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哪些實驗室指標有助於判斷肝癌的預後?

本文對肝細胞癌(HCC)患者預後有指導意義的一些臨床常規檢測指標進行歸納總結,希望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加準確地預測患者術後生存情況,從而篩選出能夠從根治性肝切除術中獲益的患者。

HCC的實驗室診斷指標

可以指示HCC患者預後

AFP及AFP異質體比值(AFP-L3%)

AFP在我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等HCC高危人群的診斷中仍有明確價值。且術前AFP可以作為有HBV感染背景HCC患者的術後預後指標,術前高AFP水準為術後生存的獨立危險因素。

按來源及與凝集素的親和力不同,AFP可分為AFP-L1、AFP-L2和AFP-L3 3種異質體,其中AFP-L3佔AFP的比例越高提示腫瘤惡性程度越高。

異常凝血酶原

肝細胞在缺乏維生素K時,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障礙從而形成無凝血功能的異常凝血酶原。HCC患者常有異常凝血酶原升高,其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優於AFP,並且在AFP不升高的HCC患者中仍然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術前高異常凝血酶原(≥40 mAU/ml)是HCC患者的不良預後和術後複發的獨立影響因素,另外還有研究顯示異常凝血酶原與靜脈癌栓及腫瘤惡性度有關可能是其能夠反映預後情況的主要原因。

其他實驗室常見檢測指標

紅細胞計數

筆者發現,術前紅細胞計數男性低於5.5×10^12/L,女性低於5×10^12/L的患者術後死亡風險是高紅細胞計數患者的1.337倍,即術前紅細胞計數越高的患者其術後生存情況越好。肝硬化隊列分析發現,紅細胞計數隨Child-Pugh分級的升高而下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紅細胞計數明顯低於肝硬化代償期患者,推測紅細胞計數與肝功能的相關性可能是其能夠反映肝癌患者術後預後情況的主要原因。

術前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

免疫功能在癌症發生髮展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反映機體炎症反應和免疫狀態的指標可能也是腫瘤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後評價的潛在指標。淋巴細胞絕對計數/單核細胞絕對計數為一項簡單易得的指標,可綜合反映機體免疫狀態。有研究發現其為肝癌患者術後預後的獨立保護因素。

術前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及纖維蛋白原(FIB)

為防止由於凝血功能障礙在進行有創檢測及治療時對患者造成傷害,凝血功能檢測是入院患者常見的檢測指標,包括PT、INR及FIB。筆者研究發現,術前INR、FIB是HBV感染背景的HCC患者術後的獨立預後因素。

載脂蛋白A1

載脂蛋白共分5類,是血漿脂蛋白的蛋白質組分,其中載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2016年有研究發現術前載脂蛋白A1是HCC患者術後生存的獨立保護因素,載脂蛋白A1較高者(>1.04 g/L)術後整體生存及無複發生存時間均長於較低者(≤1.04 g/L)。

鹼性磷酸酶(ALP)

ALP是廣泛分布於各臟器的水解酶,主要存在於肝臟、膽囊和腎臟,其共有6種同功酶,其中1、2、6來自肝臟,第4種產生於胎盤及癌細胞,在原發性和繼發性肝癌中ALP均明顯升高。多項HCC預後的多因素分析發現,術前ALP較高(>120 U/L)患者預後較差,死亡風險明顯增加。

谷氨醯轉肽酶(GGT)

GGT在成人腎臟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存在於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償時GGT輕中度升高,在原發性肝癌時,肝內合成亢進,GGT水準明顯升高。術前高GGT水準是HCC患者的不良預後指標。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GGT主要分布於肝細胞毛細膽管內側和整個膽管系統,因此腫瘤較大所致膽道受壓,膽汁排泄受阻時亦可引起血清GGT升高。

前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又稱轉甲狀腺素蛋白,主要在肝臟中合成。由於其在體內總量明顯少於白蛋白,半衰期僅1.9 d,因此能夠比白蛋白更為敏感地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和營養狀況。前白蛋白水準與肝纖維化分級呈負相關,即前白蛋白水準隨肝纖維化程度升高而明顯下降。

由於能夠更加敏感的反映肝功能狀態,前白蛋白可作為肝功能相對較好(Child-Pugh A級)患者肝切除術後生存的獨立預後指標。考慮到同為Child-Pugh A級的不同肝癌患者術後生存的顯著差異,筆者嘗試將前白蛋白納入Child-Pugh這一傳統的肝功能評價系統,並摒棄「腹水」、「肝性腦病」等不適合用於肝癌患者術前殘餘肝功能評分的臨床指標,形成新的改良Child-Pugh(modified Child-Pugh,MCP)肝功能評分系統

MCP評分系統

MCP評分系統可將原來Child-Pugh A級的肝癌患者再細分為MCP1、MCP2、MCP3 3組,其術後中位生存期分別為44、28、11個月。而傳統Child-Pugh分級可將適宜接收肝切除術的患者分為A級、B級,中位生存期分別為27個月和11個月,其術後生存期預測的精準性低於納入前白蛋白指標後的MCP評分系統。應用時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外源性白蛋白的輸入。

引證本文:文夏傑, 姚明解, 張玲等. 實驗室常見檢測指標對肝細胞癌預後預測價值的思考[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8, 34(7): 1395-1398.

來源:臨床肝膽病雜誌

作者:文夏傑1, 姚明解1, 張玲2, 魯鳳民1

1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

2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