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麻不可小視,可能是這些疾病

我們有過這種體驗,

午睡起來後整條手臂麻木,

像是無數隻螞蟻爬過,

嗯,確認過感覺,是睡麻了的手......

怎麼辦呢?

休息5~10分鐘後"麻"會逐漸消失~

這種生理性的麻木主要是因為不良姿勢所致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或者因為神經受到外力壓迫,如:久蹲廁所、誤提重物、睡姿異常等。這類麻木一般較輕,對健康影響較小,通常短時間即能緩解。

但是!如果長期麻木,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指的間歇性麻木,或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千萬要警惕!

小心這些疾病!

01

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所導的,以神經根受壓引起相應神經分布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總稱。臨床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所致的手麻比例可高達70%,是引起手麻最為常見的疾病。長時間久坐、低頭、枕頭過高或過低等都可能引發頸椎病。

通常來說,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頸神經根受壓;食指、中指、無名指表示第七頸神經根受壓;小拇指則表示第八頸神經根受壓;頸椎內部大多伴有關節增生或韌帶鈣化,頸肩部經常肌肉酸痛,嚴重的還有嘔吐、頭暈、耳鳴等癥狀。

02

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指的是由於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表現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

有研究認為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複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滑鼠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綜合征。

03

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

腦動脈硬化或狹窄、血栓脫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誘發短暫性腦缺血,嚴重時可能預示著腦梗等高危疾病。常表現為手指發麻或是一側的肢體發麻。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胡言亂語、協調能力差等癥狀時,可能是中風徵兆。如果經常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並給予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04

糖尿病

雙側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癥狀,發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於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流行病學顯示,我國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9.7%,總量接近1個億。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種併發症在病程的早期階段即已出現。即使以前無糖尿病史,長期手麻也應該做糖尿病篩查。

05

中毒

手麻也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經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現手足發麻,提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可能。如果不及時乾預,可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障礙,甚至出現不可逆的損害。

挑食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也會引發周圍神經病,出現手麻癥狀。經常使用某些腹瀉藥、抗感染藥物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如為中毒所致,其疼痛較為劇烈;如為營養代謝障礙所致,其無力和麻木較為明顯。

06

懷孕晚期/更年期綜合征

部分孕婦會感到單側或雙側手部陣發性疼痛、麻木,有針刺或燒灼樣感覺。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側方,導致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喪失,通常無其他嚴重後果。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07

其他原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脂血症、高血壓等也可導致手麻,這一類相關疾病往往需要專科醫生的診斷,不可盲目自行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