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太宗征遼勞而無功?被射瞎眼睛?真相並非如此

墓志銘系列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高句麗榮留王九年),在高句麗世襲貴族高量的府邸裡,一名男嬰誕生了。他被命名為“高質”,字“性文”。

高句麗貴族子弟姓漢姓、取漢名,還很講究地取表字,對此,我們不用大驚小怪。高句麗長期吮吸中華文化的乳汁,吸收中原文明的甘霖,其國運興衰更是與中原王朝息息相關。

在高質出生這一年的六月初四日(公歷七月二日),高句麗西邊五千多裡之外的大唐帝都長安,發生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逼父讓步,奪得皇位繼承權,並於當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即位為帝,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小嬰兒高質的個人命運,就將在高句麗與唐朝、與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後代的交流、碰撞中沉浮轉折,演奏一曲扣人心弦、蕩氣回腸的華彩樂章。

對高質家鄉,隋唐人有好幾種稱呼,包括“高麗”、“朝鮮”、“高句麗”等。高質家族世代顯赫,但原本並不姓高。據墓志銘記載,東漢末年,董卓的部下、遼東太守公孫度建立地方政權“燕”,發兵攻打高句麗。高質的第十九代祖(名“密”)領兵擊破燕軍,保全了高句麗的疆土,因功獲封為王爵。“密”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堅辭不受。於是,國王改封他食邑三千戶,賜姓高,代代世襲。

高質的曾祖父高前官至三品位頭大兄,祖父高式曾擔任二品“莫離支”,大致相當於兵部尚書兼宰相,父親高量官居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高質投胎技術好,完全不存在升學、就業、買房的壓力,但從他的人生軌跡來看,他並沒有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對於國內和國際事務,他應該都保持著密切的關注。或許從記事起,他就逐漸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和西邊的中原唐朝人相比,高句麗人的日子過得太苦、太難了。

【1.《隋書》:高麗之先,出自夫余……硃蒙建國,自號高句麗,以高為氏。2.墓志銘原文:公諱質,字性文,遼東朝鮮人也。青丘日域,聳曾構而凌霄;滄海谷王,廓長源而繞地。白狼餘祉,箕子之苗裔實繁;玄鱉殊祥,河孫之派流彌遠。十九代祖密,後漢末以破燕軍、存本國有功,封為王,三讓不受,因賜姓高氏,食邑三千戶,仍賜金文鐵券曰:宜令高密子孫,代代承襲。自非烏頭白,鴨淥竭,承襲不絕。曾祖前,本藩三品位頭大兄,祖式,二品莫離支,獨知國政及兵馬事。父量,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並材望雄傑,匡翊本藩,聲芬暢遠,播聞中國。】

高句麗人主要難在以下四點:一是自然環境差,農業生產力低下,人民常年節衣縮食。高句麗天寒地凍,地貌以山地、森林為主,耕地貧瘠,用水困難。農民一年四季辛勤勞作,糧食和布帛的產量仍然很低,甚至無法達到自給自足的標準。為了維持族群生存,百姓勒緊褲腰帶,減少飯量,節省糧食,迫使人體生理機能適應饑餓,把饑餓改造為一種世代相傳的風俗。習慣成自然,高句麗人餓慣了,似乎覺得肚子也沒那麽餓了。

【《太平禦覽》引范曄《後漢書》曰:高句驪國,節於飲食……《魏略》曰:多山林,無源澤,其國貧儉土著。《魏略》曰:多山林,無源澤,其國貧儉土著……土田薄瘠,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

二是國君好大喜功,大興土木,百姓勞役繁重。高句麗國君注重生活品質,重視居住條件,崇尚奢侈浮華,熱衷於修建宮殿。出於防禦中原王朝的需要,有時還要勞師動眾,修築長城,興建國防工事。

【1.《太平禦覽》引范曄《後漢書》曰:高句驪國,節於飲食,而好治宮室……其王好修宮室……2.《三國史記》:春二月,王動眾築長城,東北自扶余城,東西南至海千有余裡,凡一十六年畢功。】

三是等級森嚴,底層稅負沉重。據《魏略》記載推測,高句麗下層平民承擔全部賦稅,地位卻很卑微,如同奴婢,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另以隋朝時期為例,高句麗人頭稅為每人繳納五匹布,五石谷。佃戶稅負分為三等,一次為一石、七鬥和五鬥。無業遊民也要繳稅。高句麗規定失業者每三年納一次稅,十個失業者共同承擔一匹細布。至於這種吃飯都成問題的人群怎樣才能湊齊一匹細布,官府就不管了。

