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2017-2018女排超級聯賽,年輕的天津女排創造了奇跡,奪得了隊史第11冠,更將排球超級聯賽元年的冠軍攬入懷中。這支在賽季初並不被看好的青年軍為何能一飛衝天?進入新的全運周期,大換血的天津女排為什麽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是靈光乍現還是厚積薄發?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其中的深層次原因。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大體系 大架構 大布局

在很多人看來,天津女排崛起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天津隊出了一位天才少女李盈瑩,然而這只是表像而已。從戰略的角度分析,天女崛起的最根本原因是天津體育有一套成熟、成型的排球青訓體系。從學校到各區縣的業訓基地、從區體校到市體校,天津為這座排球金字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家都知道天津女排曾經在聯賽中十次奪得冠軍,蟬聯三屆全運會冠軍,連續四屆獲得全運會女子排球項目冠軍。但鮮有人知的是,天津從1986年開始在全國少年女子排球錦標賽(各年齡組)共奪得過29次全國冠軍。目前天津市有七個青少年排球人才培養基地,一個外埠人才基地,很多基層的業訓教練正源源不斷的培養和輸送大量的排球人才,應該說現在的這支天津女排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成就是天津排球人幾十年來奮鬥、積澱而來。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大約10年前,天津排球開拓思路,將青少年選才範圍擴大到全國,先後從其他省市引來了孫銘劍、張曉宇、王寧、王佳敏等球員,2年後又引來了李盈瑩、王媛媛為代表的這批球員。應該說這一舉措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據天津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珊介紹:“一開始我們引進的球員大部分都在15歲左右,但由於排球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訓練敏感期是在12-15歲左右,於是我們改變了工作思路,開始引進10歲這個年齡段的球員。像李盈瑩,王媛媛就是10-12歲時候來到了天津,按照排球運動員培養的規律做事,這才有了8年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年輕球員的局面。”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昔日球童、今朝巨星,遼寧全運會期間擔任球童的李盈瑩

從戰略角度來說,天津的思路是在本土進行排球普及化,盡可能地將金字塔的底座做大。在選才上,面向全國,走精英路線,利用天津女排的品牌效應、用我們的政策招攬優秀的、有潛力的排球運動員,聚天下英才而育之。

幕後英雄 頂級教練團隊

除了對運動員的培養,天津在對排球教練員的培養上也有獨到之處。從趙雪琪到王寶泉再到陳友泉,天津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教練員。在他們的帶領下,年輕一代的教練員也在成長,袁靈犀、曹陽、於飛、劉仁徳、郝曦宇、李閣等一批教練如今都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袁靈犀目前除了是天津女排的助理教練,還是國家隊的陪打教練並兼任數據分析師。於飛是天津女排的助理教練、國家女排的陪打教練。劉仁徳是天津青年女排的主教練、李閣是天津青年男排的主教練。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雄厚的教練員儲備,現在的這支天津女排才能配備出一套強大的教練班子。先說陳友泉,當年他是以國家隊助理教練的身份回到天津擔任天津青年女排主教練的,對於當時的天津青年女排而言,由陳友泉這樣有經驗、有資歷的教練員擔任主教練絕對是高配。強將手下無弱兵,在陳友泉的悉心打磨下,這支隊伍終於在8年後一飛衝天。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陳友泉手下有一支複合型的教練團隊,那麽他們在比賽中是如何協同作戰的呢?袁靈犀和於飛負責在場邊進行技術分析,一般而言,地方隊都是一名教練員在做技術分析,天津隊現場用兩名助理教練進行技術分析,絕對是國家隊的規格。這兩名教練通過一個訊道與場內的另一名助理教練曹陽聯繫,第一時間將相關資料通過曹陽傳遞到主教練陳友泉手中。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場邊還有天津隊本賽季請來的二傳教練松田明彥,他也在比賽中進行二傳方面的技術分析,也是第一時間將分析結果傳輸給曹陽。因為有鷹眼挑戰的原因,天津隊在場邊還有一個四人小組,分別在近距離觀察兩條邊線和兩條底線,當有爭議球出現,他們會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判斷通過另一個訊道告知場內的領隊張靜坤。所以在比賽中,天津隊的挑戰總會延遲個2-3秒(規則規定在5秒內挑戰),這其實是一個集體決策的過程,用科學的、專業的方法做事,這支團隊的嚴謹性可見一斑。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如今的天津女排的教練團隊擁有主教練一名、領隊一名、二傳教練一名、助理教練四名、隊醫兩名。這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一流教練團隊的配置了。前一段時間天津隊還請來了一位美國的體能師“試訓”,據了解,天津市體育局將會給這支團隊再配備一名體能師和一名康復師。

