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火花、郵票、老照片:民間藏品展示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

圖說:各類國慶相關展品 官方圖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天安門,是無數國人心中祖國的象徵、愛國之情的寄托。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愛北京天安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實物展將於下月底登陸上海群眾藝術館。今天,來自北京、上海兩地的民間收藏家公開了部分展品,並面向上海市民征集與天安門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有關的物件。

在天安門前的影像資料是此次藏品征集的一大門類。北京攝影師高源的工作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為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拍照,1979年以來的40年間,他拍攝了近60萬張照片。今天的發布會上,他通過視頻通話與會場連線,介紹了許多“照片裡的故事”。有時隔多年已經白發蒼蒼卻又戴著紅領巾前來合照的小學同學,有特地來到天安門求婚讓祖國見證愛情的小情侶,有春運仍奮鬥在一線崗位的動車組成員,還有臨終前一定要來天安門看看的河南老人……高源發自內心地說:“在天安門腳下,和他們聊聊,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也能感受到不變的信仰,讓我十分感動。”

圖說: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郵票 新民晚報記者吳旭穎攝

民間收藏者史國慶與“國慶”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火柴盒上貼的火花,還是各種票證,只要帶有“國慶”字樣,他都愛保存起來。如今,他的“國慶”題材收藏已包含書報刊、票證、遊園券、火花、戲單、宣傳畫、郵品、紀念品8個系列,僅僅火花就有上千件。“這個名字始終帶給我精神的力量,伴隨著我不斷前行。”本次展覽,群藝館不僅面向市民征集藏品,也號召名為“建國”、“國慶”的市民一同為祖國慶生。

郭乃興出生於1949年6月的新中國成立前夕,他總笑稱自己是“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所以對紅色主題的收藏尤其有感情。他還是一名退伍海軍軍人,這次他帶來的藏品大多與人民軍隊的發展和成就息息相關。不僅有部隊頒發的國慶紀念章、解放紀念章等,還有解放軍報刊的國慶專刊,劉伯承、聶榮臻、許光達、許世友、陳再道等開國將帥署名的酒會請柬,記錄著中國軍人的輝煌歷史。

圖說:普及國徽的特種郵票 官方圖

馮勝是一位集郵愛好者,她帶來了許多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行的紅色主題紀念和特種郵票。有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郵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總發行量為25萬套,票面描繪了天安門前人流如潮,熱烈歡慶的繁榮景象。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的人民幣和東北幣版本也一同現身,這一套屬於舊幣值郵票,郵票上的金額很大,分別是人民幣5000元和東北幣30000元,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形勢,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還有為新中國人民普及國徽而在1950年10月1日發行的特種郵票等,記錄了祖國70年發展的歷史進程。

上海收藏家協會會長吳少華說:“紅色題材收藏越來越熱,不少民間收藏家都擁有紅色情結,通過藏品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可以讓今天的觀眾銘記新中國一路走過來的艱辛與輝煌。”(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