【1.《太平禦覽》引《魏略》曰:下戶給賦稅,如奴。2.隋書:人稅布五匹,谷五石。遊人則三年一稅,十人共細布一匹,租戶一石,次七鬥,下五鬥。】

四是以嚴刑峻法實施高壓統治,重刑泛濫。這種高句麗特色聲名遠揚,在中原不同朝代的史料中都能找到記載。例如中國三國時代記錄曹魏歷史的史書《魏略》記載,高句麗不設監獄,犯罪者不分罪行輕重,經評議定罪就處死刑,妻子一律籍沒為奴婢。犯盜竊罪者還要處以贓款十二倍的罰金。另據《隋書》、《舊唐書》記載,高句麗對犯有叛逆罪的犯人處刑異常殘忍,先捆在柱子上,眾人舉火把輪流燒烤犯人的身體,燒到遍體焦爛,再斬首示眾。

【1.《太平禦覽》引《魏略》曰:無牢獄,有罪者即會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盜一責十二。2.《隋書》:反逆者縛之於柱,爇而斬之。3.《舊唐書》:有謀反叛者,則集眾持火炬競燒灼之,燋爛備體,然後斬首。】

嚴酷的生存環境在客觀上造成兩個效果:第一,高句麗社會治安極好,犯罪份子絕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第二,高句麗人吃苦耐勞、抗寒耐餓,服從性強。這樣的民眾組成高句麗的軍隊,戰鬥力當然很彪悍。再加上山高林密、陸路險峻,冬長夏短、氣象酷寒,在航海技術還有待提高的隋唐之交,造就了一個窮而不弱、易守難攻的高句麗。

也正因此,面西邊的中原王朝,高句麗統治階層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仰慕中華文化,就連國都平壤也取別名叫“長安城”。關於這一點,大家還可以去翻本系列的另一篇文——

《自古“床”事無小事,千萬不要“上”錯“床”》

,看看高句麗國王夫婦的那張坐床。【《太平禦覽》:都平壤城,亦曰長安城。】

另一方面,他對中原王朝的霸主地位口服心不服,一邊稱臣納貢、接受中原的冊封,一邊覬覦中原的財富,不時對邊地開展侵擾劫掠。例如隋文帝開皇年間,高句麗國王高元率領一萬多名靺鞨騎兵襲擊遼東西部,被營州總管韋世衝擊退。

高質肯定聽家裡老人們說過,那一年,隋文帝真的怒了,下詔廢黜高元的王爵,大興問罪之師。但由於山高路遠、補給困難,中原將士又無法適應東北地區的高寒氣象,隋軍還在出征路上就陷入糧草不濟、瘟疫流行的困境。而高元也沒有做好情報工作,誤認為隋軍兵強馬壯,早早地遣使謝罪,上表中不惜說出“臣就是遼東的一坨屎,請陛下不必跟這坨屎計較”這種自辱的話。務實的隋文帝借坡下驢,同意雙方言和,避免了一場乾戈。

之後,理想主義者隋煬帝繼位。他對高句麗缺乏耐心,不想再陪它玩“鬧了又好、好了又鬧”的遊戲,無視中原民力的承受限度,發動三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結果三戰三敗,損失慘重,這也是隋朝二世而亡的重要肇因。

高句麗卻通過這三次戰爭中樹立了對中原王朝的心理優勢。可以想象,家裡的老人經常自豪地教導小高質:“是我們推倒了大隋!”

高質卻慢慢開始思考:缺少經濟基礎和民心擁戴的強悍會不會是“外強中乾”?對於這個深層次問題,當時的國王——榮留王似乎也有自知之明,對唐朝采取恭順+防範的兩手措施。

榮留王名叫高建武,又名“高成”(有點眼熟……)。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高句麗榮留王二年)、621年,榮留王兩度遣使入唐朝貢(注:相關史料在王氏高麗金富軾編修的《三國史記》中均能找到印證,部分見截圖,可證明中國史書的可信度);622年,榮留王遵照唐高祖李淵的敕旨,找到一萬多名困居高句麗的前隋朝士兵,送還唐朝,同時接回一些流落中原的高句麗人。【李淵敕書:在此所有高麗人等,已令追括尋即遣送;彼處有此國人者,王可放還,務盡綏育之方,共弘仁恕之道。】

