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引起慢性胃炎的六大原因,你中槍了嗎?

胃就像一個對原料進行加工的車間,一些「不三不四」的東西進入後,自然會對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是損害,這就是胃容易發炎的內在基礎。胃工作的時間越長(年齡越大),受損傷的機會就越多。

一、哪些原因會導致胃炎?

1、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種類

飲食無規律、無節製,暴飲暴食,過冷或過熱飲食都屬於不良的飲食習慣。飲烈酒或酗酒,飲濃茶,喝過多咖啡,過多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會對胃產生刺激或損傷。 飲食中缺乏蛋白質、B 族維生素或鐵質也容易誘發胃炎。

2、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該菌來源於不潔的水源、手及食物,飲用生水和進食不潔食物後,這種菌可以在胃內長期存活,引起慢性炎症,另外,該菌還可以寄生在牙齒的菌斑中,經唾液吞咽進入胃內,所以,清潔牙齒也有助於預防慢性胃炎。

3、十二指腸液反流

正常情況下十二指腸內的液體是不會反流進入胃內,但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的,如劇烈嘔吐、胃幽門鬆弛等。十二指腸液包括膽汁和胰液,是鹼性液體,對胃粘膜產生刺激並引起化學性炎症。

4、藥物刺激

有的病人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藥物治療某些疾病,這些藥物可以引起胃粘膜的刺激和損傷,長期服用此類藥物者應同時口服一些保護胃粘膜的藥物。

5、鼻腔、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

這些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中的細菌或其毒素有機會被吞入胃內,對胃是一種刺激,長期的慢性刺激也可引起胃粘膜炎症。

二、如何預防慢性胃炎?

1、重視每年胃鏡檢查

由於慢性胃炎發病率高,並且大多數患者早期無任何明顯不適癥狀,並且與年齡有關。建議超過3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胃鏡檢查一次,以判斷慢性胃炎之有無。

2重視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和治療

首先是血清學檢查,必要時做13C呼氣試驗進一步明確診斷。如果達到或超過「++」,則一定要做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3重視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和精神刺激

長期精神疲憊、憂鬱、苦悶、煩躁等不良精神因素,以及長期抽煙、酗酒、常吃一些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或過飢過飽等,可以產生消化不良癥狀(如胃脹胃痛等),以及刺激或損傷胃粘膜,容易引起炎症反應。

4、重視慢性胃炎與貧血之間的關聯性

當出現貧血時,一定要考慮到慢性胃炎。尤其是家庭成員(包括父系和母系直系親屬,一般為三代。)中有慢性胃炎遺傳傾向時,在患有慢性胃炎時,一定要做貧血、維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的檢查或預防。

5、重視慢性胃炎的全面認識治療

慢性胃炎可由其它疾病引起,有時,慢性胃炎的出現僅僅是全身其它疾病的一種表現,因此,不要單純、孤立性地認識慢性胃炎,一定要從「整體、動態」 角度認識治療慢性胃炎,以免錯過更為嚴重的疾病或誤診。

關於胃部健康知識,可顧問微信:guolaoshi01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