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畢加索的畫,越畫越不像?

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畢加索

提及畢加索的畫作,我們總會想到一些歪鼻子、高低眼、形態詭異的形象。

比如這樣:

再看這副畫,除了左側的女人,其余是各種扭曲,碎裂,抽象……

要賣近1.8億刀?一般人真是理解無能啊。

畫成這樣,菇涼們真的開心嗎?

畢姥爺他人生第一張自畫像(15歲)可不是這樣的,畫得人模人樣,但最後一張自畫像(91歲)就變成鬼了。

你會開始懷疑世界...這真的出自同一人之手嗎?

在看看少年畢加索的畫

1890年的作品,僅僅9歲

1893年的作品,僅僅12歲

畢加索-第一次聖餐

1897年作品,僅僅16歲

畢加索-科學與慈善

為什麽畢加索

畫得越來越“差”

這本書為您揭秘

豆瓣9.0高分

BBC紀錄片

《藝術創世記》同名書

揭示藝術起源的秘密

從藝術史的源頭出發

貫穿起人類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

一個個神奇瞬間

對“人人都是藝術家”

這一大膽宣言進行了生動詮釋

我們為什麽喜歡

不真實的人體圖象?

從16世紀起,人體寫生課就成為西方傳統學院派藝術訓練的重要一環。

沒穿衣服的女人站在台上,擺好姿勢;台下的人一邊仔細端詳她的身體特徵,一邊不停地在畫布上塗抹。

這就是寫生課,學習素描、繪畫或者雕塑的人必須接受的正規訓練。

這種訓練短則好幾個小時,長則好幾天,甚至好幾周,要求藝術初學者仔細地觀察人體,並且以平面或者立體的形式再現它。

意大利卡拉齊家族的畫家們於1582 年在博洛尼亞創建了他們自己的“學院”,重點課程之一就是畫真人模特。

經過一兩代人的發展,在工作室裡以男女模特為對象練習繪畫技巧的做法被倫勃朗·范·萊因(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以及其他荷蘭藝術家採用。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於1768年在倫敦成立,隨之英語裡出現了一個與這種繪畫技巧有關的專門詞語——裸像(the nude),其中蘊含著“從容地脫掉衣服,有意識地擺出姿勢”的意思,而不是突然裸露身體。

人體寫生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導學生理解“裸體”和“裸露”的差別。

需要注意的是,寫生課能夠提供的訓練與藝術家真正成功的創作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自米開朗琪羅(1475-1564)以來,西方藝術的大部分著名代表人物都接受了寫生課的訓練(米開朗琪羅自己在1563 年擔任了佛羅倫薩一家繪畫學校的校長)。

從人們的介紹或者我們自己的經驗就可以知道,寫生課的傳統目的是理解處於自然狀態的人體的本來形式。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連接方式等都是寫生練習的研究對象。

在一些教師看來,寫生課的目的在於正確地描繪所有細節。所畫必須符合所見,也就是說,必須完全真實地表現人體。

然而,我們如果仔細看看工作室訓練的成果,就會發現問題。米開朗琪羅是技藝高超的描繪人體的大師,我們就以他為例。

即使在同時代的人看來,米開朗琪羅雕刻、描繪的人體也不完全真實,但充滿了令人敬畏的力量。

他為西斯廷禮拜堂創作的《聖經》主題壁畫中的人物個個都是肩寬膀圓的彪形大漢,魁梧的體型甚至讓今天最棒的健美運動員都相形見絀。

在米開朗基羅的想象中,人類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他的模特也不會擁有如此壯碩的體型。

《創造亞當》(局部細節),米開朗琪羅,羅馬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1511-1512年。

另一方面,為了表現令人憐憫的虛弱,米開朗基羅還會把人體拉長到超出正常的比例。

在他去世(終年89 歲)之前還在創作的一件作品很清楚地表現了這一點。雖然並未完成,但誇大拉伸的身體比例成功地烘托出整體的氣氛:基督的屍身顯然籠罩在悲傷之中。

米開朗琪羅的《隆達尼尼聖殤》中的人物身體被拉長了

這件作品直到1564年他去世前還未完成

我們或許會認為米開朗基羅這種情況只是發生在過去,那麽請留心看一下今天的畫廊和公共空間裡到底有多少人體的圖像是完全寫實的。

即使有,也很少完全忠實於人體特徵,偏離真實的藝術化處理比比皆是。基於人體的形式,而又不完全忠實於人體特徵的表現非常多。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面前出現的似乎是另一個物種……

《著衣母嬰臥像》,亨利·摩爾,1983年。

為什麽會這樣?我們為什麽喜歡如此不真實的人體圖像?

詩人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說:“人類承受不了現實。“

或者說,人類喜歡“強調積極意義”。無論如何,在許多文化中都能觀察到人類變化身體圖像的現象,並且跨越了多個世紀反覆出現。

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是簡單地變形,例如佛塔上象徵財富和生育的玲瓏有致的藥叉女雕像。

玲瓏有致的藥叉女雕像,印度中部的桑吉大塔,約公元前50-公元前25年。

身體的美麗變成了商品,對個人形象的誇張被直白地市場化,整形手術可以被看作以血肉之軀為原料的“雕塑創作”。

人類依然積極地追求著“比人更像人”的誇張,與《威倫道夫的維納斯》一同出現的對人體的誇張表現並不是過去式。

《亞威農少女》,畢加索,1907年。

20世紀西方藝術對人體的表現形式做出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嘗試。

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透過眼前所見看見藝術的本質。

在BBC紀錄片《藝術創世記》同名書中,介紹了幾種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其中有一重表達是:想象,正是藝術的本質。

大多數藝術史方面的著作比較偏重記述“史實”,而《藝術創世紀》更偏重於討論“為什麽”:

為什麽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要畫岩畫?

為什麽岩畫的主角是動物而不是人?

攝影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們認為相機會攝走魂魄,那麽岩畫也是為了攝獵物的魂?但畫中的動物並不是當時人們捕獵的對象……

還有,為什麽世界各地發現的早期岩畫、雕像總有相似之處?

作者提出了一個假設:舊石器時代人類與現代人類在大腦組織結構方面基本上相同。

簡單來說,只要是燈泡,通電都會發光。只要是人類的孩子,剛剛拿起筆畫出來的人物形象都是“火柴人”——線條極為簡單,身子小腦袋大。現實世界經過孩子們小腦袋瓜的抽象,重點更加突出。

比如,他們畫出來的“人”都是以正面對著我們;即使臉完全側過去,但眼睛依然是正面完整的樣子。

古埃及人的浮雕、壁畫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如此擰巴,卻是他們能夠想到的強調身體所有特徵的最佳方案。

各個古代文明在這方面非常相似,藝術可謂是人類發展的最佳表征。看懂藝術,要從人類創作之初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