參與成都“夜遊錦江”項目規劃的仲量聯行成都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回憶,夜間經濟消費場景設計是仲量聯行為錦江綠道、錦城綠道等進行策劃建議時的重點之一。尤其是,IP項目不僅要國際化,更要挖掘和結合在地文化深刻內涵,並將綠道生態資源本底條件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導入更多新的夜間經濟形態,遊客的夜間停留和消費時間將得以延長,從而拉動消費增長。

同樣在成都,今年元宵節當天舉辦天府熊貓塔煙花秀通過採用“電子煙花”來產生火藥煙花的燃放效果,使其與其他城市的煙花秀產生差異,形成城市特色。

另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城市公共交通、調度管理、應急預案是否能跟上大型公共夜間活動常態化運行的步伐?

相比較而言,公共交通是容易被解決的問題。此前,走在前面的上海已經嘗試調整地鐵末班車時間,而成都早就推出了夜間公交線路。

但當夜間活動更加常態化發展,城市是否能確保調度管理能否運轉如常,應急預案能否及時生效?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也許當越來越多夜間大型活動的出現後,將通過分散人群的方式疏解上述問題。但想要把握夜間經濟的城市,還得繼續在城市管理上修好內功。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編輯 陳怡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