自626年八李世民坐上大唐天子寶座起,唐朝上升的勢頭愈加明顯。630年(唐太宗貞觀四年、高句麗榮留王十三年),唐軍大破突厥,生擒頡利可汗,覆滅東突厥。榮留王受到極大震動,立即遣使朝賀,並進獻高句麗疆域圖,以示臣服。實際上,榮留王對唐朝的戒備心也加深了。631年,他下令修築長城,加強防禦。

然而,兒童高質那雙清澈明淨的眼睛想必看見了另一個現象: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修長城;在榮留王高成啟動高句麗長城建設的同一年,李世民派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訪問高句麗,此行不為耀武揚威,只有一個要求:隋朝征遼將士很多戰死在高句麗,大唐天子要把他們的骸骨接回中原安葬。

榮留王遵旨辦理,無數隋朝戰死者魂歸故土,唐朝還為亡靈舉行了祭奠儀式。【《資治通鑒》:秋,八月,甲辰,遣使詣高麗,收隋氏戰亡骸骨,葬而祭之。】

高質或許問過父親:“唐天子如此敬重為國征戰、捐軀的將士,不因他們是前朝軍士就有所輕視,一定深得三軍愛戴;把子弟送進軍隊的黎民百姓應該也很欣慰。國力必定蒸蒸日上吧?”不知父親高量是否回答這個問題,但歷史給出了答案——唐朝先後於635年、640年攻滅了吐谷渾和高昌。榮留王心驚膽戰,派遣世子入唐朝貢,隨後又派遣高句麗貴族子弟赴唐留學。

641年,唐朝兵部職方郎中陳大德奉詔出使高句麗。他遵照李世民的指示,沿途不露聲色地調查高句麗的山川風俗。每到一座城池,就向守城官員饋贈綾羅綢緞,讓守城官員高高興興地充當導遊。唐朝使團深入高句麗國土,順利探訪到許多情況。可是,當陳大德隱晦地建議討伐高句麗時,李世民的回答依然冷靜理智:“我如果發兵數萬征討,高句麗必然傾全國之力自救;假如另派海軍從海路奇襲平壤,倒是不難攻克。但山東各州縣在隋朝末年所受創傷尚未痊愈,我不想勞役當地百姓。”

中原連年豐收,糧價親民,三、四文錢就能買到一鬥粟,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李世民卻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態,注意愛惜民力。年滿十六歲的高質得知這些情況,也許暗暗羨慕:“我們高句麗也有這樣賢明的天子就好了……”

【《資治通鑒》:1.上曰:“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別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但山東州縣凋瘵未複,吾不欲勞之耳。”2.比年豐稔,長安鬥粟直三、四錢。】

令人惋惜的是,這段相對友好的時期很快走到盡頭。公元642年十月(唐貞觀十六年、高句麗榮留王二十五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弑君篡權,擁立寶藏王——高(寶)藏為傀儡國王,對內大搞恐怖統治,以懾服人心;對外聯合百濟,侵略新羅,新羅善德女王派人向唐朝求援。李世民仍舊保持著耐性,沒有乾預高句麗內政,於643年依例冊封高藏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順便遣使赴平壤,勸誡淵蓋蘇文不要進攻新羅,竟遭到拒絕。

淵蓋蘇文的舉動觸犯了唐朝的底線。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原王朝陽奉陰違,態度陰晴不定,本來就不夠老實;如果再放任淵蓋蘇文肆意妄為下去,將損害唐朝在東亞的霸主權威,進而動搖北方部族對大唐的忠誠,可能導致邊疆不穩。所以,高句麗已是釘在唐朝東北方的一根大毒刺,必須盡早除之而後快。至於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是本質。

在對雙方實力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李世民作出了決策:以滅亡高句麗、擒殺淵蓋蘇文為目標,禦駕親征。同時,他吸取隋煬帝的沉痛教訓,隻征發中原士兵十萬三千人,且以身作則,征遼期間起居及出行儀節一概從簡,飲食只需充饑,不準備禦用美食,但凡能涉水通行的河流就不造橋、能走的路就不做額外修繕,盡量減輕百姓負擔。

【《親征高麗手詔》節選:高麗莫離支蓋蘇文,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竊據邊隅,肆其蜂蠆。朕以君臣之義,情何可忍。若不誅翦遐穢,無以澂肅中華。今欲巡幸幽薊,問罪遼碣,行止之宜,務存節儉,所過營頓,無勞精飾。食唯充饑,不須珍膳。水可涉度者,無假造橋;路可通行者,不勞修理。禦營非近縣學生、老人等無煩迎謁。】

