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近些年大腸癌發病率在「飆升」,如何才能發現早期大腸癌呢?

腸癌(結直腸癌)隨著生活水準、飲食習慣的改變,發病率也在「飆升」。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什麼癥狀,而早期患者經過合理的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有許多患者甚至可以治癒,如何能發現早期大腸癌呢?

篩查!

篩查的方法有哪些呢?

糞便潛血試驗:一般應該連續3次化驗,看裡邊有沒有潛血,方便,但是陽性率不高,50%左右,而且沒有特異性。

直腸指診:可以發現直腸末端腫瘤,早期的可以摸到不光滑、質硬顆粒狀物,晚期腫塊較大時,指診明顯。

結腸鏡檢查:目前結腸癌篩查的金標準還是結腸鏡,也不斷地發展,有染色內鏡、窄帶內鏡以及高清放大等先進的技術設備。檢查過程也與腸道準備、檢查者的技術有關。

現在還不推薦糞便DNA監測、CT虛擬結腸鏡檢查。

哪些人是大腸癌高風險人群呢?篩查時間不一樣!

①父母兄弟姐妹一級親屬有大腸癌病史者。②大便潛血化驗陽性者。③有腸道腺瘤病史者。④本人有其他癌症史者。⑤大便習慣的改變。⑥符合以下兩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闌尾炎或切除史、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精神抑鬱者。這些屬於高風險人群,無上述情況的人群,就是一般風險人群。

多長時間做1次結腸鏡合適呢?

1、高危人群一般推薦40歲開始腸鏡檢查,至少5年1次。如果是遺傳史高風險者,根據一級親屬發病年齡再往前推2-3年開始篩查,每兩年1次。如果是腺瘤病史,根據腺瘤高危、低危情況1-3年1次腸鏡檢查。炎性腸炎發病後最多10年必須開始篩查。

2、低危一般人群40歲開始,也有共識建議50歲開始,至少10年1次。

篩查是大腸癌的二級預防,我們還應該從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上進行一級預防,比如養成多食用高纖維素、少紅肉、加工肉以及不吸煙、鍛煉減肥等等健康生活方式。

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如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