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到底是熊秉坤還是程正瀛?

走進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1號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了解武昌起義的來龍去脈,瞻仰革命先烈,是許多外地遊客來到武漢後的必要選擇。

武昌起義紀念館建立在鄂軍都督府的舊址上,佔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收藏有數千件辛亥革命時期的珍貴文物,分為“辛亥名人字畫”“共和紀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譜”等多個展列,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於2008年10月17日起,向觀眾免費開放。

武昌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那麽,是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呢?

人們通常認為,是熊秉坤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

熊秉坤,字載乾,湖北江夏修元鄉熊家灣人,生於1885年。熊秉坤很早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庭狀況陷入貧困,無錢讀書。為了謀生,熊秉坤小小年紀,就到一家商店當學徒工。後來,熊秉坤又來到武昌,在平湖門一帶的碼頭做搬運工。

不久,熊秉坤加入湖北新軍,到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熊秉坤做事果斷,精明能乾,很快就被提拔為正目(班長)。1911年春天,熊秉坤加入共進會,隨即擔任共進會工程第八營營代表。1911年9月,熊秉坤擔任工程營革命軍大隊長。

這時候,武昌起義已經風雨欲來。由於10月9日,革命黨人孫武等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暴露了目標。湖廣總督瑞澄下令在全城抓捕革命黨人,並處決了彭楚藩、劉複基、楊洪勝3名革命黨人。眼看清廷就要將武昌起義掐死在搖籃之中,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決定,自行發動起義。

時間正是10月10日晚。後來,10月10日成為武昌起義的紀念日和中華民國的國慶日。

按照約定,熊秉坤率領工程第八營攻佔楚望台軍械庫。楚望台是明朝楚王朱楨修建的一座高台,他經常登上高台,遙望京城,感懷父親朱元璋的恩情,因此被命名為“楚望台”。清朝末年,清軍在楚望台修建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軍械庫。根據記載,10月10日晚7時許,熊秉坤下樓後,吹哨集合隊伍,對空連放3槍,隨即率領工程第八營向楚望台軍械庫發起進攻,並迅速將之佔領。楚望台軍械庫是武昌起義軍隊佔領的第一個目標。

熊秉坤被稱為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革命者,人稱“熊一槍”。可是,熊秉坤自己在回憶錄《前清工兵八營革命實錄》裡,卻提出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不是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根據熊秉坤的回憶,我們可以了解到下面的事實:10月10日晚,清軍在全城進行搜捕,捉拿革命黨人。工程第八營二排長陶啟勝像往常一樣,對軍營進行查鋪。當他查到第五棚的時候,看見該棚的正目(班長)金光龍荷槍實彈,似乎有重大圖謀,便喊人將他拿下,自己親自出手準備去搶奪他的槍支。金光龍見事情敗露了,與陶啟勝扭打起來,大呼:“眾同志再不動手更待何時?”

革命黨人程正瀛(程定國)聞聲趕來,打算開槍射擊陶啟勝,又怕誤傷金光龍,便用槍托猛擊陶啟勝頭部,陶啟勝負傷逃走,後帶傷死於家中。接下來,清軍頭目黃坤榮、張文濤等人相繼趕來,全部被程正瀛開槍擊斃。

由此可見,程正瀛才是第一個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

不僅如此,程正瀛還跟隨熊秉坤參加了攻佔楚望台軍械庫、湖廣總督衙門等戰鬥。熊秉坤見程正瀛作戰勇猛,要提拔他為隊官,他不願意,寧願去擔任敢死隊任第一排長,衝鋒陷陣,不懼生死,表現得相當亮眼。

程正瀛是湖北省鄂州市澤林大山村人,生於1885年,與熊秉坤同齡。1916年,程正瀛不幸被害,年僅31歲。2005年,為紀念辛亥革命95周年,鄂州有關部門決定修複程正瀛故居,邀請當代著名書法家陳義經先生題寫匾額,邀請鄂州學者白雉山撰寫大門楹聯:“首義史長垂,革新華夏原三楚;千秋功不朽,射落皇冠第一槍。”

當然,換一個角度來講,把熊秉坤說成是“熊一槍”也沒錯。因為,熊秉坤雖並未打響第一槍,但他打響的3聲槍聲才是真正的起義信號,而且他組織領導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次軍事行動——攻佔楚望台軍械庫,為武昌起義作出了特別的貢獻,因此,認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也未嘗不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