公元644年(唐貞觀十八年),李世民率領十萬餘名唐軍將士踏上了征程。應戰的高句麗野戰部隊超過二十萬人。這是李世民軍人生涯中又一次以寡擊眾的戰役。

【《資治通鑒》雙方兵力對比史料:1.甲午,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衛率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2.貞觀十九年(五月)乙亥,高麗步騎四萬救遼東,江夏王道宗將四千騎逆擊之……丙申……烏骨城遣兵萬餘為白岩聲援,將軍契苾何力以勁騎八百擊之……(六月)丁巳,高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在高麗、李氏朝鮮王朝的史料中找不到反證。】

此時,十九歲的高質在想些什麽呢?應該在祈禱高句麗軍隊重演三破隋軍的奇跡吧!即使對大唐天子有一份崇敬之情,高質畢竟還是高句麗人。但是,戰役進行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極有可能震撼了他年輕的心。

一、唐軍每攻佔一地,都會廢除高句麗嚴苛的刑罰,改用唐律。為此,李世民專門頒布《禁遼東重刑詔》(節選):所以陳兵伐罪,兼暢皇風,使懷附之徒,同霑聲教,息彼貪殘,除其弊俗。今遼東之野,各置州縣,或有舊法,餘風未殄。宜即禁斷,令遵國憲。

二、遵照李世民的敕旨,唐軍一路收埋隋朝征遼陣亡將士的骸骨。【《收瘞征遼士卒詔》:日者隋師度遼,時非天讚。從軍士卒,骸骨相望,遍於原野,良可哀歎。掩骼之義,抑惟先典。其令並收瘞之。】

三、唐朝科技昌明,武器先進。李勣用“拋車”(可理解為唐式大炮)攻打遼東城,可從一裡地以外拋出重達三百斤的巨石。遼東城在城樓上堆積木材,以阻擋“拋車”襲擊,卻於事無補,一觸即潰。唐軍又用“撞車”(可理解我唐朝式坦克)撞擊遼東城的樓閣,獲得碾壓性的勝利。這可是高質聞所未聞的神秘武器啊!

《舊唐書》:李勣已率兵攻遼東城。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斤石於一裡之外者,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勣列車發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又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

四、大唐天子身先士卒,和將士同甘共苦,用兵如神。李世民親率一萬多名披甲重騎兵,與李勣會師,合圍遼東城。見南風強勁,李世民果斷命令唐軍火燒西南城樓。大火蔓延全城,唐軍趁勢攻克遼東城,改為“遼州”。

【《舊唐書》:帝親率甲騎萬餘,與李勣會,圍其城。俄而南風甚勁,命縱火焚其西南樓,延燒城中,屋宇皆盡。戰士登城,賊乃大潰,燒死者萬餘人,俘其勝兵萬餘口,以其城為遼州。】

五、唐軍中的“夷狄”將士享有公平的待遇,李世民對他們“愛如一家”,他們也甘願為唐朝奮勇效命。譬如唐軍兵臨白崖城(又作白岩城)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突厥人阿史那思摩中箭負傷,李世民親自為他吮血,將士們倍受鼓舞。再如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領千名突厥騎兵冒險誘敵。

【1.《舊唐書》:師次白崖城,命攻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帝親為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勵。2.《三國史記》:帝恐其低徊不至,命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3.延壽、惠真率十五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太宗引入轅門……授高延壽鴻臚卿,高惠真司農卿。】

六、李世民自掏腰包犒賞唐軍將士,製止唐軍對高句麗城池的報復行動。事情發生在白岩城。該城城主孫伐音降而複叛,李世民震怒,口頭答應以城中人口財物分賜將士。但在孫伐音二度請降時,李世民後悔了。李勣不能理解,執意要求天子拒絕孫伐音投降,允許唐軍將士燒殺擄掠。李世民下馬,親自給他做思想工作:“將軍所言有理,然而我實在不忍心縱兵殺戮平民、擄掠他們的妻子。我自己出錢賞賜將軍麾下有功將士,保全這座白岩城。”唐朝最終接受了白岩城的投降,俘獲士女一萬人及具備入伍條件的男丁二千四百人,設定岩州行政區劃,任命孫伐音為岩州刺史。假設李世民不阻止李勣開展報復行動,孫伐音和兩千四百名男丁必死無疑,那些士女的也一定很不妙。