小體系大有作為

如果說天津排球的青訓體系是戰略層面的大體系,那麽天津女排本賽季採用的戰術體系就是一個小體系,而正是這套獨特的小體系讓天津女排在排超聯賽中打出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相信大多數球迷都懂得排球的一傳是生命線的道理,天津隊戰術體系的獨特之處就是自身一傳體系的與眾不同。現在國際上流行的是兩個主攻加一個自由人來接一傳,國內大部分俱樂部也是採用這樣的一傳體系。但天津隊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一主攻、一接應、一自由人來接一傳的體系。決賽中,天津隊的接應楊藝曾經飽受質疑,說她攻擊力不足,但主教練陳友泉之所以堅持使用楊藝正是源於這套體系。這支球隊當年在打青年組比賽時採用的也是主攻、接應、自由人三人接一傳的體系,隻不過當時是李盈瑩、楊藝和孟子旋來接,另一名主攻韓玥不接一傳,所以說天津隊對於這套接應來接一傳的體系已經磨練得非常熟練了。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天津隊是有接應接一傳傳統的,從當年李珊到後來李瑩打接應時都是接五輪一傳,如今楊藝將接應接一傳的輪次提高到6輪,可以說這是一個質的突破。技戰術層面就不過多分析楊藝多接的這一輪一傳難度有多大了,總之這個接六輪一傳能力放眼整個聯賽沒有任何一名接應能夠做好,所以說楊藝是無可替代的。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天津一傳體系另一個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分工,陳麗怡也好、劉曉彤也好,雖然也在接一傳,但控制的面積比較小,用行話說就是“接一塊板”。楊藝和孟子旋誰在她們身邊誰負責保護,也就是說孟子旋和楊藝實際上承擔了80%以上的接發區域。說一件趣事,決賽第五場,天津隊換人改變了自身的一傳體系,當時孟子旋左邊是李盈瑩、右邊是劉曉彤,小將對於這樣的改變有些不適應,腦子裡不斷打問號——“我該保護誰?”由此可見,小孟同學和小楊同學早已經形成了保護同伴的習慣。

我們看到的是天津主將李盈瑩在賽場上大殺四方,沒有看到的是天津隊這套保障體系在背後對李盈瑩乃至全隊的莫大支持。天津女排能夠打出技戰術層面如此成功的一個賽季,根本原因就是這套獨特的體系。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具化的精神傳承 文化傳承

決賽第六戰,天津女排硬生生將自己從懸崖邊拉了回來。很多業內人士在看過了這場比賽後都表示:“看不懂!”為什麽看不懂,是因為從技戰術角度無法來解釋這場比賽。決賽第七場,天津隊又一次逆轉獲勝,最終成就聯賽11冠。這兩戰,天津女排勝在精神、勝在信念、勝在拚搏。精神也好、文化也好,這都是很難具化的東西。具體要傳承天津女排精神、繼承十冠王的冠軍底蘊,關鍵還在於平時怎麽做。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首先是訓練,比賽是訓練的一面鏡子。只有訓練練到了,才能在比賽中發揮出來。說天津隊訓練時長有多長、訓練強度有多大,其實還是過於抽象。最重要的是訓練的態度,從趙雪琪到王寶泉再到陳友泉,三名主帥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訓練中一絲不苟。對球員提要求,對自身有要求,每一堂訓練課都兢兢業業,絕不得過且過。主教練嚴謹而認真的態度感染著每一名球員,讓她們從思想上認識到每一名優秀運動員都是靠苦練成就的,沒有捷徑。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其次是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先進。一提到競技體育的思想工作,其實大家都會說,比如要放平心態,擺低位置,去拚對手。但要在比賽中真正做到這些卻是難如登天。那麽,天津女排平常是如何給隊員們做思想工作的呢?心態源於技術,還是要結合著去做。記得在決賽第五場的賽後,李珊賽後將楊藝和孟子旋叫到了身邊,問她們:“誰是咱們隊有天賦的球員?”楊藝怯生生地回答說:“妹妹(李盈瑩)。”孟子旋跟著說:“大眼兒(王媛媛)。”李珊告訴她們:“你們同樣是天才球員,你倆的一傳手感是超一流的,要有這個自信,負責接發的面積這麽大,偶爾失誤一兩個很正常,做好下一個就好。”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對於調節心理,天津隊也有獨特的辦法,進攻受阻也好、一傳接飛也好,場上出現了困難如何自我調節?告訴球員多種方法,讓她們到比賽中不斷嘗試,最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辦法。比如,對於金軟景線路豐富而刁鑽的發球,教練員就告訴球員多種調節辦法:1、你就這麽想,人家上海給你請來了80萬美金的陪練,接飛了算什麽,這是在長國際比賽經驗呀。2、給自己找各種原因,比如站位太靠前了,比如區域劃分不明確了,做一些小的調整,要自我心理暗示這只是一次偶然。

可貴的是球員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在決賽第四戰、第五戰接連失利後,姑娘們用不斷地試錯知道了哪些心理調節的方式不對,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家相信總會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方法。

揭秘天津女排無時差崛起的背後 超級核武李盈瑩是如何發現的

其三,傳幫帶。天津隊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帶不出同位置的小師妹不允許退役。所以在天津隊內同位置的球員既是競爭關係更是師徒關係。老球員教小球員的風氣在隊內早早就形成了。拿本賽季李瑩和楊藝來說,李瑩的任務不僅是在楊藝狀態出現起伏的時候替換她上場,而且是要教楊藝,讓楊藝在心態上、技術上快速的成熟。幾乎每一場比賽結束後,李瑩都會找楊藝單獨談話,以閑聊地方式去談這場比賽的得失,讓小球員能快速的成長起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陳麗怡之於李盈瑩,連新近加盟的劉曉彤都融入進來,每場比賽後都會和李盈瑩一起來分析得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