【1.《舊唐書》:初,遼東之陷也,伐音乞降,既而中悔,帝怒其反覆,許以城中人物分賜戰士。及是,李勣言於帝曰:“戰士奮厲爭先,不顧矢石者,貪虜獲耳。今城垂拔,奈何更許其降,無乃辜將士之心乎?”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戮,虜其妻孥,朕所不忍也。將軍麾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 遂受降,獲士女一萬,勝兵二千四百,以其城置岩州,授孫伐音為岩州刺史。2.《冊府元龜》照搬太宗實錄原文,記載更詳細:帝下馬而謝曰:將軍言是也……庶因將軍贖此一城。”】

七、善待高句麗歸降民眾,迅速收服當地人心。在遼東城,原本有一萬四千名高句麗軍民罰沒為奴婢,先行押送幽州,將要分賞給唐軍將士。李世民憐憫其家人離散,詔令有司以布帛為他們贖身,赦免為良民。

那一次,高句麗人歡呼鳴謝,一連熱鬧了三天;在蓋牟城,李勣俘獲七百名來自加屍城的守卒,準備驅使他們隨營效力,俘虜也願意效勞。李世民答覆:“我也希望你們為我效力,但這樣會導致你們的家人被高句麗處死,我不忍心。”於是把這批俘虜全部放回加屍城;在水渚,兩千多名高句麗投降軍民列隊參拜大唐天子。李世民派人慰勞,賞賜食物,對城中高齡人士和進貢土產的父老僧尼賜予布帛,並向高句麗守城者分發糧食和防身武器,釋放他們各自回家。當時,高句麗人舞蹈雀躍,聲震山谷,拜謝說:“真沒想到大唐天子向我們施以如此博大的仁恩!”

【1.《舊唐書》:我軍之渡遼也,莫離支遣加屍城七百人戍蓋牟城,李勣盡虜之,其人並請隨軍自效。太宗謂曰:“誰不欲爾之力,爾家悉在加屍,爾為吾戰,彼將為戮矣!破一家之妻子,求一人之力用,吾不忍也。”悉令放還。2.《冊府元龜》:帝禦旌宮於水渚,高麗降眾重列而拜者二千餘人,優勞之。高麗舞躍叫呼,聲震山谷。命太官賜冫食……城中人年八十以上,賜帛各有差,及諸城堡人,帝悉加慰諭,給以糧仗,任其所往。城中父老僧尼貢夷酪昆布米餅蕪荑豉等,帝悉為少受,而賜之以帛。高麗喜甚皆仰天下拜曰:“聖天子之恩,非所望也。”……初,攻陷遼東城,其中抗拒王師,應沒為奴婢者一萬四千人,並遣先集幽州,將分賞將士。太宗湣其父母妻子一朝分散,令有司準其直,以布帛贖之,赦為百姓。其眾歡呼之聲,三日不息。】

高質應該深刻地理解了唐天子李世民之所以被尊稱為“天可汗”的原因。他也可能意識到,以上舉措還是唐天子對高句麗實施的攻心戰。事實證明,上述戰術很成功,是唐軍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無往不利的重要原因。

戰爭後期,李世民在突襲平壤和穩扎穩打圍攻安市城之間選擇了後者。這也許是一個戰術失誤。他終究不再是年輕的秦王了。九五之尊的身份不允許他犯險,以免把國家和尚顯稚嫩的太子置於突如其來的危機中。

安市城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頑強抵抗,唐軍的拋車、撞車在當地獨特的地勢中也無法有效發揮威力。安市城的堅守把戰事拖進了冬天。李世民顧慮遼東軍糧所剩無幾,士卒難耐當地的嚴寒氣象,詔令班師。沒有達到滅亡高句麗、斬首淵蓋蘇文的目標,在事業上一向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李世民認為自己失敗了。

但高句麗人高質必定驚愕地看到兩個事實:一是唐軍在整場戰爭中僅有數千人戰死,只是戰馬死亡率較高,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二是李世民在撤軍前,大度地賞賜一百匹絹給安市城主,對其忠貞事君的精神表示嘉勉。而安市城也在唐軍收兵時偃旗息鼓,城主登上城樓,拱手拜辭。

【1.《資治通鑒》: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2.《舊唐書》: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歷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凍,乃詔班師。歷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

事實上,根據中國《資治通鑒》和高麗《三國史記》互相印證,可確認唐太宗親征之役斬獲下列戰果:

一、攻佔高句麗城池十座;

二、獲得高句麗七萬人口,遷入中原,補充唐朝勞動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勞動力是極其重要的生產要素,在某種程度上,勞動力大致等於生產力;

三、消滅高句麗軍隊四萬人以上。

如果一定要說城池隨著唐軍主動撤離而回到高句麗手中,不算戰果,那麽,從殲敵有生力量的角度來看,前述第二、三項相加,高句麗共計損失青壯人口十一萬人以上。據資深唐史研究者、作家森林鹿研究,高句麗總人口約三百萬。對於三百萬人口的高句麗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慘痛的損失。

【1.《資治通鑒》: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驆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2.《三國史記》見截圖。】

高句麗當權者蓋蘇文對戰爭雙方的得失和實力對比心知肚明。646年(貞觀二十年),他遣使入唐謝罪,進獻美人二名。李世民直接予以退貨處理,暗示自己不會善罷甘休。兩年後,應新羅的求援,李世民派遣右武衛將軍薛萬徹等出青丘道,對高句麗實施局部討伐。薛萬徹渡海進入鴨綠江,攻破泊灼城,俘獲眾多人口。

【《舊唐書》:二十年,高麗遣使來謝罪,並獻二美女。太宗謂其使曰:“歸謂爾主,美色者,人之所重。爾之所獻,信為美麗。憫其離父母兄弟於本國,留其身而忘其親,愛其色而傷其心,我不取也。”並還之。二十二年,又遣右武衛將軍薛萬徹等往青丘道伐之,萬徹渡海入鴨綠水,進破其泊灼城,俘獲甚眾。】

這個結果,淵蓋蘇文大概沒有想到。不但如此,他恐怕還忽略了另外一個更加可怕的隱憂:唐軍在高句麗的各種表現對於高句麗人的心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高句麗研究專家劉矩、薑維東在《唐征高句麗史》中所寫的,唐太宗李世民征遼之役有以下戰略成果:

1、極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

2、消滅了高句麗人自隋麗戰爭以來對中原的心理優勢;

3、瓦解了高句麗人的鬥志,為唐高宗李治滅亡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4、遏製了高句麗南侵新羅的圖謀;

5、提高了唐朝的國際威望。

唐太宗征遼對高句麗人心態的影響在高質身上也有明顯的體現。或許正是從李世民嘉獎安市城主的那一刻起,“大唐夢”在高質心裡播下了種子。

大概在666-667年(唐高宗乾封年間),已官居三品位頭大兄兼大將軍的高質對高句麗無休無止的內鬥和沉淪徹底絕望,斷然放棄權位和財產,率兄弟、家人涉險投奔唐朝。總章二年(668年),唐高宗任命高質為明威將軍、行右衛翊府左郎將,加雲麾將軍、行左武威衛翊府中郎將。同年,唐軍攻滅高句麗。

【高質墓志:在藩任三品位頭大兄兼大將軍。屬祲起遼東,釁萌韓壤,妖星夕墜,毒霧晨蒸。公在亂不居,見幾而作。矯然擇木,望北林而有歸;翽矣搏扶,指南溟而獨運。乃攜率昆季,歸款聖朝,並沐隆恩,俱沾美秩。總章二年四月六日,製授明威將軍、行右衛翊府左郎將。其年,又加雲麾將軍、行左武威衛翊府中郎將。】

697年(武周萬歲通天二年),高質以中原“左玉鈐衛大將軍、左羽林軍上下”的身份,攜兒子、壯武將軍兼行左豹韜衛翊府郎將高慈與契丹軍隊作戰,被俘不屈,父子同時殉國,為自己的“大唐夢”畫上了壯烈的句點。

18世紀,李氏朝鮮有一本題為《三淵集》的小說橫空出世,yy出一幕在高麗、李氏朝鮮史料中都找不到任何依據的場景——唐太宗在安市城下被射成獨眼龍。這種歷史性自卑導致的自大心態延續至今,炮製出一部部韓式抗唐神劇。還有部分中國網友對韓式神話信以為真,誤認為唐太宗征遼軍在高句麗“打得滿地找牙”。孰是、孰非?我想,高質一定知道,心明眼亮的讀者們也會做出合理的判斷。

參考資料:古籍《三國史記》、《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隋書》、《太平禦覽》、《冊府元龜》、《唐代海東藩閥志存》、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劉炬、馬焰《論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與高句麗滅亡之關係》,劉矩、薑維東《唐征高句麗史》、森林鹿《飲馬出長城——簡述貞觀外戰史》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